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拉式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研討

2014-09-24 05:42姜壽榮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建筑施工施工技術

姜壽榮

摘要:斜拉式懸挑腳手架由于安全系數高、搭設方便、節約施工空間等特點,近年來在民用住宅和辦公樓的建設中應用較多,現針對斜拉式懸挑腳手架在青島總部基地國際港一期工程中的應用進行施工技術論述,以期在今后的類似工程中得到推廣和改進。

關鍵詞:建筑施工 懸挑腳手架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 A

1、工程概況:

青島總部基地國際港一期工程位于青島市城陽區長城南路1號,西鄰長城南路,北鄰民航路,占地面積64119m2,總建筑面積17898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23926m2,共有24棟樓,樓層在6~9層之間。地下車庫整體相連互通共用。整個一期工程的主要用途為辦公用房。

2、 腳手架選型

為了給外線、園林綠化等分包商留出合理的趕工時間,主樓出地面后,按各棟號層高、構造、施工安排及樣板間設置等綜合考慮決定:部分樓座從二層頂板開始由落地式腳手架改為斜拉式懸挑腳手架,各棟號在施工到二層頂板時(個別樓座施工到三層頂板時)分別在各層樓板端部預埋Φ18的U型錨固螺栓,間距1.5m。按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表6.1.1-1,設步距為1.8m,立桿縱距為1.5m,橫距為1.0m,腳手架采用Φ48×3.0鋼管及6×19S+IWR鋼絲繩配合與主體結構拉接,確保架體的穩固和安全。懸挑鋼梁的備用安全儲備措施和腳手架卸載受力的拉結鋼絲繩采用鋼絲繩夾鎖扣,鋼絲繩夾的安裝方法如下圖:

3、搭設方案

因本工程地上結構棟號較多,但建筑形式基本相同,現以A戶型一次懸挑的搭設高度20m為代表進行說明,其它戶型的樓座可照此施工。

A戶型主體結構施工到二層頂板時(16#和20#樓施工到三層),在距樓板邊1.85m處預埋2根Φ18@150~200 的U型螺栓,具體尺寸和預埋做法詳見下圖:

U型螺栓和工字鋼每間隔1.5m預留一排(懸挑立桿的縱距)。主樓搭設懸挑架前,如有條件可先將其外圍搭設的落地式腳手架拆除。

3.1懸挑腳手架的設計:

主樓搭設懸挑架前,先在樓層上布置懸挑鋼梁,推薦使用雙軸對稱截面鋼梁且要求截面高度≥160mm。本工程經考證決定部分棟號首次懸挑的鋼梁優先選用18#工字鋼,二次懸挑的鋼梁采用16#工字鋼。鋼梁下加墊木板,與樓層預留的U型螺栓連接牢固,鋼梁間距1.5m。每道懸挑梁外端應采用Φ14鋼絲繩(轉角處用Φ20)與上一層建筑結構預埋的倒U型拉結吊環進行斜拉連接。連墻件采用2步3跨設置:有條件的采用腳手管抱柱拉結,沒條件的采用在樓板中預留鋼管或Φ25鋼筋的做法進行拉結。懸挑腳手架示意如下:

3.2懸挑腳手架搭設順序:

安裝懸挑鋼梁→逐根豎立桿同時安裝第一步大橫桿及掃地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安裝橫向斜支桿→安裝與結構的拉結桿→安設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連接鋼絲繩卸荷→接立桿→加設剪刀撐→鋪腳手板→安裝護身欄桿、掛阻燃密目網、水平安全網→上層循環。

3.3懸挑腳手架搭設方法:

搭設懸挑架前先在樓層上布置懸挑鋼梁,懸挑鋼梁下加墊木板,與樓層預留U型螺栓連接牢固,鋼梁間距1.5m,然后在鋼梁上架設立桿及起步橫桿≤200mm,懸挑架立桿縱距1.5m,橫距1.0m,搭設步距1.8m。每組剪刀撐需跨5根立桿,4根橫桿;高度<24m的懸挑架,獨立剪刀撐的間隔需<15m,但每組獨立剪刀撐需從下到上必須連續布置。每道懸挑梁外端應采用Φ14鋼絲繩與上一層建筑結構進行斜拉連接。連墻件采用2步3跨設置,有條件的采用腳手管剛性抱柱拉結,沒條件的采用在樓板中預留鋼管的做法。初始懸挑搭設腳手架時,間隔6跨需搭設一道拋撐,直至連墻桿件安設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主樓拐角處采用工字鋼焊接懸挑并加帶聯梁,作為拐角處架體立桿起步的基礎;頂板預留U型螺栓做錨固。A、B戶型懸挑架的內立桿距主樓外墻為550mm;C戶型為350~400mm。鋼梁固定采用Φ18光圓鋼U型錨固螺栓作箍固定。U型螺栓埋于頂板梁砼的下鐵中,并與下鐵鋼筋綁扎焊接牢固。每根鋼梁尾端需設2道,間距150~200mm。腳手架使用的材料高度較低時采用人工傳遞,高度較高時用塔吊將材料吊運至結構層后再人工傳遞。

腳手架底部安置在預先焊在工字鋼上部的Φ25鋼筋頭上,鋼筋頭長100mm,作業層滿鋪木腳手板,立桿底部設縱橫向掃地桿,剪刀撐跨5根立桿,4根橫桿。連墻件各層外圍框架柱處,均與柱子形成倆道雙節點拉結,沒有柱的地方,在梁上預埋鋼筋套環或打入膨脹螺栓,位置間距3跨4.5m,用14號鋼絲繩配合M20花籃螺栓連接。U型錨固螺栓和倒U型圓鋼拉環應預埋至砼梁、板底層鋼筋位置,且與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焊接或綁扎牢固。拐角處的懸挑工字鋼梁有對接的,應焊接牢固,帶聯梁的應與主梁采用焊接固定,共同作為拐角處立桿起步的基礎。

