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城市廣場地域性設計研究

2014-09-02 09:32貢皎李曼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12期
關鍵詞:軸線廣場景觀

貢皎++李曼

摘要: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口的爆炸以及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人類整體生活水平和物資能量消耗水平成倍增長,人們可以活動的地方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這些問題使人類認識到其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威脅自身發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廣場作為城市外部公共空間體系的一種重要組成形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它和城市街道綠地、公園以及開放的城市自然風貌,共同構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外部空間環境。在當代城市建設中,城市廣場在城市設計、規劃中均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城市廣場設計需要根據該區域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對特定的場地進行系統的規劃,同時配合地區的總體地形特征進行規劃設計,對該區域整體進行全面的考究思量,然后才能進行廣場景觀的設計。

關鍵詞:城市廣場;環境;空間;地域性;民俗性;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2-0128-02

一、城市廣場的定義及重要性

城市廣場是指專供商業貿易建筑、商亭、供居民購物以及進行集市貿易活動用的廣場。隨著城市主要商業區和商業街的大型化、綜合化和步行化的發展,商業區廣場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人們在長時間的購物后,往往希望能在喧囂的鬧市中找一處相對寧靜的場所稍做休息。因此,商業廣場這一公共開敞空間要具備廣場和綠地的雙重特征。正因為如此,商業廣場在注重投資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應兼顧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商業繁榮和公眾舒適的目的。同時,還需要配合場地的地質地貌以及自然環境進行廣場設計。

今天,隨著新時代的來臨,人類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審視自身與自然的關系,重新謀求建立人文環境與自然的平衡關系,以圖重建已破壞的家園;另一方面,新時代的來臨使人們更加需要建立一個融當下社會形態、文化內涵、生活方式以及面向未來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綜合的理想生存環境空間。隨著日常生活的日益私密化和間接交流的迅速增長,人們對公共空間中的公共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作為公共空間的城市廣場日益興盛起來。在這里,我們能夠體驗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以及了解自己作為一份子的社會;另外,我們還能領略身邊發生的事情,從而體驗、參與及感受一種社會意識,與許多間接的交流和分散的私密空間相對照;在這里人們將有機會得到自己的直接感受,并能于周圍環境直接交流。廣場是城市的客廳,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間構成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加快,城市廣場熱遍大江南北。在這種背景下,形式多樣、類型不一、主題豐富的廣場建設項目真可謂是層出不窮。同樣的,隨著若干年的廣場熱的逐漸降溫,人們也開始反思和總結廣場設計與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二、城市廣場設計原則

城市廣場發展已有數千年歷史。從西方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廣場起源于古希臘。然而最讓人們心動的還是歐洲中世紀以意大利為代表的城市廣場,如佛羅倫薩的圍合性,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政廣場等。廣場空間具有顯著的識別性與良好的視覺感,在密集的城市形態中真正起到了“城市客廳”的作用?,F代城市建設在經過一段“功能至上”和“唯物質論”的追求后,開始認識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價值觀念也由簡單追求“效率、實用、方便”轉為重視“歷史、文化、環境”,從注重空間轉為注重場所?,F代城市廣場與古典廣場相比,無論在內涵還是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對城市空間綜合利用,如立體復合式廣場的出現,場所精神和對人的關懷,以及現代高科技手段的運用等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講,廣場是市民心目中的精神中心之一,體現著城市的靈魂。因此,搞好廣場建設要明確一個基本點:簡潔實用、為市民服務、以人為本。這就要求設計師們以人的需求為準則,拓寬設計思路,重視人的行為、心理等多種因素,進而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廣場大小并非簡單的面積問題,它受活動內容、結構布局、視覺關系、光照、條件、空間圍合、周邊建筑等諸多因素共同制約,同時也與相鄰空間的對比襯托有關。例如在歐洲許多中世紀城市,人們走在狹窄彎曲的只有2~3m寬的街道中,突然就會出現廣場。陽光照在廣場上,暖洋洋的,周邊擺著咖啡座和鮮花。盡管面積不大,卻讓人感到這小小的空間已成為生活的必須,這才是真正意義所在。相反,有些廣場面積不小,但除了讓人感到空曠、單一、無所依靠外,并不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一個好的城市廣場要有適當的圍合感,若不能產生向心力,凝聚性差的話,就削弱了廣場作為社會交往空間功能的發揮。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廣場面積不大,卻是現代廣場的范例。所以筆者認為,從當前的社會需要和可能出發,我們應該結合舊城市改造、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以及商業文化建筑分布,并依據具體情況建一些小廣場和小廣場群。這樣花錢少,利用率高,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空間品質。

