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配置及園林病蟲害防治

2014-09-24 05:42駢紅梅王芝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植物配置經濟發展病蟲害

駢紅梅 王芝勇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綠化事業也隨之加快了發展,植物的種類以及種植面積在不斷的擴大。但是,在種植的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因為病蟲害的侵襲,造成植物的生長發育不良、腐爛、畸形甚至死亡的情況,這不僅會造成植物質量的降低,還會失去植物本來的應有的欣賞價值和綠化效果,造成不可預計的經濟損失。因此,文章從植物的配置和對園林病蟲害的防治進行一個分析和探討,并對從中出現的問題對出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植物配置、病蟲害、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在園林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做好植物配置及園林病蟲害防治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工作。我們只有科學規劃、有效設計,秉承科學原則,遵循生態學原理,把握適地適樹原則,完善養護管理,方能全面提升園林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創建生態化、環保性環境,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1、園林植物有效配置

1.1選擇樹種應基于植被分布的特點規律,注重鄉土樹種的栽培同時設計人員不但應關注園林工程美學觀賞屬性,還應把握生態學理論以及物種多樣性特征,創建同天然植物種群類似,體現地方特點的人工植物系統。該類方式可有效的預防盲目應用外來品種,導致植物長期處于亞健康的長勢狀態,或不注重生態學理論,令植物不能良好生長,具備較差的抵抗性,結構類別單一,令生態系統失衡,最終導致較為嚴重且大范圍的病蟲害問題。

1.2園林植物的合理有效配置,應由設計環節入手在全面考量景觀效果的基礎上,注重植物配置選擇契合生態學原理,符合植物具體特點。應基于植物對各類有害生物自然調節控制,把握適地適樹的原則,創建可靠平衡的生態植物群落。應令園林工程規劃設計盡量契合或接近大自然,開創適合生長同時無法滋生病蟲害的生態環境。

1.3應依據生態學規律對植物進行配置,園林工程的設計人員在進行植物配置時,不僅要注重園林的美學觀賞功能,還應該符合自然生態學的原理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建設出與天然植物群落相似、富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植物群落。在這種植物群落中,園林害蟲及病原物成為園林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受自然天敵等因素的制約,不易爆發成災。

1.4植物配置應注重合理的把握相生相克的特征通過相生發揮促進生長功能,抵御或減少植物相克形成的抑制影響以及自毒作用。通過相互促進,可令植物共享天敵,進而有效地預防病蟲害問題。

2、園林病蟲害防治

2.1園林病蟲害防治應做好苗圃管理、植物檢驗。應由苗圃具體的衛生狀況開展,對于病殘體應快速的收集處理,進行深埋或使用化學藥劑。在生長季節應快速地去除患病樹枝,將病株合理地拔出,做好病土處理。另外,應嚴格把好苗木進出關,預防帶病種類進網銷售。配置專業技術員工,做好嚴格管理檢驗,預防病蟲害不良交叉感染。伴隨外地苗木花卉種類引進量的與日俱增,病蟲害伴隨混入。為此應做好植物檢驗,明確具體的病害檢疫對象。例如桑萎縮病、柑橘黃梢病害等。對于局部區域存在的危險病害應進行必要的封鎖,有效的將其消滅去除。

2.2栽培管理預防法。這是綜合防治中的一項基礎措施,根據病蟲害的發生、危害和發展對外界環境條件、寄主情況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響病蟲數量消長的主要生態因子,通過改善栽培、養護管理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來改變病蟲的適生條件,為園林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提高其抗病蟲能力,以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園林植物建設時選擇能抗病蟲害的植物為主。采用常綠落葉結合的方法將草坪、地被植物、喬灌木復層種植,通過科學地搭配樹種,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結構,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提高植物對病蟲危害的自我調控能力。樹干涂白有效地防止冬季樹木的凍害、日灼,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等。

