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

2014-09-17 02:54何志杰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主體閱讀興趣

何志杰

摘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質量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材中尋找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

關鍵詞:閱讀 興趣 主體

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地閱讀,提高閱讀質量,是擺在中學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根據近幾年閱讀教學的嘗試,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培養學生制定閱讀目標

教師要善于此導學生根據課前“閱讀提示”來制定閱讀目標?!伴喿x提示”是編者根據課文內容精心策劃的教與學的重點并同時提示了閱讀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這應作為教師引導學生制定具體閱讀目標的指導思想和依據。一篇課文不管具體目標有多少,都應該是對“閱讀提示”這一目標的具體分解。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課文的“閱讀提示”提示學習重點,教師應圍繞這些學習重點制定具體目標。中國石拱橋有哪些特點?作者從哪些方面說明盧溝橋、趙州橋這兩座石拱橋的特點?作者的說明思路怎樣?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揣摩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等等。

還要引導學生根據課后練習題自制閱讀目標。課后練習題本身就是一篇課文要解決的閱讀目標,它是對學習重點、難點的具體落實,因此要引導學生切實落實好課后練習題。從而達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目的。

二、根據學生特點,尋找激趣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質量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材中尋找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比如:在教學《童趣》時,考慮到初一年級學生對自己剛剛逝去的童年玩耍趣事有著深刻的印象,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幻想的特點,根據課文內容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切入教學。我先讓學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樂背景中,再引導學生以《我的童年趣事》為話題,把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生心中的趣事有了現實的美景,也有著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發起學生對作者所描寫的“物外之趣”文段的朗讀。然后再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通過閱讀、領會“觀夏蚊”、“觀蟲斗”、“驅蛤蟆”三幅畫面的情趣,充分感受作者童年時代充滿豐富想像力的、天真爛漫的生活,進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體會生活無窮無盡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這堂課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文內容的趣味性,又達到了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爐的效果。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參與教學過程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應該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動參與者,而教師必須改變過去一貫盛行的灌輸式教學,挖掘課文中的情趣特點,采取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活躍起來。

我在課堂上教《核舟記》時,文章中“船頭坐三人”一段時,把課堂變舞臺,讓全班同學以課本、桌椅為道具,同桌互相協作表演佛印及“蘇黃共閱一手卷”的動作神態,學生邊朗讀連演示,通過課堂即興表演,學生在角色轉換中理解古文語言,古文背誦這一教學難點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而在這堂課上,教師轉換了角色,充當導演,卻讓學生充當演員。通過教學活動設置劇情,科學合理地利用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充滿光彩,使學生投入其中,樂在其中。

五、教師以引導為主,確立學生在閱讀中的主導作用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是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陣地。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向45分鐘要質量,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主動地學習,積極的思考。注重引導和啟發,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讓學生自己去探求答案,讓他們滿腔熱情去投入,各抒己見。比如:在教魯迅《故鄉》時放一曲《故鄉的云》:“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回腸蕩氣的旋律把學生們帶入到一個新鮮而親切的情境中。正當學生們心醉神搖于故鄉時,教師可順勢導入:故鄉,這個令人感懷的名詞,多少文人騷客歌詠過它,多少普通人產生過‘美不美,故鄉作,親不親,故鄉人的概嘆。魯迅先生18歲離開故鄉外出求學,探尋救國救民的良藥,很少回到故鄉,對故鄉及兒時的伙伴有著深深的懷念。闊別故鄉20年后,魯迅回到故鄉紹興,但故鄉已不是記憶中的美麗故鄉了,小伙伴也面目全非,作者悲涼感憤于故鄉的一切,一年后寫下了經過藝術加工的《故鄉》這篇短篇小說。只有經過這樣的再創造,才能如見其人,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進而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六、閱讀教學應當向課外延伸

課堂閱讀教學不可缺,它是基礎,是前提,但僅限于此是不夠的。閱讀教學還必須向課外延伸,那么,教師應怎樣指導學生向課外延伸呢?(一)教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介紹各種文學刊物:《散文》、《小小說》、《微型小說》、《中篇小說》以及報紙上刊登的優季文章等,并向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方法。(二)教師為學生提供交流閱讀的機會,利用課前,課后讓學生交流心得體會。比如:在教學施耐庵《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之后,還讓學生在課外多看《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古典小說,采取默讀、自由朗讀、快速瀏覽、跳讀、提高閱讀速度,運用多種知覺體悟出課文語言的特有魅力,從而拓展了學生思維,又增長了知識。在教學中穿插這種閱讀的練習,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并對課內的知識和能力遷移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外也能自立地學習。

猜你喜歡
主體閱讀興趣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