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在16例小兒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圍術期中的應用

2014-09-12 02:17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年18期
關鍵詞:半球功能性癲癇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綜合護理在16例小兒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圍術期中的應用

張萍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目的探討小兒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將我院32例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患兒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25%,觀察組術后??拱d癇藥物、并發癥、偏癱及性格溫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能有效改善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的患兒的預后。

大腦半球切除術;功能性;小兒;綜合護理

大腦半球切除術是主要應用于兒童頑固性癲癇的治療手段,能消除癲癇灶、阻斷癲癇的傳導通路,能很好的控制癲癇發作,療效顯著[1]。但年齡較小的患兒術后早期易出現發熱癥狀,晚期有腦積水及腦表面含鐵血黃素沉積癥,早期發現,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故圍手術期的護理至關重要。筆者對我院收治的16例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患兒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取得滿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患兒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Rassmussen綜合征22例,HHE綜合征10例。所有患兒均通過頭顱MRI、腦電圖等檢查確診,且均出現超過一個腦葉或一側大腦半球萎縮,將患兒隨機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齡4~13歲,平均(8.2±1.5)歲。Rassmussen綜合征10例,HHE綜合征6例。對照組16例,男9例,女7例;年齡3~14歲,平均(9.1±1.8)歲。Rassmussen綜合征12例,HHE綜合征4例。兩組患兒性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法,包括:術前與患兒及家長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及效果,給予心理支持,消除家長及患兒的焦慮。做好術前常規檢查,術后24h有人陪伴,遵醫囑按時服藥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 向患兒家屬耐心講解癲癇疾病病程較長,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對待疾病,行大腦半球切除術的目的、基本步驟及注意事項等,以取得患兒及家屬的理解而配合治療與護理;指導患兒與家屬肢體的主動與被動功能鍛煉;術前測定言語功能半球的位置,便于術后對比,術前1d剃頭,做好皮試、備血、甘油灌腸劑灌腸。

1.2.2 術中護理 小兒機體血容量較少,而術中需要處理很多條大動靜脈,大出血是術中最危險因素,故應充分備血,常規應用血液回收裝置,回收術中失去的血,然后輸注至患兒體內,可大大降低手術的危險;術中常規給予抗生素,避免開放的大創面發生感染,術畢30min給予抗癲癇藥物,可避免術后短期內癲癇發作;積極配合醫生血氣、電解質、血常規的復查工作,并密切監測結果,及時進行調整、補充紅細胞與血漿;手術體位選擇側臥位,而操作時間較長,極易會造成足踝、髖、肩、耳等部位受壓,為了避免發生壓瘡,可將海綿或充氣墊墊在受壓部位,術中也要注意保暖,保證患兒體溫在正常范圍內。

1.2.3 術后護理 術后麻醉未清醒前患兒應取側臥位,手術側朝上,24h后逐漸平臥。護理時動作要輕穩,避免頭頸部過度擺動、受到震動、受壓等發生,保持頭部傷口敷料干燥,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確保呼吸道通暢;術后大部分患兒會出現發熱癥狀,且在24h后可升至39~40℃,持續一周左右,應給予大量抗生素、激素治療,避免感染或減輕癥狀,同時也可采取酒精浴、毛巾包裹冰袋等物理降溫;患兒往往大便不能自行控制,加之皮膚嬌嫩,術后短期內神經功能障礙,為了避免壓瘡的發生,應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協助家屬勤翻身,尤其應注意頭部繃帶壓迫的耳廓部,多放松減壓;仔細觀察傷口有無滲出,一旦出現污染及時更換。若術后出現皮下積氣、積液,應及時匯報醫生行皮下穿刺處理。由于術后一側有很大的空腔,其里面腦脊液循環很慢,若出現腦脊液漏感染,就不易控制,故應仔細觀察切口拆線后愈合情況;做好術后癲癇發作記錄的抽搐部位及眼球活動等情況;術后病情穩定后,患側應行早期功能鍛煉,指導家屬按摩患側肢體,2次/d,每次持續半小時,鼓勵患兒盡早下床活動,練習步行鍛煉,應有計劃的循序漸進的進行鍛煉;告知家屬術后需繼續使用抗癲癇藥物,持續2年左右,并定期復查,須在醫生指導下逐步停藥,不能自行停藥。

1.3 療效判定[2]治愈:癲癇發作完全消失;顯效:癲癇發作減少70%;有效:癲癇發作減少50%;無效:癲癇發作減少<50%或無改善。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術后用藥、并發癥及一般生活狀態進行觀察。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表[例(%)]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2.2 兩組術后用藥、并發癥及一般生活狀態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拱d癇藥物、并發癥、偏癱及性格溫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情況比較表[例(%)]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3 討論

大腦半球切除術通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手術方案逐漸得到改進,臨床上較為廣泛的采用改良大腦半球切除術與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本研究是在后者上采取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療效顯著。相關報道顯示,術后癲癇發作消失>80%,其余也大部分顯著改善,并發癥減少、減輕[3]。由于兒童大腦的可塑性、功能代償好,早期手術均能收獲滿意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過全面的護理術后癲癇發作情況全部改善,治愈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治愈率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觀察組100%的總有效率更能說明了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重要性。根據術后各項指標的分析,觀察組有6例抗癲癇藥物使用量、種類減少,10例停藥,均未復發,16例患兒性格均變得溫順。對照組僅4例停藥,2例患者術后出現腦積水,1例短時間內偏癱加重。其中停藥率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楊雪梅[4]報道的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的患兒實施圍手術期的綜合護理療效好,提高預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黃月艷.小兒癲癇持續狀態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右江醫學,2011,39(04):104-107.

[2]王華.兒童難治性癲癇發病機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12(07):27-29.

[3]潘宜,喬忠祥.小兒癲癇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5(04):28-30.

[4]楊雪梅.小兒癲癇的臨床治療和護理措施的探討[J].黑龍江醫藥, 2011,24(04):142-143.

張萍,女,(1974-),主管護師。

R473.6

A

1007-8517(2014)18-0111-02

2014.08.10)

猜你喜歡
半球功能性癲癇
基于十二指腸異常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研究進展
一種改進PSO-ARMA半球諧振陀螺溫度誤差建模方法
1例新生兒小腦半球出血并破入腦室手術案例
差異化功能性纖維研究進展
探討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癲癇療效
一種功能性散熱板的產品開發及注射模設計
玩電腦游戲易引發癲癇嗎?
癲癇共患ADHD兒童的生態學執行功能
奇特國家趣聞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藥膳兩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