2.3建立相關組織領導機構及防治檢測隊伍。加強對園林病蟲害的基礎研究及防治工作首先,我國城市園林部門要加強針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管理,確保園林植物的正常生長以及自身的抗病性,保證園林中植物的健康生長;其次,建立相關的管理體系,加強園林植物病蟲害檢測防治隊伍的建設,加強對園林病蟲害的及時管控及防治跟蹤;最后,加大針對園林病蟲害防治的投資,強化對病蟲害的基礎研究經費以及防治經費的投入,其效益要遠遠好于植物死亡之后的補救。

2.4園林種植需要持久長效的后期養護。應通過科學的施肥處理、有效的澆水養護、合理的松土除草處理,進行良好的修剪整形,進而確保植物生長具備合理的通風環境以及陽光條件。另外,應通過有效的修剪,將病蟲枝葉進行清除處理,確保綠地干凈衛生,去除病株殘體,降低侵染源頭。

2.5針對園林病蟲害加強檢疫,將其傳入與傳出控制在最小化,同時適當運用誘殺技術首先,隨著城市園林景觀的不斷完善和品種的不斷引進,外來病蟲害傳入的機會不斷增加。因此,在品種引種和移植過程中,要不斷加強檢疫,嚴防病蟲害的傳入或傳出,避免造成嚴重損失;其次,適當運用誘殺技術,不僅可以通過簡單技術的誘殺將蟲害集中殺死,還有投資少、效果高的優點,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和居民居住環境的安全。因此,誘殺技術已經逐步成為開展園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環保措施。

2.6對苗木的進出嚴格把關,嚴禁將帶有病蟲害的苗木進行銷售。配備苗圃里專門的與園林病蟲害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苗木進出時對其進行嚴格的檢驗,防治帶有病蟲害的苗木直接進入苗圃,造成病蟲害的交叉感染。同時,在苗木出圃時要進行嚴格的檢疫,禁止帶有病蟲害的苗木流入城市園林綠地。若確實急需的苗木檢疫出病蟲害后,也要經過處理病蟲害后方可進出苗圃。

2.7慎重選擇無公害農藥以及施藥技術。確保城市園林病蟲害的防治不要危及到市民的健康首先,針對園林病蟲害的防治要首選毒性低、有效果的農藥,生物農藥、仿生農藥以及植物殺蟲劑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毒性,以避免對市民的健康造成威脅;其次,針對目前使用的比較有針對性的施藥方式,如植株頸部施藥法、根部施藥技術、低量噴霧技術以及靜電噴霧技術等,可以起到用藥量少,高效殺蟲的功效。同時,對生活在城市園林周邊市民的健康危害能夠降到最低,從而使城市園林的綠化功能、景觀功能、空氣凈化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2.8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來防治有害生物。主要是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微生物治蟲、以蝸治蟲、以激素治蟲、以菌治病等方法來進行生物防治。

2.9要從苗圃的衛生狀況入手,減少病蟲害的侵染。其主要工作如下:在苗圃地中要對植物的病殘體進行及時的收集,并對其加以處理,用深埋的方式或者化學藥劑的方式進行處理。園林工程工藝藝操作過程中要避免重復浸染,如摘心、切花一定要防止工具和人對病害的傳帶。溫室中的有病土壤及有病盆缽在未處理前,不能對其繼續使用,在進行無土栽培的工作時,被污染的培養液要及時清除,不得繼續使用。應在進行深耕改土之后再栽植苗木,耕翻后經過暴曬、土壤消毒后,殺滅部分蟲害,建立一個園林植物的垃圾處理站。

結束語

隨著城市文明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城市生態系統及綠化園林覆蓋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綠化給人們帶來改善視覺、美化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等功能后,城市園林綠地的面積也隨之大量增多。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否有效與及時在城市綠化的全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對園林建設的經濟性、生態性及效益性也起著重要作用,逐漸成為人們不得不重視、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張萍,梁麗,徐琳琳.植物配置及園林病蟲害防治[J].農業與技術,2014,04:141.

[2]山西省介休市園林局杜獻文.植物配置與園林病蟲害防治[N].中國建設報,2013-11-05006.

猜你喜歡
植物配置經濟發展病蟲害
探析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藍主要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表
林業的病蟲害及生態防治研究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自然和生態理念在揚中市郊區城南公園建設中的應用實踐
論述適用性原則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