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縣水土保持現狀與對策的探討

2014-09-24 05:42徐銀花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現狀

徐銀花

摘要:水土保持是生產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做好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不僅關系到盤縣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富裕,農村的繁榮。而且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存和幸福,它是保護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偉大工程,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關鍵詞: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S157文獻標識碼:A

1. 盤縣水土流失現狀、成因及其危害

1.1盤縣水土流失現狀

據衛星遙感數據統計,全縣共有水土流失面積2384.46 km2,占地總面積的58.78%,其中輕度侵蝕面積550.47 km2,占地總面積的13.57%,占水土流失面積的23.09%;中度侵蝕面積1346.98 km2,占土地總面積的33.20%,占水土流失面積的56.49%;強度侵蝕面積401.27 km2,占土地總面積的9.89%,占水土流失面積的16.83%;極強度侵蝕面積85.74 km2,占土地總面積的2.12% 占水土流失面積的3.59%;年土壤侵蝕量為612.08萬噸,侵蝕模數為2566.97噸/ km2年。

1.2 水土流失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發生的潛在因素,是客觀條件;人為因素是使水土流失加劇發生的主要原因。

1.2.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降水、地形、植被、土壤、巖石以及風力、風速等。

(1) 地形和坡度

地形是土壤侵蝕發展的基礎。流域內長期受內、外營力作用,形成了高山、中山等多種地貌類型,地貌復雜、切割深、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是構成流域內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形基礎。

坡度對坡耕地水土流失影響十分明顯。在其它條件相似時,坡度就是土壤侵蝕的直接指標,隨著坡度增加,土層厚度,有機質積累相應減少。據數據調查表明,不同坡度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明顯不同,水土流失隨著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盤縣山高坡陡,土壤土質疏松,抗侵蝕能力低,水土流失嚴重。

(2)降雨和徑流

根據盤縣氣象站實測資料分析,盤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394.9mm,一般5月中下旬進入雨季,降水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總量的80%左右;11月~次年4月降水量僅占年降水總量的20%左右。暴雨集中,容易產生地表徑流,侵蝕表土。

(3)母巖和土壤

盤縣境內母巖以碳酸鹽巖為主,占土地面積的60%,且土層淺薄,潛在危險程度高,一經侵蝕,極易造成裸巖,難發恢復而形成不毛之地。另外,碳酸鹽巖以溶蝕作用為主,殘留物較少,一般堆積或夾雜于深溝巖隙內,堆積部份極易產生溝蝕。還有風化深厚的玄武巖類,由于地面起伏坡度大,多構成陡峻山嶺,在失去植被覆蓋的情況下,極易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

(4)植被

目前,盤縣森林覆蓋分布不均勻,森林覆蓋率低,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土壤失去植被,受雨水直接沖刷,最終形成嚴重的土壤侵蝕。

1.2.2人為因素

(1)嚴重破壞植被

農民群眾為解決糧食問題,不得不大量毀林開荒,由于缺乏組織和技術,多為順坡開荒,也沒有水保措施,墾殖率很高,造成大面積水土流失。群眾為解釜下之愁,不惜毀林取柴,致使森林植被大幅度下降。同時人口的增長,坡耕地的增加,肥料的短缺,農民群眾為提高土地肥力,只得在坡耕地附近的疏林草皮上采肥,進一步加劇了土壤侵蝕。

(2)陡坡開荒

落后的生產方式(耕作制度)和舊的習俗,重用輕養,也直接和間接地加劇了水土流失。該區域內少數民族歷來就有靠山吃飯的習慣,采用“一把刀,一把火,一把種”,“山不燒牛不壯”等刀耕炎種與廣種薄收的落后生產方式,大量林地被輪流墾殖為農用,燒死了大量的幼林,破壞了地表,使土壤日趨瘠薄,水土流失日益擴大與惡化。

