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因美“尋靠山”恒天然

2014-09-22 10:46孔維琛
中國經濟信息 2014年18期
關鍵詞:貝因美乳企奶粉

孔維琛

恒天然開拓中國市場的愿景和貝因美借此實現轉型突圍的決心是促成此次交易的關鍵。

8月27日,貝因美宣布將引進恒天然作為第二大股東并將進行多方面的合作。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恒天然香港將向貝因美進行股權投資以購買至多20.45億股貝因美的普通股,占貝因美所有已發行股票的20%。據估算,恒天然和貝因美的股份收購交易規模將達到30億元左右。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恒天然開拓中國市場的愿景和貝因美借此實現轉型突圍的決心促成了此次交易。

貝因美謀轉型

在宣布與恒天然交易的三天前,貝因美發布2014年中報,截至2014年6月30日,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24.05億元,同比下降25.2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下降72.09%。而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貝因美的營業收入同比分別下降了4.92%和35.85%。在半年報中,貝因美將公司收入及利潤下滑歸結于奶粉行業的變革、去年同期的業績高峰以及公司在市場拓展方面投入的加大。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貝因美業績下滑的最直接原因在于政策環境的變化。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向包括貝因美在內的9家知名品牌奶粉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貝因美最終以下調10%左右主要品類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出廠價的方式作為妥協條件躲過處罰,但緊隨而來的就是第三季度凈利潤59%的環比下滑。

下調產品出廠價一方面是應對反壟斷調查的妥協手段,另一方面則是出于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8月底陸續發布的乳品企業的中期業績顯示,多家乳企中期業績出大幅下滑,業內人士認為,乳品企業上半年銷售收入下降主要為應對2014年上半年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公司在打折扣戰的同時,紛紛加大營銷和研發投入,導致總體利潤的下滑。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正在經歷價格和渠道體系的深刻變革,一方面,國外奶粉競爭沖擊加大;另一方面,電商的崛起導致傳統渠道嬰幼兒奶粉銷量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代購業的興起。據統計,2013年我國奶粉代購行業規模達到70億元左右,而奶粉行業的規模在600億元左右,海外代購占據超過10%的奶粉市場份額,品牌涉及明治、雅培、美贊臣、惠氏、雀巢、美素等近20種進口奶粉。奶粉代購一方面給傳統渠道的嬰幼兒奶粉造成沖擊,另一方面又蠶食國內奶粉市場。

然而,貝因美業績下滑的根本原因則在于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驅動的戰略調整。2014年5月,國家開始采取措施提高嬰幼兒乳粉行業的準入門檻,對外實行注冊制、對內發放新的生產許可證,一大批小型乳企被淘汰,奶粉行業即將形成新的市場格局,貝因美必須做出調整以回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在創始人謝宏淡出后,貝因美剛穩定的新領導層面臨著業績下滑的內部壓力,戰略調整勢在必行。業內人士認為,此前支撐貝因美高增速高毛利的外部環境在發生變化,貝因美很難再維持既有的模式。因此,轉型期業績下滑可以理解。

戰略的調整主要分對內和對外兩方面。對內,貝因美今年2月將公司名稱由原來的“浙江貝因美科工貿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剝離非食品業務。此后還將其食品業務的目標消費群體由原來的0-6歲,延伸至0-12歲,以保證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對外貝因美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此次付出20%股權的代價引入恒天然作為第二大股東即是貝因美國際化的重要步驟。董事長王振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中國乳業的消費數量來看,自產遠遠不夠,必須有全球化資源做強力補充,全球化是中國奶粉企業的必然路線。在8月27日發布合作消息的說明會上,王振泰也稱,貝因美將借力此戰略合作,在立足中國的同時,加快國際化戰略,積極打造全球性品牌,積累在全球市場的運營經驗,開展全球化的運營模式,推進全球產業布局,實現從奶源管理到生產技術的國際化。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澳大利亞共同組建一個合資實體,為恒天然集團和貝因美制造嬰幼兒配方奶粉、基粉等營養粉。此外,恒天然及貝因美將探討在中國共同投資建設牧場。在此基礎之上,雙方還將開展產品的總代理協議、未來的合作擴展、優先合作權、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供應鏈的發展、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合作。

恒天然的中國愿景

恒天然是早期進入中國的國外乳企之一,20世紀70年代,恒天然前身在中國設立了進口業務,90年代消費乳品安滿和安怡推向市場,2007年在中國建立首個牧場。雖然恒天然深耕中國多年,但是旗下進口產品安滿和安怡卻并沒有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相反,達能、雀巢等外資品牌后來居上,恒天然仍然只是以原料供給為主。

恒天然在中國的業務接連遭遇重大打擊。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作為漩渦中的三鹿集團第三大股東,恒天然損失慘重。2013年肉毒桿菌事件事后雖然被證明為烏龍事件,但達能最終選擇與恒天然決裂,恒天然再遭打擊。但這反而促使恒天然加快對中國的投資步伐。肉毒桿菌烏龍事件之后,恒天然表示,除恒天然原有的原料供應業務外,計劃2020前在華建成30家牧場,以填補中國國內乳企奶源缺口,同時還將還將加大消費品類業務的推廣,包括推出自有品牌的嬰幼兒奶粉等。恒天然不再滿足于只做原料供應商,開始著眼于在中國全產業鏈的整合。

7月11日,乳企雅培宣布,將與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聯手,在中國共同投資興建奶牛養殖基地,首家牧場2017年上半年可建成投產。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恒天然雅培鞏固并擴張中國市場地位之舉。8月27日,貝因美宣布引進恒天然作為第二大股東,同時恒天然承諾不謀取控股權。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巨大市場空間吸引了恒天然投入巨資,在主動看好中國市場之外,恒天然遭遇到的內部壓力也促使其加快在下游市場的布局。而貝因美作為一個高度專業化,有明顯渠道優勢并積極推進國際化的本土乳企,是推動恒天然在華產品的銷售的上佳選擇。恒天然借助貝因美的渠道,而貝因美可以借助恒天然牧場資源和養殖經驗,解決奶源問題,可謂雙贏。

貝因美恒天然引發的猜想

在國家有意推進乳企改革并提倡提高行業集中度的前提下,貝因美“聯姻”恒天然引發業內對并購重組的猜想。在5月份國家推行乳企對外注冊制、對內發放新的生產許可證以來,部分中小乳企就以主動放棄經營或者出售業務的方式進行應對,部分較大的乳企通過兼并中小乳企的方式擴大部分經營。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貝因美聯姻恒天然是國內乳企與國外乳企的合作,而這并非個案。在此前蒙牛引入丹麥乳企巨頭愛氏晨曦、蒙牛收購雅士利、伊利與美國最大乳企美國奶農達成戰略合作、輝山乳業引入荷蘭皇家菲仕蘭等,內外資乳企的合作早已展開。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貝因美引入恒天然,也是一種尋找“靠山”的合作,引發國內乳企是否要出售公司或者引入戰略投資的熱議。國內主流乳企基本處于巨頭伊利和蒙牛的陰影下,同時又被外資乳企蠶食市場,在新一輪的競爭中面臨者被邊緣化的困境,部分乳企已經主動將市場下沉到四五線城市,實屬無奈之舉。尋找“靠山”或許成為一些乳企長遠發展的選擇。

猜你喜歡
貝因美乳企奶粉
奶粉危機
妹妹的奶粉錢
你家奶粉只能沖著喝?這些媽媽們把奶粉做成了這個樣子!
乳企價格戰:牛奶重回一元時代,一邊缺奶一邊產能過剩
洋奶粉的罪與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