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橋梁施工控制誤區的分析及措施

2014-09-24 05:42劉全貴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橋梁誤區控制

劉全貴

【摘要】目前,橋梁工程在工程建設中已經占有很大比重,在橋梁施工中,隨著大型機械設備、先進的測量、檢測儀器的使用,施工工藝的不斷改進、提高,橋梁施工的控制越來越好,甚至趨于完美,但在一些施工過程控制中還存在一些誤區,本文就橋梁鉆孔樁的孔徑、泥漿控制,中部結構鋼筋保護層控制,預應力施工控制方面存在的誤區做了一些分析,提出了措施。

【關鍵詞】 橋梁;控制;誤區;分析;措施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我國公路、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工程建設逐步向山區、地形復雜地段延伸,受地形條件限制,橋隧比例逐步上升,有些山嶺工程的橋隧比例甚至達到90%以上,橋梁工程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比例越來越大,可以說每個山嶺項目都會有橋梁存在。目前,各方面對橋梁施工的控制越來越重視,有些地方規定了嚴格的控制標準,有些地方設置了控制“紅線”,有些標準和“紅線”對提高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有些也起了相反作用,本文就橋梁施工控制過程中的一些誤區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橋梁施工過程控制的誤區

(一)鉆孔樁

對大部分山嶺項目而言,鉆孔樁的設計有嵌巖要求,鉆孔樁的施工都選擇沖擊鉆成孔,沖擊鉆成孔施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存在以下兩個控制誤區:孔徑和泥漿

(1)孔徑

施工過程中一錐到底,部分地層擴孔較大,造成砼超量嚴重,成本失控。

(2)泥漿

對泥漿的質量對成樁質量的影響認識不夠,導致泥漿配比隨意,樁孔灌注前,對泥漿的質量檢測不嚴或不檢測,導致成樁后樁基檢測出現大量的Ⅱ類樁,甚至是事故樁。

(二)橋梁中部結構的鋼筋保護層

隨著大型機械設備、先進的測量、檢測儀器的使用,施工工藝的不斷改進、提高,橋梁中部結構施工過程中從平面位置、垂直度、強度、外觀質量等的控制越來越好,甚至趨于完美,但在鋼筋保護層的控制上比較差,大部分橋梁中部結構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合格率不超過50%,有些甚至是零。

鋼筋保護層作為鋼筋砼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結構物的使用壽命,雖然現場對鋼筋保護層的要求很高,有些省份的高速公路要求正負誤差不超過2mm,并且制定了嚴格的、幅度較大的獎懲措施,施工單位也在這方面挖空心思,花了一定的血本,但控制效果也不理想,合格率最終也沒超過50%。究其原因是因為設計時只對保護層做了要求,沒有針對保護層嚴格定位的相關設計,由于鋼筋籠自身剛度不夠,籠體制作、定位特別準確,但在砼澆筑過程中籠體的鋼筋局部變形,導致保護層偏移。因此,要從設計角度出發解決鋼筋的保護層,僅從施工角度控制是一個誤區。

(三)預應力施工

預應力在工程建設領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在預應力的張拉時間的確定上,有些地方設置了張拉時間紅線,有些地方用《標準化施工指南》將張拉時間統一設定為10天,有些甚至設置為14天,而且不分季節,不管溫度高低。張拉時間的選擇跟起拱度的需要有關,起拱度大小跟砼強度有關,強度的增長時間跟養護的環境條件(溫度、濕度等)有關,因此,張拉時間的選擇應該是通過相關試驗由砼自己說了算,而不是由“紅線”、“指南”說了算,人為設置紅線本身就是一個誤區。

二、對誤區的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鉆孔樁

1、孔徑控制

分析:

孔樁的深度幾十米,要穿越不同的地層,對同樣的錐徑而言,對不同地層形成的孔徑是不一樣的,如果整個鉆孔過程中使用同樣的錐徑,在一種地層中保證了設計樁徑,在同一個孔樁的其它地層中可能造成擴孔,造成砼超量,嚴重時超量可以達到20%以上。

