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教學探討

2014-09-17 02:54高明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實驗設計科學實驗

高明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實踐證明,實驗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好的實驗設計思想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義務教材內容的完成。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實驗存在著一些不足,需教學一線的教師應地制宜適時改進。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實驗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實驗得出結論,達到認識周圍自然現象的目的。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從興趣出發,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點。設計實驗時要采取多種方式,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有意識地直接觀察事物?!拔铱匆娏?,但我可能忘記了;我聽到了,就可能記住了;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毙W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精心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身參加實驗獲得知識是搞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關鍵。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實驗是課堂教學的基石。但隨著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推進,科學課堂教學發生巨變的今天,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如:學生配套實驗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實驗設計復雜難以實施;實驗抽象難以直觀等等。對于這些現象,一線的教師就須應地制宜適時改進。教學實踐證明,實驗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

一切科學都來自實踐,都是從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中總結發展起來的,小學科學也不例外?,F如今配套的學生實驗材料包卻存在著一些先天不足,學生實驗時缺乏可操作性,那結果就是浪費教師學生的精力和寶貴的時間,更可怕的是挫傷學生的科學探究積極性?!皩W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小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弄清為什么有的樹到了秋冬季就會落葉,而有的卻抽出了新芽,動物靠什么越過寒冷的冬天等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興趣特點進行實驗設計。如昆蟲是小學生常見的最易引起他們興趣的一類動物,在山區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爬的應有盡有。教師在設計實驗時可先安排學生到林間、樹旁、小河邊捕捉各種昆蟲,并將各自捕捉的昆蟲有選擇地帶到課堂,進行認真觀察、研究,看它們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從而達到認識昆蟲的教學目的。

實驗設計要聯系當地的自然條件。教師要全面了解當地的自然資源,做到心中有數,進行實驗設計方可如魚得水,運用自如。設計“植物的生長與環境”這類教學實驗時,要安排學生對當地的氣候資源、水土資源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分析,記好觀察日記,歸納總結出:植物適應在什么樣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發育,什么樣的植物適應什么樣的土壤種植等有關植物生長與環境的知識,并指導當地的農作物種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

教學的實踐過程也是教學方法的探索研究過程,好的實驗設計思想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義務教材內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師更進一步地探索研究。

科學不只是發生在實驗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種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們觀察世紀的一種方式。如果小學科學教育只重視知識傳授,而忽視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及科學方法的培養,那將會使受教育者在處理問題方面缺乏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很難有創新的意識。因此,我們應十分重視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引入最新科學信息,激發學生對現代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鼓勵他們關注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在教學中除書本科學知識外,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結合科學知識教學及時向他們講解各門類科技發展最新動態。

“好奇”是創新意識的潛能,是創新意識的萌芽。瓦特由水開時壺蓋掀動而成功地發明了蒸汽機;阿基米德洗澡時因身體感到水的浮力而發現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這些發明創造均與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意識有關?!昂闷妗笔菍W生的天性,他們的頭腦中有著許多新奇的想法和見解。因此,老師要多給學生介紹創新的榜樣,以啟發學生的好奇意識。同時,要放手讓學生實踐,解除學生對錯誤的恐懼心理,強調從錯誤中學習,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敢于幻想,大膽實驗。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發現和思考問題,了解科學創造的思維方法。要設法讓學生與有成就的創造者、發明家接觸,盡早路上科學研究、創新的道路。心理學理論認為:“創造過程是一個自我控制的自發的釋放過程,適宜創造力發展和表現的條件是要實現和保障學生的心理環境?!币虼?,我們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消極的聽眾,學生是主動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輸知識的容器。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另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自覺實踐,努力營造創新的教學氛圍。

(一)積極思考。我們認為創新的基礎是理解.在科學教學中最大的弊病是“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思考時,教師不要急于提供幫助,要有意給學生造成暫時失敗感和短時焦慮,使學生的心理處于不平衡狀態。這種不平衡狀態會促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激勵學生運用內在潛能去自主探索、自主解決。所以在科學實驗探索中有意設置一些小的失敗演示實驗,發動學生提出解決方法,得出在實驗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幾點,這樣做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得到更加發揮。

(二)學會“解難”。在教學中,當學生“解難”時,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對學生提出的觀點不要急于下結論,應主動接納學生的錯誤與失敗,幫助學生了解錯在哪里,讓學生在關心和支持的氛圍中,不斷獲得學習機會。同時,對敢于設想創新、標新立異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科學教學中要學生經常用因為所以讓學生自己對自然發表的觀點。根據已學過的和自己知道的科學知識來解釋科學中的一些現象。

(三)鼓勵“善問”。李政道教授對學生說過:“最重要的是要會提出問題,否則將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北娝苤?提問是課堂教學常用的環節,但它不是教師的“專利”。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只有挑戰性的新問題,以為創新作鋪墊。在科學課中學生提問時,教師要耐心傾聽,仔細分析,及時鼓勵,調動每位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猜你喜歡
實驗設計科學實驗
創新實驗設計 落實核心素養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實驗設計巧斷遺傳學(下)
最酷的太空實驗
科學拔牙
讓合作探究走進實驗課堂
動物激素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實驗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