(3)不合理的農業耕作

如順坡種植;輪作不合理,如雨季農作物已收割,農地裸露;粗放耕作,有機質減少,地力得不到提高,土壤結構不良,降低了土壤的抗沖抗蝕能力。

(4)挖煤采石筑路等不合理基本建設

盤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分布面廣。國家、集體、私營企業均有開采,點多分散,且開采條件差,缺乏水保措施,加之急功近利的短期化行為,大量廢土、石、渣隨意堆放。一遇暴雨,引發泥石沙,既破壞原始地貌,造成溝壑縱橫、草木難生,又使河流下游深受其害。樂民河、拖長江河段上游,由采煤,多次受到淤積和周圍農田受到淹沒。此外,由于筑路亂棄土,水土流失時有發生,這些不合理建設也十分容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3水土流失危害

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導致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惡化,生態平衡失調,水旱災害步繁,給國民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直接或間接地危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甚至造成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嚴重威脅,阻礙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實施。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3.1侵蝕土壤,降低土壤肥力

由于水土流失危害,使土層變薄,良田好土面積減少,低中產田增多,土壤肥力下降,良田好土變為沙石灘。水土流失破壞了土壤結構,降低了土壤有機質和有效礦質養料,肥力減退,作物產量低而不穩。

1.3.2泥沙淤積,河床抬高,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河道過水斷面減小,消弱了河道行洪能力,水利工程效益降低,每到暴雨季節,沿河兩岸良田好土常被淹沒。

1.3.3水源枯竭,人畜飲水困難

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劇,不少溝渠、井泉斷流干涸,特別是煤礦地區因采煤等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人畜飲水十分困難,冬春旱季,往往要到幾公里以外去挑水,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1.3.4危害交通、工礦

在水土流失地區,汛期常因水土流失等原因而使鐵路、公路阻塞,沖毀路基,運輸中斷,同時也影響礦區人民的生產生活。

2.盤縣水土保持工作情況

2.1以重點工程為龍頭,整體推進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

近年來,盤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工作,2003年,縣委七屆三次會議把建設“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列為盤縣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目標”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也得到國家、省、市等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幫助。結合盤縣實際,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因地制宜地把水土保持與生態措施、農耕措施、工程措施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狠抓植被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為溶巖地區水土流失營造天然屏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使日益惡化的農業生態環境初步得到遏制。

3.主要經驗

3.1重視基本農田建設,以修建梯田為主

石坎梯田是盤縣水土流失地區小流域治理的工程主體。因為只有通過修建基本農田,才能提高單產,保證總產不減或略有增長,為退耕還林還草及其他各業發展創造條件。特別是一些條件較好的地方,不但進一步提高基本農田的產量,還注意了基本農田的渠系工程建設,值得重視和提倡。

3.2提高土地生產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凡是經過連續治理的,土地利用結構趨于合理,土地利用率得以提高。既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更有利于吸引農民的投入治理。

3.3減少泥沙淤集,生態效益顯著

經過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強,避免石漠化面積繼續擴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土壤肥力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向良性轉化。

4.當前盤縣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4.1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嚴重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應該注意邊治理邊破壞現象嚴重,治理成果的管護工作值得重視。

4.2治理任務十分繁重艱巨

在未治理的面積中,有70%的坡耕地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坡耕地土層本來就薄,如不抓緊進行治理,保護好這些土壤,就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坡耕地的改造,除依靠群眾外,需要國家給予支持。

4.3各地、各流域之間發展不盡平衡

各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而且在同一鄉(鎮)的范圍內,各流域之間發展也不平衡,甚至相鄰的流域,治理情況差異也很大。因此加強檢查,注重交流,特別是縣內自我檢查和交流,促進共同進步,非常重要。

4.4措施配置不夠完善

部分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不夠合理,明顯影響了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整體性,降低了治理效益。

4.5一些措施質量不高

一些水土保持措施質量,確需要進一步提高。如不少石坎梯田,地埂未能沿等高線修筑,田面上下左右都不太平整;一些經果林多為老品種,而有經果林則根本未施肥、剪枝,長得像小老樹,都明顯的影響了水土保持的治理效果。

4.6認識不足,宣傳不夠

對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和水土保持的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顧當前不顧長遠,只顧局部不顧全局,甚至忽視這項工作。有些地方只喊重要,就是無人管,導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劇。

