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現狀及解決思路

2014-09-24 05:42趙金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問題措施管理現狀

趙金海

摘要:作為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地下管線在城市功能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變得愈加復雜,其管理難度也在日益增大。因此,對于一個城市而言,采取有效措施對地下管線進行科學高效地管理,有利于城市市政建設,推進城市的現代化進程。本文剖析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并相對應的給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現狀;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經濟的發展推動城市的進步,城市市政的建設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就如同鋼筋水泥對于一個建筑的重要性;同時,地下管線對于城市市政的建設而言,就如同神經網絡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地下管線維系著城市中的水電供應以及通訊的正常聯通,然而,有些政府部門沒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體系,影響城市正?;A設施,從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因此,實現城市市政地下管線管理體系的科學化自動化意義重大。在管理中,只有通過有效的信息溝通,才能實現真正的協調。

一、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地下管線是一項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它是城市得以延續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順利進行的條件保證。

但多年來地下管線的管理工作一直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國地下管線建設時間較早,科學技術的落后導致對管線管理缺乏統一管理模式;地下管線管理部門各自為政,沒能起到信息資源共享,相互監督的作用;在對地下管線信息的保存中,一直采用紙張作為媒介的方式,由于地下管線種類繁多,紙張的重量已經高達幾十噸,占用了大量的空間;也浪費了大量的木材資源;管線在出現突發故障時,由于不能準確獲取管線的準確位置信息,導致政府部門不能突發事故及時應對,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甚至出現財產損壞,人身傷害等重大損失。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不合理逐漸成為了制約城市發展的因素。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地下管線管理

1、管理體制以及施工前后的管理

一直以來,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所屬的部門眾多,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體制,各部門都只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對地下管線進行管理,為了充分發揮城市地下管線的作用,政府應該成立城市管線綜合管理部門并制定相關的管理標準。剔除多個部門交叉管理的現狀。另外,對管線的施工管理也應該加大力度,施工前,管理者要對管線材料質量及施工單位嚴格把關,派遣專業人員合理安排各管線平面位置以及管線高程,充分考慮環境、地理及日后對管線維修因素。完成管線施工后,還應該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

2、對新增設管線進行合理規劃

在對已破損的舊管線進行維修和更替時,相關部門應該對新建管線進行合理規劃,管線的位置安排應該遵守“壓力管讓重力管、小管徑讓大管徑,支管讓干管”的原則。 管線間距控制也應當合理,要求管線之間的最小垂直凈距為0.15m ,一些管線如電力管溝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凈距為0.50m,但在實際工程操中難度較大。

一般認為管線間有間距就能施工,另外,由于雨、污管線由于因素而無法錯開,在實際工程施工時大大增加了難度,因此,要根據不同管線特點制定合理施工的規劃[1]。

三、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地下管線管理經驗

1、法律嚴格限制道路管線作業

在管線作業的占道掘路方面,英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得相當嚴格。首先,公共道路或地產必須向市政府申請,如果要掘路,一次長度不能超過 30 米。其次,政府同意后,必須查明施工方位內其他單位(主要包括電力公司、煤氣公司、電話公司等)管線的具體位置,防范施工破壞管線事故。不僅在施工過程中,而且在施工結束后 1 年內,任何因施工引起的問題,施工單位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最后,施工單位開挖道路埋設或維修地下管道,還不能干擾公共交通。因此,許多公司進行管道施工時,先要與公共汽車公司進行協商,盡量將施工時間避開交通高峰。如果公共汽車不得不繞道行駛,施工單位要負責提前貼出通知,用醒目的標志標明臨時站牌的位置,并盡一切努力將施工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此外,在施工地點周圍安放的各種交通警示標志也都由施工單位按規定設置 ;如果設置不清楚,引發交通問題,施工單位要負責解決和賠償。例如,因為施工導致居民無法在自己原有的車位上停車時,施工單位必須負責為居民尋找一個新的車位,否則該居民如果因沒車位而違章停車,施工單位得為其支付罰款。

2、環保理念貫穿于地下管線的

各個階段不論是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階段,還是地下管線的運行(維護與管理)階段,管線及其內部介質對環境的影響始終是英國規劃部門、市政管理部門的考慮重點之一。

例如,在雨水管理政策方面,英國構建了以可持續排放體系(SU D S)為核心的“多層次全過程控制”管理模式,該模式涉及的法律規章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規劃階段相關的規定、建設與維護管理相關的規定、可持續排放體系的監管規定。又如,政府高度重視運用環境保護立法手段,有效推進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工作,其涉及石油天然氣管道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管道建設前的環境準入管理,包括環境準入條件;二是管道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三是管道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環境管理;四是管道的安全退役[2]。

四、GIS技術在城市地下管道管理過程中運用

1、GIS技術的特點

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是地理信息系統在分析處理問題時兩個重要的衡量指標。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將兩者聯系起來共同管理。其中,空間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利用空間解析模型來分析空間數據,地理信息系統在解釋事件發生原因、根據現象預測結果、對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等中具有實用價值。把它運用到地下管線的管理中,解決了地下管線多年來存在的難管理、缺人管理等問題。

2、地下管線管理

GIS技術在解決管線圖紙數量大,浪費空間、木材資源的問題上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只需要幾張磁盤或者光盤就可以儲存全部路線信息。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對管線的信息進行檢索時,僅需要幾個簡單的命令或者按鈕就可以完成對某個區域,某種特征,甚至某一根管線信息查詢。與常規管理辦法中通過人工查找大量檔案的辦法相比,方便快捷,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人力資源利用率。

3、地下管線檔案

按照城市規劃管理的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城市地下管線管理部門要根據城市當前具有的技術以及經濟能力,采取經濟適用和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地下管線進行全面普查,掌握城市建成區和城市規劃區內的地下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信息并建立管線材料、位置、路線圖等數據的檔案庫,做好檔案庫動態管理。方便領導及決策部門查詢城市地下管線資源信息,這用人工的辦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的,GIS技術卻能精準,快捷地完成檔案建立。而且,完善的系統設置為檔案的準確建立提供了科學的保證。

4、地下管線突發事故

由于地下管線具有種類繁多、相互交錯、埋于地下的特點,因此,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往往涉及面廣,可能影響到市民,企業,政府部門等的管線正常運輸,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這時,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及時上報到市或者區應急指揮中心并且提供管線的準確位置、發生障礙原因,在進行合理分析后制定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極大地方便了應急指揮中心進行對障礙管道統一的應急指揮。把事故的傷害減到最小。為市民提供安全保證。還能及時恢復正常的管道運輸[3]。

結束語

對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者而言,在建設道路途中增設地下管線時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應該避免出現頻繁破路的現象,為管線正常運行創造必要的條件。當然,建設好城市地下管線只是城市發展的前提條件,更重要的是,隨著科學的進步,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式要有所轉變,對已經建立的管線利用現代管理技術進行科學化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劍.探究市政施工過程中的地下管線保護措施.科技向導,2013(22):68-69.

[2]曾新曉,伍德群.城鎮管線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當代建設. 2002(01) :188-189.

[3]陳偉新.法國城市建設與管理經驗和做法[J]. 國外城市規劃. 2002(01):64.

猜你喜歡
問題措施管理現狀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討
探討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善措施
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中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鄒議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電網調度運行管理應重視的幾個問題分析
企業降本增效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煤礦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
淺析我國城市土地資源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塑膠跑道中TDI的檢測方法及管理現狀
淺析我國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及其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