3.4不同型號工字鋼的使用安排:

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懸挑外架的鋼梁部分棟號及部位采用16#工字鋼,部分棟號及部位采用18#工字鋼,具體安排如下:

(1)C戶型8#、11#、21#及7#、9#、17#樓,從2層頂板開始懸挑,懸挑一次,懸挑搭設總高19.8m,外挑2.65m的鋼梁必須使用18#工字鋼。

(2)A戶型16#、20#樓,從3層頂板開始懸挑,懸挑一次,懸挑搭設總高20m使用18#工字鋼。

(3)A戶型6#、10#樓,從2層頂板開始懸挑,懸挑兩次:

第一次懸挑從2層頂板開始~7層頂板,懸挑搭設總高18m使用18#工字鋼。

第二次懸挑從7層頂板開始至頂, 懸挑搭設總高12.8m,外挑1.75m,可以使用16#工字鋼。

(4)C戶型18#、19#、22#、23#樓,從2層頂板開始懸挑,懸挑兩次:

第一次懸挑從2層頂板開始~6層頂板,懸挑搭設總高14m,外挑2.65m的鋼梁可以使用16#工字鋼。

第二次懸挑從6層頂板開始至頂,懸挑搭設總高12.8m,外挑2.65m的鋼梁可以使用16#工字鋼。

(5)各棟樓的拐角處(帶聯梁的部位)外挑主梁→必須使用18#工字鋼,加設的聯梁采用16#工字鋼。

(6)B戶型轉角處(帶聯梁的部位)必須使用18#工字鋼,其余部位使用16#工字鋼即可滿足安全需要。

3.5腳手架的構造要求:

(1)縱向水平大橫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長度需大于3跨。

(2)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允許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

2)使用木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

(3)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2)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不大于500mm,靠外立桿一端的外伸長度不大于150mm。

3)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

4)在腳手板對接平鋪處加設2根橫向水平桿,間距不大于300mm;

3.6腳手板的設置需符合下列規定:

作業面的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50mm。木腳手板應至少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鋪設時,采用搭接鋪設的,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采用對接鋪設的,對接平鋪處加設2根橫向水平桿,間距不大于300mm。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不小于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固定。

3.7連墻件的構造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連墻件在主節點附近時能有效阻止腳手架發生橫向彎曲失穩或傾覆,若遠離主節點設置連墻件,因立桿抗彎剛度較差,將會由于立桿產生的局部彎曲,減弱甚至起不到約束腳手架橫向變形的作用。若連墻件設置在立桿步距的1/2附近時,對腳手架穩定是極為不利的,施工中必須予以杜絕。第1步立柱所承受的軸向力最大,是保證腳手架穩定性的控制桿件,在該處必須想辦法設置連墻件,也就是增設一個支座,這是從構造上保證腳手架立桿局部穩定性的重要措施。

(2)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時,豎向間距3.6m,水平間距4.5m,連墻件用φ48×3.0的鋼管,其與腳手架的連接采用直角扣件,連墻件為抱柱拉結和預埋鋼腳手管拉結。鋼管與墻、柱交接處用多層板墊起。第一道連墻件從本層相對標高0.2m處開始設置,連墻件盡量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不大于300mm。連墻件中的連墻桿盡量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得采用上斜連接;跨中與主體拉結時,連墻件采用在頂板預埋300mm鋼管扣件連接,水平鋼管與預埋短鋼管扣接后與腳手架整體鎖緊。具體見下圖:

4安全防護

4.1安全平網的設置:

安全平網采用P-3.6×6m的安全平網,使用直徑9mm以上的麻繩、尼龍繩或其他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品種的材料編制網。外觀應平整,網眼尺寸不大于5cm,每張安全平網重量一般不宜超過15kg。水平設置時能承受不小于1.6kN的沖擊荷載。阻燃安全網必須具有阻燃性,其續燃、阻燃時間均不得大于4s。

4.2安全立網的設置:

立網采用L-1.8×6m的密目式安全網, 100cm2面積上不少于2000目。安全網必須具備監督部門批量驗證和工廠檢驗合格證。密目式安全網各邊緣部位的開眼環扣必須牢固可靠,環扣孔徑不低于8mm。不得有斷紗、破洞、變形及有礙使用的編織缺陷。

4.3安全外挑網的設置:

(1)懸挑腳手架在采用密目安全立網全封閉的基礎上,必須在其外側四周加設外挑式安全網,在離地高度10m處搭設第一道,并在每間隔≤20m處再搭設一道。外挑網寬應>3.6m,外挑水平角度應控制在20~30度之間。

(2)每道外挑式安全網均鋪設雙層,在底層平網上再加鋪一層密目式安全立網,網片之間應采取綁扎等形式有效連接。外挑式安全網外沿應采用鋼管固定雙層網網綱;內沿可與腳手架架體固定連接。外挑式安全網應設鋼管斜支撐桿,其間距應≤3m,支撐角度控制在45~60度,支撐桿件下端應支撐固定在腳手架上。

結束語

隨著建筑行業對施工安全問題的重視,腳手架的施工安全管理也在相應提高。在本工程中作者對腳手架的選型和搭建進行了優化,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寶貴經驗 ,以期在將來的工程中得到推廣和改進。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猜你喜歡
建筑施工施工技術
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機管理意識的運用
建筑施工管理創新研究
淺談建筑施工協調管理(2)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淺談建筑施工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