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2014-09-12 03:27常江
中華活頁文選·高二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儀式距離交流

常江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令人莞爾之余,又多少有些凄涼。一則消息,也產生了類似的效果:一個老人和三個孫子、孫女圍坐餐桌吃飯,因為孩子們頻頻低頭玩手機,老人生氣,摔了眼前的一個盤子,扭頭回房。三個年輕人傻眼,只好輪流進屋勸慰,才最終平息了老人的怒氣。

其實手機只是割裂真實的人際關系的一種媒介,早在手機普及之前,便已出現“交流之無奈”的端倪。十年前我上大學時,第一波互聯網浪潮風頭正勁,同宿舍四個男生各守著一臺電腦,看新聞、玩游戲,最終發展成四個人背靠背坐著,卻用QQ聊天的習慣。

技術革命的風暴席卷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除了帶來經濟的增長、政治的變革和文化的轉型外,恐怕與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就是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的沖擊?;ヂ摼W和手機,讓面對面不再成為必需,在很大程度上的確提高了溝通的效率?,F在與我有密切工作關系的人,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有上海的,有成都的,有廣州的,有港澳臺的,也有歐洲和美國的。我和他們大多素未謀面,僅憑電子郵件和MSN溝通,就能迅速完成工作。而自從有了微博之后,我也和學界、業界的很多同行有了不少交流,大家在網上互相轉發、點評、調侃,卻也不必見面,甚至根本不會見面。

但這種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也產生了問題:它在本質上是將社交禮儀從交流中剝離出去的一種方式。換言之,我可以同時與很多人打交道,但在這一過程中,我不必遵守任何必需的儀式。交流似乎變得更純粹,卻也更走向去深度、無意義的道路。我不必洗澡更衣,不必梳妝打扮,不必擠地鐵到很遠的地方和對方見面,也不必擁抱、握手、拍肩膀。剩下的,只有最直白的“干貨”??墒?,這樣的交流,難免走向廉價和淺薄。難道不是嗎?我們只在有直接需求的時候,才會去用這種最方便的方式與人聯系,追求的,要么是利益,要么是即刻的快感。交流結束,就真的結束,不會留下什么值得玩味的東西。

所以,這里就涉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儀式。在很大程度上,社會文化的傳承和運轉,主要依靠儀式來發揮作用?;槎Y的儀式,讓婚姻的意義作為一種為眾人見證和法律保護的契約而得到強化;葬禮的儀式,讓死亡變得更加肅穆,同時給逝者生前的至親好友一個適宜的時機去合理地表達他們的悲傷。在遠古社會,在祭壇前宰殺牲口并向本民族信仰的神祇禱告,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儀式,即使到了千萬年后的現代,它也以某種特殊的形式延續著(如家庭里供奉的佛龕和祖先牌位等)。如果按照“最有效”的原則來看,這些統統是毫無用處的繁文節。但這些東西讓這個世界更穩定、更親切,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更篤定。

得承認,我對新技術始終持有懷疑態度。這種“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時常在我腦海中與“荒涼”“冷漠”聯系在一起。西方的一些社會運動家發明了一個詞,叫“懶漢行動主義”,說的是大家似乎都很活躍,轉發、評論、短信,仿佛鼠標一點,自己就親自參與了社會的變革,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蓪嶋H情況是,這種看似高效的“偽交流”,除了滿足交流者本人的一些快餐式的需求外,從長遠來看,對這世界的改變微乎其微。所以在西方一些國家,出現了“丟掉手機”的民間運動。在我國,也有一些民間團體用各種方式鼓勵人們離開網絡,走上街頭,和真實生活里的真實的人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接觸。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其實應該是思想與行動之間的距離。也許每一個沉迷于移動通訊和互聯網世界里的人都在琢磨如何“做些改變”,但真正的改變,卻需要很多的勇氣和極大的毅力。

(選自《最繁華處最驚心:一個青年學者的文化觀察》,北京大學出版社)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提出了近年來越發引人關注的一種社會現象??萍紕撔聫膩矶际且槐p刃劍,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在“綁架”人類原有的生活方式,異化固有的社會關系,作者的擔憂無疑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但這究竟是誰之過?作為科技應用的主體,人對科技的態度和應用方式無疑是消解科技異化問題的關鍵。人們在利用科技成果時,還需樹立起自省自覺意識,全面審視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后果,謀求“自然—人—社會”的和諧一致才是人們應最終追求的發展方向。

猜你喜歡
儀式距離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儀式感
儀式感
流絢夏日
距離美
交流平臺
距離
交流平臺
床到馬桶的距離
Talking strategi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