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加強環境監測采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014-09-24 05:42茅學鵬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茅學鵬

摘要: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環境監測的結果,因此,質量控制是環境檢測過程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而環境監測采樣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是環境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保證。本文將從采樣監測網點劃分、采樣時間及頻次確定、采樣方法選用、樣品儲運工作、設備及人員管理等方面來分析如何加強環境監測采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環境監測;采樣過程;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O213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環境監測的質量更加引人關注。在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中,監測采樣是進行后續環節的基礎工作,是監測質量的重要保證,而不準確的測定結果就不能對環境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反應,進而會對環境保護措施實施的有效性產生阻礙作用。因此,環境監測采樣是決定著整個環境監測過程是否準確的關鍵環節,對環境監測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開展環境監測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監測人員要提高認識,重視對環境監測中的采樣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增強環境管理能力。

1. 做好環境監測采樣的前期準備工作

要保證環境監測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能真實反映環境質量、污染情況,做好采樣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1.1制定采樣作業指導書

環境監測業務涉及的行業眾多,現場工作復雜多變,監測項目更是種類繁多,這就更要求現場監測及采樣規范化,不因為監測人員的變化而影響監測數據的可比性。因此,要對環境監測采樣的大類進行劃分,分門別類的制定出采樣的詳細作業指導書,提高現場采樣的規范性,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環境監測采樣的作業指導書應由經驗豐富的監測人員根據監測技術規范具體的監測項目和所使用的現場監測、采樣儀器來編寫,使作業指導書語言直觀簡練,增強可操作性。

1.2監測采樣方案的制定

在采樣作業開始前,要對整個監測項目進行了解,確定監測因子、監測頻率、監測點位的布設、采樣方法的選擇,采樣過程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等。通常每一個監測任務需要指定一名項目負責人,負責對將要進行監測的項目進行現場踏勘,了解生產工藝過程、生產設施的性能及污染治理設施的凈化原理、主要技術指標、污染物排放周期、周圍環境狀況等,然后根據踏勘情況制定詳細的監測方案。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要注意監測方法的選擇,要注意監測方法同評價標準之間的匹配關系,選擇正確的監測采樣方法,方法的檢出限應小于評價標準,否則可能出現檢出即超標,未檢出又不知道是否超標的情況。

1.3監測采樣器材的準備

包括現場監測采樣所需的儀器的選擇、采樣瓶、吸收液、濾膜的種類,數量,現場固定劑的準備等,根據監測項目的要求配備齊全,并保證儀器都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監測儀器的選擇要與實際工況相符,例如同樣是采集氣體樣品,有些情況需要帶加熱設備的恒溫采樣器,有些時候需要用恒流采樣器,有些情況下需用大功率的氣體采樣器,一定要選擇正確的監測采樣設備采集的樣品才能具有代表性。

2.加強環境監測采樣的質量控制

2.1 采樣、布點

監測點位的設置應根據監測對象、污染物性質和具體條件,采樣頻次、時間和方法應根據監測對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相關技術規范和規定執行。為了使得環境監測工作中采集的樣品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監測人員首先應對環境監測對象進行分析,研究特征污染物的空間、時間分布規律,并考慮氣候、水文、周邊等環境因素對監測點位的影響。在進行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應全面考慮城市布局進行布點工作,使得所選點位對整個城市的環境質量具有代表性。在進行污染源監測工作的時候,應通過綜合生產工藝、排放特征和排放規律等因素,并結合現場勘察后論證布點采樣的位置。在環境監測的頻次上,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應盡量在每年的同一季節和時間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條件改變所產生的影響,更確切地掌握所監測環境質量變化的趨勢。對于污染源的監測工作,應調查排污單位的工況和排污時間,從而確定監測時段和采樣頻次。

比如廢氣無組織監測時的監測點位布設,應根據氣象參數在上風向、下風向同時布點采樣。監測過程中,應根據風向、風速現場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靜風天氣時應在污染源四周同時布點采樣,這些情況需要現場監測及采樣人員熟悉相應的規范、掌握相應的原則;對于需監測污染物處理效率的廢水項目,應視入水水質比較穩定的和入水水質變化較大的分別制定不同的水質采集方案。