三、城市廣場地域性構形要素

地域性,顧名思義,它是一個空間概念,也是一個時間概念。它強調地域自然環境(地理、氣候、資源等)的特殊性與一貫性,也強調文脈,即特定地區文化意識形態的特殊性與一貫性。廣場設計地域性的實質是將設計結合本地風土人情的實際情況,發揮地方歷史和文化底蘊的特色并因地制宜地使用材料,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廣場。

下面我們以西安戶縣中心廣場為例。在對該場地進行了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上的系統調查與規劃,再配合戶縣地區的總體地形特定進行規劃設計,最后對該區域整體考究思量后進行廣場景觀的設計。戶縣位于陜西關中平原中部,在東經108°22'至108°46',北緯33°46'至34°16'之間,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縣毗鄰,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為界,南以秦嶺分水嶺與寧陜縣接壤,北靠渭河與興平縣隔岸相望,東北與咸陽市相接。戶縣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南部山區為秦嶺褶皺帶的組成部分,中部為黃土臺原,北部平原區為渭河地的組成部分。平原地區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合小麥、玉米、稻谷等農作物生長,是古老的農業區。因之戶縣古稱天府,為九州膏腴。廣場設計首先應繼承當地本身的歷史文脈,適應當地的風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藝術特色。以利于開展地方特色的民間活動,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識之感,并能夠有效增強廣場的凝聚力和當地旅游吸引力。其次,廣場設計還應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適應當地的地形地貌和氣溫氣候等。一充分考究購物中心廣場的環境與周邊建筑及環境和諧融合性。

1.功能結構設計。以中心廣場為核心,四周依次展開功能性主題的布置,形成功能齊全、統一和諧的城市空間。下面對個分區的結構設計進行分析。入口景觀區及樹陣廣場區:布置主題形象雕塑,設置樹陣廣場,景觀柱,在地面鋪裝上采用對唱的手法,以色彩豐富的鋪裝,提示空間景觀。景觀核心區:中心廣場設計引用平面造型,結合特色歐式元素,設置中心雕塑,并布置大面積水晶空間,演繹豐富的廣場水空間。下沉廣場設有舞臺空間,供市民舉行聚會等娛樂活動,盡顯經濟發展的潛力。商業步行街區:本區域以商業店面為主體,設有休息坐凳,特色雕塑,并結合景觀樹池和商業設施等,提供一個可游玩可觀賞的商業空間。生態觀賞區:以微地形為造景元素,(所謂微地形是針對地理學中巨地形和大地形而言,在園林設計中由于一般用地規模較小,而且多以人工改造后的地形為多,故地形高低起伏變化不時太大,對此類地形多稱微地形)再現天柱峰群山圍抱的壯闊氣勢,同時種植豐富的植被,來展現層次豐富的生態景觀系,體現綠色生態主題??禈坊顒訁^:即兒童活動區和老人活動區。二者相連,方便老人照顧小孩,同時老人也有自己的活動區域。

endprint

2.空間結構設計。在空間結構上主要有三條軸線組成,即入口景觀主軸線和廣場景觀次軸線及商業步行街景觀軸線。入口景觀主軸線串聯起入口景觀區、中心廣場、濱水區域、商業步行街,有效地組織起周邊各分散點的聯系,形成軸線。交通上的景觀視覺焦點能夠展示出城市廣場主題,進而提升區域整體環境。廣場景觀次軸線串聯起康樂活動場所、下沉廣場、水景空間及周邊微地形生態觀賞區。其以中心廣場為核心,四周依次展開景觀節點、功能主題的布置,形成功能齊全的城市空間。步行街景觀軸線位于廣場西側邊沿同時結合社區商業店面,形成氣氛濃厚的商業步行街景觀,并完善開發區廣場的功能設施。