控制措施:

如果要求現場備用不同直徑的多個錐也是不現實的,而且有可能成本會更高,我們的做法是:進場的錐徑比設計樁徑小10cm,進場后,根據2~3根樁找出各種地層的擴孔情況,根據不同的擴孔情況,現場采用焊接加大錐徑的辦法控制擴孔,加錐材料采用錳合金鋼或鋼軌。根據各種地層的擴孔情況,在錐邊加焊不同尺寸的錳合金鋼板以滿足孔徑的要求,同時盡量減少擴孔,以控制砼的超量。利用這種方法,福建×高速公路項目約200根樁,砼的平均超量控制在了5%以內,控制效果比較理想。

2、泥漿

分析:

泥漿的作用是護壁,隨清孔排出鉆渣,在樁孔鉆進過程中泥漿的濃度很大,在樁孔灌注前,通過反復清孔使泥漿濃度達到理想的灌樁要求,泥漿質量的好壞對成樁質量的好壞影響較大;泥漿過清,灌樁時因阻力不夠,砼下的過快,導致砼離析,造成粗骨料出現在樁周圍,細骨料在中間的情況,樁徑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直徑超過2米的樁很容易出現以上情況,成樁后檢測不是Ⅱ類樁就是事故樁;泥漿過濃,沉淀會很快,大量沉淀導致砼灌注時阻力加大,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堵管造成斷樁事故。

另外,如果鉆孔地層中含有特殊物質,也會對泥漿造成影響,對泥漿有特殊要求,如:在西漢高速公路×標段,在前2根樁灌注時均出現了斷樁事故,我們立即停工分析,最后發現,橋梁樁基范圍內的地質為卷云母石英片巖,由于云母的輕物質特性,清孔時,由于對泥漿的擾動,云母成片狀懸浮于泥漿中,無法將其清出,灌樁時,由于泥漿靜止,石英片巖小顆粒遇見片狀云母后附著在其表面,緩慢下沉,下沉過程中與下部的云母纏繞成團,越往下團越大,重量越大,下沉速度加快,經現場實測,在灌樁過程中,30min沉淀物的厚度可以達到2米以上,沉淀物厚度大,云母團纏繞在一起形成較大的云母球,其重量超過了灌樁時向上的推力,這是引起斷樁的主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經過反復試驗,最后發現,在泥漿中加0.3%~0.5%的水泥,以適當的增加泥漿的濃度,保證泥漿的穩定性,對云母團行程有效的托舉,減緩其下沉速度,經現場實測30min沉淀物的厚度可以控制在10cm以內,很好的解決了云母片巖的快速沉降問題,在以后的樁基施工中再也沒有發生斷樁事故

控制措施:

要充分認識對泥漿濃度、沉降厚度及其關系試驗檢測的重要性,在樁孔灌注前,經過反復檢測泥漿的濃度和沉降厚度及其關系,灌樁時做好灌注記錄,通過1~2根樁找出最佳的成樁泥漿濃度,灌注1~2根樁時,先檢測,合格后再灌樁,這樣會有效的避免事故樁和Ⅱ類樁,即使出現Ⅱ類樁也只有2根,不會出現大批的Ⅱ類樁,當地層地質發生變化時,重新進過試驗選擇泥漿,找出規律。

(二)橋梁中部結構鋼筋保護層

分析:

