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創新型結課方式

2014-09-02 19:14高永華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小學創新語文

高永華

摘要:隨著語文教改的深入,充分發揮學生創新潛能,培養學生創新個性,越來越成為教師們的共識。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創新型結課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力求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出科學、巧妙的結課方式,以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結課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082-02

一、延伸拓展式

有這么一句話:運用之功,全在教師。如果課堂學習任務完成后,教師啟發學生延伸思維,將課堂的教學內容拓展到更為廣泛的領域,就能激發學生自覺地擴大視野,開拓思維,提高能力。

由課內走向課外:比如在講解《凡卡》一課時我是這樣結課的:大家知道還有誰和凡卡擁有相似的童年?學生討論后,我就不失時機地布置作業:請你查找有關資料或走訪一個人,以《我和XX比童年》為主題,寫一篇主題發言稿,準備發言。這樣結課,將課內教學與班隊活動、閱讀與寫作、求知與實踐有機地聯系起來,既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又將學生的思維推向積極的狀態?;匚斗ǎ杭赐诰蚧蜓菊n文的情感因素或意境,促使學生思緒萬千,回味無窮,不使蘊味無窮的作品因“下課了”而“斷味”?!恫荽杓房捎没脽粲吵觥度龂萘x》原著中的詩,引導學生誦讀,邊讀邊作提示:這首詩概括了草船借箭原因、經過和結果。促使學生誦讀之時回想剛學的內容,腦中像過電影一樣映出“孔明”、“周郎”等人物形象,再加上從大人口中,從電影,書籍等獲得的印象,使學生達到課雖終而思未了,意未盡的狀態。遷移法:即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的應用和遷移能力。如課終總結《少年閏土》的學法:抓人物的外貌、語言特點,用對比的方法刻畫人物形象。然后觀察一位小朋友的某個特點,再按對比的方法把他寫下來。讓學生在教學過程的延伸中,既掌握方法,又運用方法。

二、書聲瑯瑯式

進入結課階段,可設計一段朗讀。朗讀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精彩片斷,也可以是課外精選的,還可以是教師自編的等多方面內容,但要以課文內容為主。這樣才能體現出大綱、課文精神。朗讀的人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朗讀的方式可以是一個人的朗讀,也可以是一個人的領讀,還可以是分角色的朗讀。例如在講完《中華少年》之時請四學生化裝成藏族、高山族、蒙古族、漢族的少年,進行表演朗誦。師:同學們,感謝他們精彩的表演。在他們激情滿懷的朗誦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我感受到他們作為中華少年,是那么自豪。生:我感受到他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非常大。生:他們讀得聲情并茂,看得出他們是懷著對祖國的深深熱愛在表演朗誦的。生:我也感受到他們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師:確實,欣賞他們的朗誦,我們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那份愛國情懷??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方式有很多,用充沛的感情來朗誦愛國詩,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就是其中的一種。師:過幾天就是十月一日,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了。我提議,我們來搞個班隊活動,每個同學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來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結課的朗讀意在加深對課文的感受,這對強化整體認知、培養語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義。

三、懸念實踐式

小學生好奇心強,遇事愛尋根求源,根據這些心理特點,巧妙設置懸念,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一種急于進一步了解的想法。如:《只有一個地球》結課時我這樣設置懸念,大家想不想對我市清潩河做一次“環保調查”?學生興致非常高漲,我就順水推舟,要求學生就身邊的環境保護情況作一次調查,先個人調查,后小組交流調查結果,通過實地考察、調查研究發現河水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上游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學生的心靈受到極大震動,紛紛表示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周圍的環境。此外,我還建議學生給環保部門寫一份建議書。這樣一來,學生由課堂走向社會,寓教育于活動之中,鍛煉了語文實踐能力。

有的時候在教學結課時運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使學生在“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產生的時候戛然而止,從而給學生留下一個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間,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迫切愿望,使“且聽下回分解”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期待。這種方法既可用于兩篇課文之間的教學銜接上,也可以用于一篇課文教學的跨課堂連綴處。如在《一面》結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今天我們學到了一種寫作方法,即主要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刻畫人物的性格,表現文章的主題。下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寫人的方法,叫做‘窺一斑而知全豹。那么這是哪篇課文?它刻畫的是哪一個人物?是怎么刻畫的?這個人物有什么特點?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边@就吊起了學生的胃口,激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為上好下一節課作了鋪墊。再如《少年閏土》結課設計如下:“同學們,‘我和少年閏土結下了深厚情誼,離別時難舍難分。那么,三十年后他們又見面了,會怎么樣?學生們說了很多,可惜都沒說對。學生困惑:“三十年后,閏土一見‘我,便喊了一聲‘老爺。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課后閱讀魯迅的小說《故鄉》就會明白了?!本W開一面,欲收故縱,既強化了教學重點,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變換思考式

結課時啟發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層面去變換思考,能增強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從而培養創新能力。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可以變換人稱、變換表達方式、變換結構、變換敘述順序等。如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假如你是小興安嶺的主人,游人到這里觀光旅游時,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后,再讓學生演講,評選出最佳“小導游”。這種融趣味性、知識性、創造性為一體的結課方式,大大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的創造性。

以上幾點體會是我對創新型結課方式的初步探索,在教學過程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與大家一道,繼續深入探索創新型教學方法,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猜你喜歡
小學創新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