3.景觀視線設計。入口景觀主軸線和廣場景觀次軸線是廣場內兩條主要的視覺軸線,廣場的各個景點沿景觀軸線合理分布,形成不同的景觀區域。入口景觀主軸線要充分考慮對人群視線的引導性,以中心廣場為核心,向四周輻射,形成對景。

4.景觀設施設計。室外設施在方便人群使用的同時,應考慮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坐凳材料盡量選用自然、環保的材料,以符合廣場生態主題。公共設施在設置時要充分考慮空間的大小、鋪裝的質感及界面的造型等因素,使其不僅能夠符合場所的尺度和造型,同時也能夠成為廣場景觀的亮點之一。導視牌、垃圾桶的設計以適合使用為原則,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為主旨,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注重美觀與功能。

5.植物種植設計。本區域的植物以規則的樹列形式種植,選擇常綠樹松樹為主調樹種,強調入口的整體性。同時在喬木層樹池中種植整齊的色葉灌木如紅葉石楠、紅繼木、紫葉李、金葉女貞等,以顏色明快、亮麗的觀葉植被來增加觀賞性。商業區域上層植物種植選擇落葉樹種。如鵝掌楸、白玉蘭等,同時設置花缽和時令花卉,如一串紅、萬壽菊等,以豐富的色彩營造商業活躍的氛圍。背景微地形區域種植要結合地形,以多層次的植物群落為主要植物造景手段來營造。種植大喬木無患子、香樟,同時依次配置二喬玉蘭、紅花油茶、垂絲海棠等觀花效果較好的小喬木、灌木,地被豐富植物層次。廣場中心區水域邊種植耐水濕的植物,如烏柏、垂柳等,達到點綴水面的效果。在草坪上布置觀賞樹大香樟,同時點植香花植物大桂花,使整個中心區域的空間具有開闊性??禈坊顒訁^域植物的選擇以無毒、無刺為原則,在常綠樹女貞、桂花為背景的襯托下,種植雞爪械、日本晚櫻、碧桃、木本繡球等開花植物,營造出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空間。下沉廣場區域種植設計要結合空間的功能,種植以常綠樹為主,同時也要種植具有豐富色彩的植物,如春天嫩綠新葉的銀杏、黃山欒樹。秋色葉樹種如水杉、雞爪械等。開花的植物如垂絲海棠、金絲桃等。

6.豎向空間設計。廣場空間豎向充分考慮現狀地形過于規整、地勢過于平坦的問題,采用“以小見大”的設計手法,通過整體布局,試圖營造一個層次豐富的城市公共空間,從而突出強調廣場空間的圍和感和歸屬感。圍合的不同空間形態相互組合,創造出變化豐富的理想景觀空間。同時突起變化的微地形,結合景觀植被,塑造了自然生態,錯落有致的城市綠地系統,也增強了廣場游玩的趣味性,達到“移步異景”的景觀效果。

四、總結

廣場,作為城市重要的組成要素,它不僅受到政治、軍事、商業的影響,同時還受到地域特征、自然環境、文化傳統、民俗民風等因素的影響。它需要通過一些景觀元素—水、地形、植物、鋪裝等有機組織,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來實現廣場空間形態的布局,從而形成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景觀優美的集文化娛樂休閑與一體的中心廣場。此外,還要充分考究廣場的環境與周邊建筑及環境和諧融合性,也要對區域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進行深入的了解,做到城市廣場景觀與當地文化完全融合。

參考文獻:

[1]楊風和.中國景觀設計年刊(中篇)[M].天津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美]西蒙茲·斯塔克.景觀設計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4]蔣宗和.生態景觀設計與實務參考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5][美]保羅·拉索.圖解思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6]佳圖文化.景觀細部設計手冊(1)[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7]周嵐.低碳時代的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8]荀平,等.景觀設計創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9]成玉寧.現代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10][德]BDLA德國景觀設計師聯盟.當代德國景觀設計盤點[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11]楊茂川.環藝設計構思草圖[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

[12]韓瑞光.園林景觀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選集[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

endprint

猜你喜歡
軸線廣場景觀
春天的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
景觀別墅
曲軸線工件劃傷問題改進研究
火山塑造景觀
在廣場上玩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基于回歸分析的水電機組軸線曲折預判斷分析
廣場上的大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