2.2完善采樣記錄及現場工況的記錄

準確、客觀的記錄監測當天有關參數和環境狀況及污染企業的工況對取得客觀公正準確的監測結果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現場工況直接影響監測結果,比如飲食業油煙監測中監測采樣人員需核實監測時實際開啟的灶頭數,噪聲監測中要注明監測時實際開啟的噪聲源等。如果監測時未捕捉到真實的生產工況易造成監測結果偏低,不能真實反映污染情況,現場采樣單及工況記錄中應詳細記錄采樣當天的氣象條件、工況負荷、凈化設施運行情況、采樣位置、采樣時間、所用儀器設備編號、并附上現場監測點位平面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用照片或影像記錄。監測當天現場人員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應真實記錄在工況單上,并需被監測方陪同人員簽字確認。

2.3環境監測采樣期間樣品的保存、交接

樣品采集后及貯運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應注意:樣品的保存條件,樣品在分析之前是否需要冷藏,是否需要添加固定劑;樣品的保存時限,樣品采集完成后盡快送到實驗室進行分析;做好保密工作,在樣品交接單上應清楚記錄樣品的類型、樣品外觀、采集的數量、分析的項目、應采用的分析方法、采用時間以及采樣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和需要分析人員在分析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樣品交接人員、交接時間等重要信息。

另外,每次采樣除進行樣品交接外,還應填寫一份完整的采樣記錄,其主要內容包括采樣點的描述,環境氣象條件記錄、采集方法、樣品狀態、樣品保存劑的名稱、用量、現場主要特征、特殊情況以及可能估計到影響監測結果的因素,盡可能地將不影響數據公正性的信息傳遞給實驗分析人員,便于分析人員確定預處理方法,取樣量以及選擇適當的分析方法。

3.加強對環境監測采樣儀器設備和人員的管理

3.1加強環境監測采樣儀器的管理

建立現場監測采樣儀器設備的臺賬管理,設置專門管理監測采樣儀器的設備管理員,做好設備檔案的動態管理,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用于監測采樣的儀器設備,應送至有資質的部門進行檢定或校準,并在合格有效期內使用,有校準因子的應使用校準因子進行校準,并將校準因子貼在儀器醒目位置上。對于使用頻率極高或極低的設備都應進行期間核查,并做好記錄。對于維修后的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重新經過有資質的部門的檢定或校準才能投入使用。

環境監測采樣儀器每次使用完應及時整理、維護,特別是監測高濃度的廢氣時,應在采樣結束后馬上用空氣清潔管道、氣路、傳感器,避免高濃度廢氣殘留影響傳感器靈敏度。采樣的過程中,采樣容器造成的誤差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定期對采樣容器檢查的制度,以消除采樣過程中的污染,污染源監測應配置專用容器,一般情況下不能與環境樣品的容器通用,水質采樣設備在采樣前應使用被測水潤洗采樣器皿和容器數次。

3.2加強對環境監測采樣人員的培訓

首先,環境監測采樣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通過系統的理論和技能考核,應初步具備現場監測及采樣的技能,能熟練操作相關儀器設備,但監測現場情況復雜多變,需要監測采樣人員加強對相關規范和方法的深入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以及解決監測中遇到問題的能力。對于新人,應由熟悉環境監測采樣的老同志結對帶教,做好傳、幫、帶,使新人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工作質量。

3.3設置監測采樣質量監督員進行質量監督

監測采樣往往工作時間跨度長、工作量大、監測條件惡劣,在工作中容易忽視一些細節性的環節,因此可以通過對每個監測任務安排質量監督員來保證采樣的質量。質量監督員應該選擇有豐富監測采樣經驗的技術骨干擔任,他們必須熟悉各項監測方法和程序,了解監測目的,知道如何評價結果?,F場監督員發現問題現場可以進行糾正的應立即糾正,當發現嚴重影響監測結果準確性的偏離存在時有權暫停監測工作,切實發揮質量監督員在過程監督中的作用,提高質量監督的有效性。

4.結束語

在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今天,環境監測已成為環境保護中一項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 只有認識到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加強環境監測過程的質量控制,才能確保監測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可比性、完整性,才能為環境保護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易,唐孝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明.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和對策.江西化工,2010

[3]劉素杰.試論環境監測中的全程質量控制[J].環境質量與監測,2009 ( 2)

[4]吳應堂.環境監測現場采樣中質量管理的實用方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2

猜你喜歡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土壤環境監測方法探討
分析3S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環境監測在環保驗收監測中的應用
嚴懲環境監測數據造假 誰簽字誰負責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