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水域生態系統空間與城市形態發展

2014-09-24 05:42呂棟徐朗韓旭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城市發展生態環境

呂棟 徐朗 韓旭

摘要:城市的水系生態環境制約和影響這古都西安千百年來的城市發展變遷,是城市生態環境系統中最重的一個環節。隨著城市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對于水域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改善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生態環境;水域空間;城市發展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 A

一、西安歷史的水環境變遷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渭河橫貫關中平原。西周初期,周文王在灃水西岸建立都城,取名“豐京”。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武王便又在灃水東岸建立了新的都城,取名“鎬京”由此西周形成了西周豐鎬二京隔水相望的城市布局模式。秦代早期,都城咸陽建設在了渭河北岸的階地之上,后秦都城的建設中心逐漸轉移到了渭河以南。秦始皇根據天空中星象的布局,設計了秦代城市的布局,“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漢長安城南依龍首原,選址較其他朝代地勢是最為平坦的。漢長安城在城市建設方面還有一個巨大的貢獻那就是昆明池水的開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城市水循環系統。這種由于豐富的八水自然水系,歷代王朝均選擇在此建都。

隋唐長安城,布局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八水五渠”所構成的都城壯麗的水系統景觀?!渡狭仲x》中曾記載:“終始浐灞,出入徑渭,灃,滈,潦(即澇)、潏,纖余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p>

八水與西安歷代都城位置關系

二、西安歷代水域空間總體架構與城市形態總體狀況特點

古代西安城市臨河建成之初時,因城市規模較小,水域空間構架對于城市形態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市的選址、二是城市的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如糧倉、交通設施碼頭等的建設。狹義上的城市形態,具體是指城市建設范圍內空間形態,所以水域空間構架對其影響并不明顯。漢代以來,無論西安都城的城址如何變化,西安的城市空間布局一直保持嚴謹的、相對封閉的布局模式,城市規模呈現方正的團塊狀形態??v觀古都西安幾千年的變遷,歷史上西安的城市形態包括城址的選擇和城市自身物質的空間建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總體來看,西安獨具特色的水域空間總體構架卻始終沒有本質明顯的變化。

三、西安古代水域空間總體構架與城市形態演變影響

歷史上西安地區的水域空間構架由盛變衰的演變過程是和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地理環境等因素密不可分的。而影響和制約歷代西安水域空間總體構架及城市形態的主要因素主要為社會文化、地理環境、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條件四個方面。

1.社會文化

從古至今,古都西安基本上是作為政治、軍事中心的作用出現,城市的設置和興衰、城市的選址和布局等方面,都要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2.地理環境

城市水系的功能對城市形態的形成和演變起到導向力的作用。在古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水系為西安城市的生產生活提供了穩定的水源,促成了西安歷代城市形態發展演變。通過分析西安水域總體構架對城市選址及城市空間格局布局的影響,能夠得出一個觀點就是城市形態發展變化受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3.生態環境

西安境內的多條河流發源于秦嶺山脈北麓或丘陵地區,秦嶺山脈的生態環境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西安城市河流的徑流量和河流水質。因為城市生態環境的改變從而影響了城市水域空間的變遷,從進一步的間接的影響到城市的發展建設,導致了城市形態的演變。

4.交通運輸條件

城市的河流水系具有供水、航運等保障城市生存發展的多樣性的功能。秦、漢兩代,咸陽都城和長安城先后成為渭水運輸關東槽糧的終點。隋唐時期,渭水依然是物資運輸的重要航道。同時,西漢、隋、唐三代在歷史上曾開鑿傍渭水而東的槽渠,因為單憑渭水河道是不能完全滿足運輸的需求的,必須要借助潛渠。西漢時期開鑿嘈渠,航運的線路節省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提極大的高了運輸效率。

四、改善西安水環境,恢復八水廊道生態功能

八水水系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對城市會起到改善城市氣候,消除噪聲、凈化水質、保持水土等多種功能和作用。西安市在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戰略定位上,非常重視西安八水水系生態功能的恢復,建立八水水系所在地區的生態帶,利用各條河流在城市中的走向,形成星狀的河流生態軸線,完善西安水系生態環境的建設,保持河流水系的功能廊道的暢通,最終育部哆形成最有利于消除污染的星狀城市景觀布局。同時加強城市中公園綠地中水系湖泊池沼的建設,完善城市的水系統。保護水系生態系統生物的多樣性。加強河流景觀與文化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相互結合,延續歷史文脈,建構城市生態走廊,塑造西安生態城市的新景象。

五、小結

城市形態的定義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中,在經濟因素、生態因素、地理環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技術因素、政治與政策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影響下的空間實體表現,城市形態自身的發展變化是遵循一定的規律。本文從動態發展和歷史演進的觀點出發,探討研究,在以西安古代水域空間與城市形態的演變為線索的基礎上,水域空間結構與城市形態變遷演變這二者的影響關系與關聯規律,對于西安八水的研究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如今對于西安這個歷史文化名城,應該重視恢復八水景觀系統,為城市生態系統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重塑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參考文獻

[1]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M],黃河水利出版社,2002

[2]王祥榮,((社生態建設論:中外城市生態建設比較分析》,[M],東南大學出版,2004

[3]海熱提.涂爾遜,《城市生態環境規劃:理論、方法與實踐》,[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4]朱士光,吳宏岐,《古都西安一,西安的歷史變遷與發展》,[M],西安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城市發展生態環境
試論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與城市發展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淺談機場凈空管理與城市發展
城市規劃的影響因素探究
城市規劃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
產權視角下的西寧特鋼企業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