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神賦》企慕主旨探微

2014-09-21 01:55許麗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4年3期
關鍵詞:建功立業洛神賦

摘 要:在魏晉美人賦中,曹植《洛神賦》是表現企慕情境最為典范的作品,集中體現了曹植對于人生尤其是政治理想的熱烈追求和這一切失落后的怨憤。賦中的洛神是曹植一切人生理想的幻影,詩人投入了全部熱情去追求她,然而人神之道殊異,他們的愛情必定要面對分離。追求洛神的失敗正是曹植人生理想破滅的象征。

關鍵詞:洛神賦 建功立業 理想破滅

在魏晉美人賦中,曹植《洛神賦》是表現企慕情境最為典范的作品,也是主旨頗為玄深的作品。賦中潛隱的象征體系與現實本事之間的迷離關系一直困擾著評論者。對于《洛神賦》的主旨,過去有“感甄說”“寄心君王說”“追求愛情說”“寄寓理想說”等解釋?!案姓缯f”源自于曹植對曹丕之妻甄氏傾慕的傳說;“寄心君王說”是指曹植向文帝曹丕表明忠君心跡;“追求愛情說”則代表了普遍的對男女情感的認識。筆者認為,前三說針對性強,因此各有偏頗,“寄寓理想說”卻有一個比較大的內涵。聯系曹植的政治經歷、稟性氣質及《洛神賦》的寫作時間,可理解為《洛神賦》集中體現了曹植對人生尤其是政治理想的熱烈追求和這一切失落后的怨憤,這其中包含著曹植曾經有過的建功立業的愿望、帝王的幻夢和遭受政治迫害的憤懣,以及因此而獲得的對個體生命的特殊體驗。

曹植天資聰穎,才華出眾,深受父親曹操的寵愛,“欲立之為嗣”,并“幾為太子者數矣”,同時讓當時的一流文士陪伴他讀書,教導他,想把他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帝王接班人。在曹植心里也許很小就做起了帝王之夢。在建安那個充滿理想、慷慨激昂的時代,曹植滿懷統一天下的壯志,渴望自己能南征北戰,建功立業,登上帝位。他青年時代在《白馬篇》中,用激昂的筆調塑造的一位驍勇善戰、熱血報國的少年俠士形象,莫不如說是他自身的寫照。他對于歷史上曾做過重要貢獻的有為君主表示了極大的敬仰,做詩熱情贊頌他們的功德。此時的曹子建熱情勃發,憧憬無限,將功名立于文章之上。他在《與楊徳祖書》中說:“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楊子云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薄德,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可見此時,他是無意于翰藻,執著于從政的。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始終貫穿于他的一生,直至其晚年仍向皇帝上書請求帶兵出征。

然而曹植的骨子里又帶有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天性,這勢必與他從政入仕的理想形成一個不太好調和的矛盾。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屢屢做出違背自己身份的事情,又有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引起曹操狐疑,漸漸失去了父親的信任,也失去了立嗣的機會。不僅如此,在后來二哥曹丕登上帝位以后,他還遭受到嚴酷的政治迫害,處于危急的政治險境中。他的雄心壯志立刻轉化為失意后的哀怨。黃初四年,曹植與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共朝京師,到洛陽,曹彰暴薨,有人傳說是為曹丕所害。曹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悲憤,寫下了《贈白馬王彪》和《洛神賦》兩篇作品?!顿洝吩姵劣舯瘧?,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抒寫死生之戚、離別之思。而《洛》賦則用浪漫主義手法在人神相戀的愛情悲劇中迂婉含蓄地吐露了自己的政治心聲。險惡的環境使他不得不將生存放在首位。在命途多舛、壯志難酬的苦悶中,作者竭力為自己營造一片美麗怡神、虛幻縹緲的仙境,在其中暫時忘卻苦悶以尋找一絲慰藉,幻想自己可以遠離現實的桎梏,追求精神上的超脫。

賦中的洛神是曹植一切政治乃至人生理想的幻影。她“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秋。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姿態嬌艷,品質高潔,處幽蘭芳香之中,居高山蒼翠之間,叫人觀之忘世,心馳神往。詩人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去追求洛神:“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以通辭。原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痹娙藢Υ衽母星槭侨绱说恼鎿磩尤?,據此可以推測,神女的形象與他無法實現的理想確有很多相通之處。洛神也有情有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他們的愛情似乎應該有個美好的結局,正如曹植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差點實現一般。

然而洛神終究飄乎難定,“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又有眾神擁衛,“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驊蚯辶?,或翔神渚?;虿擅髦?,或拾翠羽”,詩人雖然置身其中,與之一起神游,然而這一派熱鬧氣象背后隱藏的卻是淡淡的哀傷。詩人此時已感到了人神之道的殊異,他與洛神的愛情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分離的結局。于是詩人惆悵百結,“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并且懷著更強烈的思慕,久久不能離去:“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遡。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暑。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弊罱K,人神相戀轉向了人神永隔,一句“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深切地抒發了那種相愛卻永遠不可求,短暫相會后留下的永恒的留戀與思量。這種哀嘆多多少少帶有絕望的成分。在曹植后期,依附于他的楊修、丁氏兄弟相繼被殺害,唯一至親兄長曹彰暴斃身亡,自己又屢遭遷徙,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人生經歷與情感處于低谷和壓抑之中。在《洛神賦》中,作者的情感幾經曲折變化,從愛悅到自持再到惆悵,始終彌漫著哀傷的氣息,是長期以來飽受壓抑的生命本能與情感的自然宣泄。美麗圣潔的洛神顯然是詩人孜孜不倦熱烈追求的理想的化身,熱血報國也好,建功立業也好,帝王幻夢也好,包括愛情的失落,追求洛神的失敗也正是這些人生理想破滅的象征。賦中企慕的惆悵,阻隔的痛苦,追求的熱烈與失落,并現于對洛神的描摹中,貫穿于對洛神的整個追求過程。

可以說,在《洛神賦》中,曹植極其完美地運用“企慕”的象征手法將自己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的希冀與失落表現了出來。

參考文獻:

[1][晉]陳壽撰,[唐]裴松之注.三國志·陳思王傳[M].北京:中華書局. 1959.

[2][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 .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許麗 內蒙古呼和浩特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010070)

猜你喜歡
建功立業洛神賦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感洛靈
新常態下加強企業女工工作的若干思考與對策
油田企業工會組織先進性的重要意義
以生產經營任務為中心引導女工發揮“半邊天”作用
是誰又懂“茍活”——品讀舞劇《洛神賦》
趙孟頫《洛神賦》探究
讓提問為幼兒的語言表達“建功立業”
河北機場集團扎實開展建功立業勞動競賽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