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子鋪里沒包子

2014-09-09 18:04阮直
雜文選刊·下半月 2014年9期
關鍵詞:劉亮程魯迅文學獎包子鋪

阮直

干啥吆喝啥,吆喝啥就得有啥,不能打著包子鋪的幌子,把包子鋪的門臉也涂抹得金碧輝煌,可出售的卻是饅頭、煎餅、餃子、餡餅,甚至有湯有水的餛飩、面條都不缺,單單沒有包子,這樣的包子鋪還能算包子鋪嗎?

現實中絕沒有這樣開店的老板,如果有,他那個“幌子”恐怕也早就被人踢下來了??晌膲?,文壇就有這樣的包子鋪。俗話說:客大欺店,店大欺客。文壇的這家包子鋪就是一家“大店”,大到了有“中國綜合性文學最高獎”之稱,它就是以魯迅名字命名,每四年評選一次的“魯迅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共設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評論、翻譯七大獎項。在當代文學的幾大體裁中,唯獨雜文不單列,并到散文之中,這種合并同類項的做法就像把林黛玉與劉姥姥算做一家人,反正她們都是女人,不用再細分了。不知這算幽默還是算荒唐。

古代有把無韻之文統稱為雜文一說,當下的組委會就逮住了這一條比木乃伊還古老的說法,好像就找到了散文、雜文是一家的理論根據??擅恳粋€稍有文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現代雜文從1919年之后就是一個完全有獨特文體與語言風格的現代文學品種了。不信你讓一個中學生分別寫一篇散文和一篇雜文,他下筆的第一句話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語言風格,就更別說雜文與散文之間內質的根本區別了。

這就像非要把魯迅的雜文與他弟弟周作人的閑適小品放到一起評獎,評委倒是給錢就敢評,可誰能評出彼此的高下與優劣呢?剛剛結束的第六屆“魯獎”評委會就把劉亮程那種虛構的散文和陳四益那種貼近現實、關注民生的雜文一起評獎,而且劉亮程滿票,陳四益是零票,這是他們作品之間的藝術差距嗎?沒人相信。不信者咱們閉著眼睛隨意抽出幾篇劉亮程與陳四益的作品放到網上,讓大眾點擊一下,看看誰的作品更有讀者,結果能完全一邊倒嗎?

說到底,就是這家大包子鋪不想賣包子,因為雜文這個包子惹過禍,雜文這個包子褶子雖說不難看,可是餡兒有些苦。如今某些權威的口味都順著生理的基因來,喜歡甜食,拒絕辛辣與苦澀,可雜文這種文體天生就不是報喜鳥,長著一張烏鴉嘴,誰要貼上雜文,萬一招惹來麻煩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于是這家“大包子店”就盡量淡化雜文這個品種。已評出的六屆魯迅文學獎,就是不讓雜文作品獨立參評,合并后已有兩屆讓雜文空缺,剛剛揭曉的第六屆又沒有雜文集獲獎。

其實,老夫不是主張雜文家們非要爭魯獎這個名分。像“茅盾文學獎”,人家評委會開明宗義就說了,“這是長篇小說獎”,就沒有詩人再去湊熱鬧,連寫中篇小說的人也沒人指責“茅獎”為什么不評中篇?像冰心散文獎,就沒有寫雜文的人也非要去參評?!棒斞肝膶W獎”不把雜文放在首位也就算了,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借用魯迅的名聲干文學事業也算是對魯迅的尊重了,可最大的尊重是對一個人精神與靈魂的折服,而不是把他供在神龕之上,給個香火繚繞糊弄人,這邊卻已經另立門戶了。

魯迅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他的雜文是對我們國民性暗角里藏垢納污的洗滌。而如今的文學界怕雜文、不評判,沒有傲骨做靈魂的當代文學與魯迅精神相去甚遠。

雜文什么時候也引吭高歌“新基調”,變成了一道有餡的甜點時,我估計就能“另挑門戶”獨自參評“魯獎”了。

【原載2014年8月17日《潮

州日報·百姓話題》】

插圖/魯迅文學獎對得起魯

迅嗎?/王偉賓

猜你喜歡
劉亮程魯迅文學獎包子鋪
朱輝
驗明西四包子鋪的正身如何避免“店紅”是非多
生態美學視域下的故鄉意象
大學寫作課程中的“苦難意識”
寫作課堂中的小說授課模式探究
對比分析朱自清和劉亮程筆下的父親形象
衡陽
包子鋪等2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