保護層作為鋼筋砼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結構物的使用壽命。保護層過小,水由砼滲入腐蝕鋼筋,部分結構物完工幾年后在砼面出現鋼筋的影子就是這種情況;鋼筋保護層過大,由于砼本身的特性,在使用過程中,受溫度、外部荷載的影響,在砼表面出現大量裂紋,雨水隨裂紋進入結構內部,天長日久,當裂紋延伸至鋼筋附近時,同樣造成鋼筋銹蝕,影響結構物的使用壽命。目前,各地對鋼筋保護層的要求都比較高,有些地方要求控制在±2mm,但對橋梁中部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合格率都比較低,究其原因不是施工單位做的不精細,對墊塊的投入不夠,而是鋼筋籠本身的剛度不足,拿高速公路雙柱墩來說,鋼筋籠每2米設置一道加強箍,內部再無其它支撐結構,鋼筋籠本身的剛度不夠,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吊裝、砼澆筑時的震動、漲力等因素導致鋼筋籠變形,造成鋼筋移位,保護層出現偏差。我們曾在福建省×高速公路上做過試驗,將鋼筋籠的加強箍縮小為1.5米,并在每個箍上設置“米”型支撐,施工過程中鋼筋籠基本無變形,鋼筋保護層基本合格,但這塊增加成本較多,拿直徑2米,高度30米的柱子來說,如此做增加成本約4000元,而該柱子的總產值只有8萬元左右,要增加成本的5%,施工單位無法承受。

控制措施:

在設計時,考慮施工因素,從鋼筋保護層的需要考慮鋼筋籠的剛度,在設計中增加鋼筋籠自身的剛度和保護層的定位設計,將這部分費用列入工程成本預算之中,或許可以很好的解決鋼筋保護層的問題。

(三)預應力施工

分析:

對梁體而言,預應力的雙控指標為張拉力和伸長值,張拉力要求達到設計值,伸長值達到相對應的計算長度。梁體的起拱度也是衡量張拉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預應力施工后,如果起拱度過大,會造成橋面鋪裝的厚度不足,影響橋面鋪裝的質量,如果起拱度過小,遠小于施工時預留的反拱度,造成橋面鋪裝過厚,增加中部結構的荷載,影響結構物的使用壽命,當橋面鋪裝的平均厚度超出設計值6cm后,從理論上講,橋梁中部結構是受不了的,只能通過局部調整坡度解決,局部調坡后又必然導致局部厚度不足。梁體的起拱度與張拉時梁體砼的強度密切相關,砼的強度過低,起拱度肯定大,砼的強度過高,起拱度肯定小,有時幾乎拉不起來。而砼強度的增長跟施工環境的溫度、濕度、養護方式密切相關的,溫度高、濕度適宜、養護到位,砼的強度增長就快,溫度低、濕度不理想、養護不到位,砼的強度增長就慢,可見決定多少天達到砼張拉強度的不是人為規定,而是施工的環境溫度、濕度和養護方式,如果不管這些條件,人為設置“紅線”,張拉后不是拱不起來,就是拱高了。而且如果人為規定的時間過長,梁體在臺座(預制)或支架(現澆)上占的時間太長,會導致施工效率低下,人員、設備閑置,大量增加施工成本,最要命的是前期規定的時間太長,影響了制梁速度,當后期發現工期不保的時候,有大量壓縮張拉時間,人為制造隱患,有些地方經常這樣干。

控制措施:

經過現場試驗,確定達到預計起拱度的最佳張拉砼強度范圍,再利用現場同等養護條件下的試件,通過試驗確定達到所需要的張拉強度的時間,以這個時間指導張拉,當施工環境發生變化后,重新通過試驗修訂張拉時間。

三、結束語

本文根據自己多年的施工實踐,對目前橋梁施工控制中幾個較突出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為今后同類工程的施工提供參考依據,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些想法可能有不妥之處,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馬文剛.連續剛構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 - 基于 ANSYS 二次開發[D].石家莊鐵道學院,2006.

[2]姚琳.基于施工控制的橋梁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

猜你喜歡
橋梁誤區控制
重慶橋梁發展史揭開新篇章
手拉手 共搭愛的橋梁
我想做一名橋梁工程師
圓錐曲線學習中的六種誤區
用提問搭建有效初中數學教學的橋梁
關于野生動物行為的5個誤區
解析幾何常見誤區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會計預算控制現狀及方法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測關鍵環節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