4.7治理投入不足

資金投入標準低,加之有部分資金為群眾投入勞折資,從而制約和影響盤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4.8缺乏水土保持科技人才

目前,水土保持戰線人才的流失同水土流失一樣嚴重,其原因;一是這項工作的條件辛苦,長年累月在山溝里,而是這項工作的社會地位低;三是勞保福利待遇和技術職稱等得不到解決。

4.9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未能同步現實

多年來,全縣在水土流失治理中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但由于在措施的配置中只注重了環境質量的改善,而對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同步協調有所忽視。群眾在水土流失治理過程中雖然得到一定的經濟收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還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影響了治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行業本身的經濟實力也沒有得到根本的壯大,未形成滾動發展的格局。盡管產業化發展給水土保持工作注入了一定的經濟活力,但目前產業化發展仍然依靠財政投入來維持。這種較低的產出投入比率,不利于水土保持事業的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設想有一定差距。

5.盤縣水土保持工作建議

從我縣近年來水土保持的情況來看,水土流失治理資金投入渠道單一,投資標準低,規模小,而治理難度大,任務重,投入與治理的矛盾十分突出,導致有些項目實施質量不高,治理措施不完善,項目效益不顯著。

5.1加強宣傳力度

水土保持與持續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保護水土資源,控制水土流失,即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滿足子孫后代對水土資源的需要,水土保持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重視保護水土資源,防止因水土流失而遭破壞。這種意識在全社會中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必須進行生動的、形式多樣的宣傳。

5.2各部門齊抓共管

主管部門應協調農、林、牧、扶貧等部門的投資向小流域內傾斜,并按統一的規劃設計和質量標準進行實施。各部門相互配合,各投其資,各記齊功,使各項治理措施正常發揮應有效益。

5.3改變國家投入單一性,形成投資機制的多元性

長期以來,水土保持都是依靠國家財政補助來驅動,由于國家財力有限,加上水土保持本身經濟效益較低且嚴重滯后,沒有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具有水土保持地域特色的治理開發體系和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局面,造成水土保持投入不足。因此,必須改變由國家單一投入形式、形成多層次、多渠道投入的新格局,鼓勵農村集體或個人參與水土流失治理。

5.4解決經濟效益的滯后性,追求近遠效益的兼容性

水土保持的最終目的就是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山區經濟,從這一意義上看,水土保持工作必須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之中,與當地群眾的脫貧致富融為一體,堅持“立足眼前,兼顧長遠,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智力開發原則,改變以往只注重生態效益、環境質量,而忽視經濟效益的局面,使水土流失治理與發展當地經濟同時進行,保證群眾在治理過程中盡快得到實惠,而且這種實惠必須具有持續性和高效性。這樣才能調動群眾治理水土流失的熱情,使治理成果得到鞏固、完善和提高,是水土保持成為群眾的一種自覺行為。

5.5不能修了梯田,又走廣種薄收的老路

注重梯田的經濟效益,增加投入,提高地力?,F在關鍵肥料不足,土壤肥力低,有機質含量不高,在化肥增加有困難的情況下,可通過綠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產值??傊?,不能修了梯田,在走廣種薄收的老路。同時還要重視梯田地坎的開發利用,有很大的潛力,要在梯田里產糧、提高梯田的經濟收入。

盤縣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盤縣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治理難度大,水土流失治理資金投入單一,投資標準低,規模小,而治理難度大,任務重,投入與治理的矛盾突出,導致有些項目實施質量不高,治理措施不完善,項目效益不顯著。生態環境建設以治理水土流失為基礎,已發展經濟為目的,宜良則良,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宜牧則牧,不拘一格。只有這樣,生態環境建設才能成為市場經濟中的一環;也只有這樣,生態環境建設才能成為市場經濟中的一環;也只有這樣,才能使盤縣的生態環境建設工作蒸蒸日上。

猜你喜歡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現狀
水土保持工程質量控制措施解析
試論水土保持方案落實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水土保持對防治水土流失的關鍵
吉林省土地整治規劃效益分析與評價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北方農田土壤有機農藥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綜述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