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缺陷理論在手術室護理績效考核中的應用評價

2014-09-05 11:34劉敏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手術室績效考核護士

劉敏

無缺陷理論在手術室護理績效考核中的應用評價

劉敏

目的 探討手術室無缺陷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手術室開展的200臺手術, 其中2013年1~6月的100臺常規護理手術作為對照組, 2013年7~12月的無缺陷護理開展后100臺作為觀察組, 對患者滿意度、績效考核合格率、缺陷發生率以及護理質量評分等指標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 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8、18.43、13.86、142.89、6.47, P<0.05)。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改善, 績效考核合格率明顯提高, 缺陷發生率明顯減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83、9.21、7.04, P<0.05)。結論 通過無缺陷護理, 手術室護理人員能夠針對性做出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 提高手術室整體護理素質。

手術室護理;無缺陷護理;護理管理模式;績效考核

手術室作為特殊人群進行治療的特殊場所, 其各項技術??菩暂^強, 技術含量高, 對設備依賴性高, 影響效果的不確定因素多。因此, 手術室工作要求“無缺陷”尤為重要。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無缺陷醫學已從最初的臨床醫學領域擴大到護理學等領域, 無缺陷醫學的證據已普遍作為決策的證據被使用。在臨床醫學領域已經產生并發展了多個分支學科, 比如無缺陷護理等。無缺陷醫學及其方法學已經深入到醫生護士的繼續教育等領域。為了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減少手術室護理工作缺陷, 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作者所在醫院自2013年7月開始將無缺陷理論引入手術室護理工作,推行無缺陷管理體系, 探討此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2月山東省棗莊市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手術室進行手術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3年1~6月期間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2013年7~12月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41~82歲, 平均年齡(64.54±3.76)歲;手術種類:骨科手術33例, 普外科手術32例, 胸外科手術20例, 婦科手術10例, 其他手術5例。觀察組100例:男56例, 女44例;年齡45~81歲, 平均年齡(62.92±3.71)歲;手術種類:骨科手術35例, 普外科手術31例, 胸外科手術19例, 婦科手術11例, 其他手術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種類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實施方法 自2013年7月開始在手術室試行無缺陷護理管理模式, 之前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無缺陷護理模式簡單講就是在日常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護理缺陷, 總結出護理措施, 并加以實施。

1.2.1 成立“無缺陷”理論管理組織

1.2.1.1 人員組成 全部護士6人, 其中護士長和副主任護師分別任該組織的組長和副組長。

1.2.1.2 小組職責 設計護理缺陷報告單, 收集護理缺陷, 定期組織護理缺陷分析討論會, 提出改進措施并付諸實施和信息反饋。

1.2.2 護理缺陷報告單的設計

1.2.2.1 報告單的內容 ①眉欄:發現/發生護理缺陷時間, 患者姓名、性別、診斷、護理級別, 當班護士姓名、職稱。②與護理缺陷相關的內容:事件類型, 發現/發生地點,發現/發生簡要經過。③事件原因分析。④改進措施。

1.2.2.2 填寫要求按報告單設置的內容認真、完整填寫,要求當天記錄, 24 h內報給組長。

1.2.3 “無缺陷”理論的應用 ①完善制度和工作流程:組織大家對現有的規章制度、工作和服務流程進行全面審視并加以補充完善, 細化服務職責和考評辦法, 在征得護理部同意后, 形成新的制度和工作流程, 下發到每個人學習并實施。建立合理的護理系統, 充分發揮各級護理人員的積極性, 使手術室護理工作有序而正常的運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護理制度, 手術室應建立更鞋、更衣制度, 紗布清點制度, 接送患者、標本保留、用藥查對制度等。制度越健全, 護理管理越有序。按照各級護理技術人員工作職責要求每個人。②制定嚴格合理的護理輪班程序, 直接與目標管理及學分掛鉤。重視培養護理??乒歉申犖椋寒斀襻t學領域的飛速發展, 先進儀器、設備的引進, 外科手術領域的不斷擴大, 對手術室工作護理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重視培養素質高、技術精的護理技術隊伍, 必須提到議事日程。同時進行多種渠道的護理??萍夹g訓練, 保證手術的配合質量, 使手術室護士素質不斷提高。不斷總結實踐經驗, 升華實踐, 開展護理科研, 從根本上提高護士素質和學科水平是與世界護理接軌的一項根本性的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患者滿意度、績效考核合格率、缺陷發生率、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與護理質量評分等指標進行觀察和比較,護理質量評分采用百分制評分模式[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8、18.43、13.86、142.89、6.47,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x-±s)

