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腦梗死后抑郁的臨床觀察

2014-09-10 09:21唐劭年任蘭振李海燕廣東省東莞東華醫院神經內科廣東東莞523110
吉林醫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療程神經功能腦梗死

唐劭年,任蘭振,彭 全,李海燕 (廣東省東莞東華醫院神經內科,廣東 東莞 523110)

腦梗死后抑郁是一個常見的腦血管病并發癥,其發病率約為20% ~50%[1]。腦梗死后抑郁不僅給患者帶來軀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延長了神經功能缺損恢復的時間并使勞動能力喪生,甚至增加腦梗死的死亡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極大,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2]。為減輕腦梗死后抑郁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改善生存質量,我院開展了心理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的探索工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腦梗死后抑郁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于1995年制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及《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的抑郁癥診斷標準。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齡 45~82歲,平均(60.3±9.5)歲。將110例患者隨機均分成兩組,每組5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觀察期間給予常規性治療和康復訓練,同時服用舍曲林50~100 mg,溫水沖服,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以綜合性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由精神科醫師指導,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向家屬宣講腦梗死后抑郁的知識和有關防御措施,引導家屬以正確的方式支持和幫助患者,令患者充分能夠感受到家人的不懈的鼓勵,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消除心理的緊張和恐懼,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念,以增加患者配合治療和恢復性訓練的積極性。心理治療,1次/h,2次/周。兩組的療程均為8周。治療前和開展治療后2周、4周、8周為患者進行HAMD-24和SSS評分。

1.3 治療評價標準:采用HAMD-24量表測評患者的抑郁障礙,總分 <8分:正常;總分8~20分:輕度抑郁;總分20~35分:中度抑郁;總分>35分:嚴重抑郁癥。采用SSS評定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輕型為0~15分,中型為16~30分,重型為31~45分。抑郁療效評定標準為以HAMD-24減分率來衡量。痊愈:HAMD-24減分率≥75%;顯效:HAMD-24減分率≥50%;有效:HAMD-24減分率≥30%;無效:HAMD-24減分率<30%。采用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會制定的SSS標準評定神經功能缺損療效?;菊#篠SS評分減少91%~100%;顯著進步:SSS評分減少46% ~90%;進步:SSS評分減少18% ~45%;無變化:SSS評分減少量<15%。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療程HAMD-24評分比較: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的HAMD-2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4周和8周后,治療組的HAMD-24評分都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不同療程HAMD-24評分比較(±s)

表1 不同療程HAMD-24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對照組55 30.6±6.7 25.5±6.4 22.5±6.8 19.6±5.6治療組 55 30.7±7.1 23.9±6.3 19.7±6.4 13.2±5.9 t值 0.7060 1.3213 2.2237 5.8349 P值0.9396 0.1892 0.0282 0.0000

2.2 抑郁癥狀療效比較:治療8周后,治療組的抑郁癥狀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2.2222,P<0.01)。詳見表2。

表2 抑郁癥狀療效比較(例)

2.3 不同療程的SSS評分比較: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的S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4周和8周后,治療組的SSS評分都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0495、14.6453,P<0.01)。詳見表3。

表3 不同療程的SSS評分比較(±s)

表3 不同療程的SSS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對照組55 21.6±3.7 17.5±3.4 14.2±2.8 9.8±2.6治療組 55 21.3±3.8 16.9±3.3 9.7±2.4 3.2±2.1 t值 0.4195 0.9391 9.0495 14.6453 P值0.6757 0.3498 0.0000 0.0000

2.4 神經功能療效比較:治療8周后,治療組的神經功能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7.0091,P<0.01)。詳見表4。

表4 神經功能療效比較(例)

3 討論

腦梗死后抑郁對腦梗死患者的康復進程的破壞性很大,不僅會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還可導致患者的死亡率上升[3]。該病能引起軀體疾病癥狀擴大,引發各種軀體、社會功能缺陷,從而導致醫源性不適當診斷及治療[4]。由于腦梗死后大腦損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脫離社會及面臨更多矛盾發生,對家庭依賴性增加,容易出現焦慮、厭世、睡眠障礙并有情緒低落癥狀。此外,該病患者對慢性疾病心理調節功能削減,給患者身體帶來直接的病理生理變化[5]。在成熟的防御機制方面抑郁患者明顯缺乏升華能力,缺少通過積極地工作和豐富的文體活動等能被他人和社會認可的方式來對抗沖突、緩解情緒、滿足欲望的能力。及時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正確發揮心理防御機制、改善抑郁狀態、樹立戰勝疾病信心才能提高康復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因而及時診斷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腦梗死后抑郁具有重要意義。

本組資料調查發現,家庭心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能夠極大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降低致殘率,家庭成員尤其是患者配偶、子女充分認識疾病特點,更積極、主動地對患者進行關懷及鼓勵,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激發患者的信心、斗志及求生的欲望,負性情緒得以迅速改善,抑郁癥和神經功能恢復的總有效率都明顯優于單純使用藥物治療,這說明心理干預能夠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故在治療腦梗死后抑郁在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格外重視心理干預的作用。此外,調查還發現治療4周后,患者的HAMD-24和SSS評分便有了明顯的差異,可見,心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可以縮短抑郁和神經功能的療程,這對于減輕患者心理和經濟負擔都是特別有效的。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聯合藥物治療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情緒障礙,還能有利于軀體的功能康復,降低醫療支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Robin RG.Poststroke depression:prevalence,diagnosis,treatmen,and disease progression[J].Biol Psychiatry,2003,54(3):376.

[2] Thomas SA,Lincoin NB.Predictors of emotional distress after stroke[J].Stroke,2008,39(4):1240.

[3] 戴穎儀,曹裕民,劉新通,等.首發腦梗死后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21):3305.

[4] Singh A,Black SE,Hermann N,et al.Functional and neuroanalomic correlations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the Sunnybrook Stroke Study[J].Stroke,2000,31(3):637.

[5] 肖粉玲.腦梗死后抑郁癥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1):50.

猜你喜歡
療程神經功能腦梗死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碘131治療要“小隔離”
中藥外敷治療乳腺炎驗方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43例
針刺改善血管性癡呆神經功能缺損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后并發癡呆70例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