?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014-09-02 18:51姜琪王學男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思維培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姜琪+++王學男

摘要:以承傳民族文化為己任的語文學科,呼喚著創新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著眼點,也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佳選擇。因此,如何把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巧妙地、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使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054-02

什么是創造性思維呢?簡言之,就是指有創見的思維。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不同于一般的思維活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創造思維包括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而且更多地表現在發散性上。第二,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首創性、獨創性的特點,它是一個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第三,創造性思維與想象緊密聯系。課堂教學素質化研究表明:創造性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體系,是對以往一切教學體系的繼承與發展,是在信息社會來臨之前超前實施的以符合信息社會要求的教學舉措。它秉承人本位的理念,在重視人的社會性的同時,也尊重人的個別性,并始終以個體全面發展為培養目標,開展“全人”教育。它將使我們的教學更具有激發力和長遠的影響力。下面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針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做法與思考。

一、重新審視傳統語文教育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加時之風”、“題海之術”、“灌輸之道”盛行,結果教師累,學生苦,家長難,教學代價高、效率低。知識識記目標成了教學的唯一目標,全盤講授的灌輸成了教學的唯一方法,量化評分的考試成了評價的唯一手段。這種規范化、統一化的教學和管理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被挪用,自主思維的空間被擠占,自主創造的能力被打壓。在此環境下便形成了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過程以課堂為中心,課堂教學以講解為中心,教師講解以教材為中心,教學價值以應試為中心的錯誤教學模式。這也導致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單向傳輸的關系,致使學生自學能力、思想自律和創造能力缺乏。從教育價值的角度來看,傳統的教學過分強調教學的社會價值而忽視其促進個人發展的價值,教學活動被看作是為社會生產人才“標準件”的流水線,按照固定的模式,把千差萬別的學生經過反復打磨,最后塑造成一個個標準“產品”。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沒有真正被看作是學習的主體、創造的主體,而被教育異化和物化。

通過重接受、輕探究;重用腦、輕實踐;重記憶、輕應用;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法,單純重視和訓練了學生的應試能力,對學生終生發展所必須的非智力因素和創造力的培養比較忽視,以致于不少學生表現出智商高而情商低、創造力低的畸形狀態,使得知識只能以孤立的形態而不是以相互聯系的形態為學生所接受,結局只能是缺乏創造力,而這種狀況也決定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已是目前教學的當務之急。

二、探究“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可能

1.恰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可能?,F代技術已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成為深化改革、優化教學的重要手段?,F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恰當運用,彌補了傳統教學形式和方法的不足,現代教育技術理應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助推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刺激,這有利于情境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提供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不僅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現、主動探索,還有助于學生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因此有利于學生形成具有個性心理特征的知識結構,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形成。

2.教學方法轉變的可能。嘗試在教學方法上的三個“變”,將為“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可能之途徑:將“灌輸”轉變為“疏導”;將“一成不變”轉變為“不拘一格”。

首先,“疏導”提倡的是啟發式教學、民主討論式教學、以自學為主式教學等方式。教師在備課時不應只局限于參閱教學參考書,而應該通過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和對小說的洞察力,以某一嶄新角度分析、點撥、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并活躍課堂氣氛,并強調語文教師不僅自己不要墨守成規,具有創造力,還要能夠樹立新的學生觀。

其次,“不拘一格”在教法上著重體現在避免千篇一律,課型呆板單一,要保持教學的新鮮感和吸引力。教師用“心”研讀教材是基本前提,這樣才能力爭讓每一節課都“出彩”,而不是一成不變,師生都感到乏味枯燥。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多問“為什么”,不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使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并運用創造性思維。

三、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可行之法

1.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創造力。首先,教師應以自身的創新精神感染帶動學生。其次,教師應善于創造有利的切入點。如講授王勃的《滕王閣序》,可讓學生從詩中最妙的兩句欣賞起,再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引出前兩句詩。就是選擇一個恰當切入點,通過獨到的解讀、點拔將學生帶入“角色”,就如同給他們插上了自由飛翔的思維翅膀。

2.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第一,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不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設置好的教案框架里面,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教學,自己制定方案計劃,自行探索和研討問題,使學生真正處在自主學習、創造學習和積極交流與合作中,讓學生始終處于獨立探索、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狀態中,使學生不斷處在熱情、活躍、關注等積極的情緒體驗中。第二,善于捕捉新的或突發信息,及時判斷其價值,并創造性地將其轉化為新的教學情景,不斷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良機。尤其是要敏銳地發現學生中閃耀的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的思想,努力促進、并及時鼓勵那些“標新立異”、“異想天開”的行為,盡可能給全體同學表現的機會。

3.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從審題、構思、謀篇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第一,在作文中,借助想象和聯想走好第一步─審題,激發學生創新,發掘學生潛能。第二,作文構思、謀篇過程就是學生展開創造的過程。在作文教學中,根據創造思維的性質及多向性特點,可從縱向、橫向、正向和反向四個方面著手訓練。第三,通過“一題多做,一事多寫”,訓練創造性能力。在寫作教學中,要隨時給學生提供創造的機會,并幫助學生選擇好創造切入點,以求得在教學的“最近發展區”上盡快發展,讓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去創新。

參考文獻:

[1]肖秀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科教文匯,2009,(7):114.

[2]白素云.小說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和藝術想像力的培養[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5):46-51.

[3]王晉明.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2002,(增1):29.

[4]陳金忠.創造性教學,當前課堂教學的最佳選擇[J].江蘇教育,1999,(480):4.

[5]余文森,林振聲.有意義學習—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落腳點[J].中國教育學刊,1999,(94):43.

猜你喜歡
思維培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思維的培養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數學習題講練中學生思維培養的認識與實踐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