2.2 護理質量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改善, 績效考核合格率明顯提高, 缺陷發生率明顯減低,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83、9.21、7.04, P<0.05)。

3 討論

“無缺陷”理論管理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醫護質量,與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是真正的“人命關天”, 任何一個小的過失都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護理質量管理的目的是要做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無缺陷”理論其核心內容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即強調從一開始就正確地進行工作, 以完全消除工作缺點為目標的質量管理活動。它營造了預防性質量文化, 通過推行“無缺陷”理論管理, 科室進一步健全了規章制度, 細化、完善了每一項服務和操作的規范及流程, 崗位職責更加明確, 并以十四項護理核心制度為標準, 規范了績效考核, 提高了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同時也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責任心, 因此, 護理工作質量不斷提高。手術室工作“無缺陷”意義重大。護理缺陷報告單, 使護士從事護理工作過程中, 及時發現人的不安全行為、機器的不安全狀態、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管理缺陷, 并將捕捉到的任何危險源信息加以標記, 對這些信息的危害性及時加以論證, 提出改進措施, 最大限度的預防缺陷的發生,將隱患消滅于萌芽[2]。

手術室巡回護士訪視回來后與洗手護士和器械護士進行交流, 交流的方式有口頭、表格等。這種交流作為交接班內容, 要形成一種制度[3]。這種形式預見性為手術當中的護理措施做準備?;颊哌M入手術室, 手術室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 根據術前訪視收集的資料切入時機的進行心理護理。按手術安排表仔細核實患者, 確?;颊叩氖中g部位準確無誤。在手術間的空調環境中, 應注意手術患者的保溫護理, 防止患者在手術過程受涼感冒, 影響術后康復。手術中的輸液、輸血是手術室常用的治療手段, 掌握有關輸液、輸血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是配合手術成功的保證。隨著高、新手術的不斷開展, 手術器械, 手術敷料也在不斷的變化, 手術室和供應室的一體化則促使了手術室清點核對制度的規范化。清點核對制度是手術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 嚴格清點核對制度能避免異物遺留體腔。堅持在術前、術中、術后清點核對制度, 確?;颊甙踩? 避免器械在回收、清洗、滅菌過程中丟失, 保證手術順利安全地進行[4]。

通過本臨床研究發現, 通過在手術室中運用無缺陷護理模式, 手術室護理人員能夠針對性, 做出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與手術醫師對護理的滿意度, 明顯減低了護理缺陷發生率, 并且縮短了手術時間, 減少了術中出血量, 縮短了住院天數, 從而減少了住院費用, 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與護理素質。如何把科學的無缺陷管理理論與手術室護理實際有效地結合起來, 真正改善提高手術室護理品質, 還需要更進一步不斷探索。

總之, 無缺陷管理能有效防控手術室護理工作缺陷,提高護理質量。

[1] 王利麗, 曹潔, 張玲娟, 等.手術室護理人員績效考核一體化管理的實踐.中國護理管理, 2011, 11(8):12-14.

[2] 王岳娜, 李娜, 淡延紅, 等.手術室護士的績效考核及效果分析.中華護理雜志, 2011, 10(5):10-12.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no defect theory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LIU Min.
Operation Room, Zaozhuang Mining Group Central Hospital, Zaozhuang 27701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o defec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model i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room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200 operations in Zaozhuang mining group central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were selected.There were 100 case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3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100 cases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3 given no defect nursing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failure ratio and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the averag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6.38, 18.43, 13.86, 142.89, 6.47,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failure rati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27.83, 9.21, 7.04, P<0.05).Conclusion Through the no defect nursing, 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

277011 山東省棗莊市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手術室

猜你喜歡
手術室績效考核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醫院成本控制與績效考核的實踐
手術室優質管理在提高手術室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手術室細節護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考核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