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身邊的“大好人”

2014-10-08 12:20
黨建 2014年8期
關鍵詞:志愿志愿者社區

今年6月起,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推出“每月10 位優秀黨員志愿者”、“每季度10個優秀志愿服務黨組織”活動,本期刊登 第三批“10位優秀共產黨員志愿者”的感人故事。同時,黨建網、黨建微信 平臺、黨建雜志與北京交通臺合辦的“黨員小故事”也將聯動推廣。這一 期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以小傳的形式贊頌謳歌黨員志愿者,雅俗共賞。

趙淑伶:倡導文明立奇功

趙淑伶者,北京市人也。任社區黨委書記之職,首倡居民參與社區管理,一如既往,身體力行,與首都大事接軌,為社區百姓奉獻。整治秩序,于真情溝通彼此;維護穩定,以勸導構建和諧。終使環境改善,生機盎然;陋習漸少,風氣日新。贊曰:十五年未輟辛勤,長為典范;三千事皆為己任,不計虛名。

(作者:趙秀敏)

年過五旬的趙淑伶,現任北京市豐臺區永善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這位有著38年黨齡的巾幗女將,也是一名黨員志愿者。從2007年開始,她全力投入志愿服務當中,并率先在全國首創市民勸導隊,凝聚300多名勸導隊員,以“無私、無欲、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7年多時間攜手共筑一個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典型。

趙淑伶工作的社區,常住居民2158戶、6659人,還有流動人口1495人。2007年,這里一度出現違章停車、亂擺攤點、店外經營、非法燒烤等不良現象,造成交通堵塞,環境臟亂差,各種矛盾激化。

趙淑伶帶領社區黨委成員摸索解決問題的途徑,聯手城管、交通等執法部門,并決定成立由社區黨委和居委會牽頭的“社區環境秩序勸導隊”(市民勸導隊)。以黨員志愿者為骨干、樓門院長、居民代表與社區專職工作者組成的“勸導隊”上崗執勤,針對不文明行為依法耐心宣傳勸導,發揮居民自治作用,倡導文明風尚,共同維護美好家園。這種自我管理模式,為建設文明社區、和諧社區提供了寶貴經驗。

景鋼:剪紙藝術育新人

今年33歲的景鋼,山東萊蕪人,卻遠行新疆,成為數千名西部計劃留疆志愿者當中的一員。他于2005年入黨,同年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擅長剪紙藝術。

景鋼大學畢業后報名參加西部計劃服務新疆專項,在巴里坤縣奎蘇鎮青年文化中心干得有聲有色。巴里坤是哈薩克族自治縣,景鋼一有空就到少數民族兄弟家中,請教民俗,拉近感情。一次,景鋼聽說,一位哈薩克族媽媽古麗阿依佳含辛茹苦收養一個漢族孤兒,很是感人。于是,景鋼創作了12幅剪紙連環畫,發表在《哈密報》上,深情講述這個動人的故事。從此,景鋼開啟用剪紙作品反映新疆民族團結的藝術歷程。一年的服務期結束后,他已經深深愛上了這片熱土。2006年,他決定扎根新疆,考取哈密市第四中學“特崗”教師資格,成為一名中學美術老師。

景鋼擔任美術教師后,學校增設剪紙課。教什么,怎么教,景鋼開始了探索與實驗。后來,他嘗試教授“無稿剪紙”。顧名思義,“無稿剪紙”就是不用畫稿,教學生一個形象,直接在紙上剪出,體現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幾年時間,景鋼教授了6000多名學生,在哈密市掀起學習中國剪紙藝術的熱潮。

景鋼,山東萊蕪人氏。學修美術,藝擅剪紙。抱青春之熱情,馳援西部;愛腳下之熱土,志愿留疆。以“遠游千里,秉燭萬卷”銘之座右。業勤教職,春風催桃李枝茂;情鐘民俗,剪紙展維族風情。國之律條,民之善行,每以剪紙演繹之。由是寓教于樂,增學子之興趣;化難為易,廣牧民之見聞。贊曰:細雨無聲,而美學倡焉、文明化焉。

(作者:賈雪梅)

鐘渙?。荷庹沾貉?/p>

鐘君渙潯,天津河西人氏。少時參軍,后專業從教。數十年來,人退身不退,傾力于社區工作,鐘情于志愿服務。助少年戒網癮,幫差生補課業,更宣環保,資貧困,風雨無阻,名利不計。由是所建“愛心潤春芽”班,果如春雨潤遍社區,如蠟炬照亮他人。嗟乎,其心耿耿,其跡煌煌,合當擊節而歌,振筆而賦焉!

(作者:卜用可)

今年84歲的鐘渙潯,天津市首批高級物理教師,有過4年軍旅生涯,39年的教師經歷,擔任過中學校長之職,新中國十年華誕時加入黨組織。

鐘渙潯1992年退休后,來到天津市科技館進行志愿服務。他針對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的參觀者,編寫培訓教材。他所制作的“萬有引力定律展示”、“動勢能轉換”等科技儀器,引起廣泛關注。

他婉拒一些高薪聘請,立足自己居住的粵江里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從2004年開始,他將幾個家庭生活困難、帶有厭學情緒的孩子組織起來,開設義務補習班,免費為初中生、高中生補習。他要求學生幫助社區孤寡老人和殘疾人打掃室內衛生,在社區進行“撿臟護綠”義務勞動,讓青少年在補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全身心接受中華傳統美德的洗禮。

截至目前,鐘渙潯集中輔導學生272人,入戶輔導學生73人,總計3046課時,編寫46萬字的《義務輔導教材》。義務輔導班也從最初的物理學科,延伸到初中和高中的數學、英語、語文、化學、物理等課程。鐘煥潯的老同事,周邊學校的22位教師,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的8名大學生志愿者,紛紛加入義務輔導的行列。

袁賢光:永不下崗活雷鋒

袁賢光,湖南宜章人氏也。在職時,因其萬事以民為本,曾屢獲優秀之榮譽,尤兩次將分配于己之住房,主動讓與他人,其跡家喻戶曉、人皆景仰。退食至今廿余載,以耄耋之齡,志愿出任數十機關之行風義務監督員,何也?自言“信仰不能退,責任不能退,使命不能退,直到生命最后一天?!辟澰唬簛碜园傩?,扎根百姓,誠于事業,忠于黨旗。

(作者:文偉)

在湖南省宜章縣,今年81歲的袁賢光有很多稱謂,如“永不下崗的活雷鋒”、“義工1號”、“編外信訪局長”、“編外監察局長”等,這些都是老百姓對他的真誠贊譽。他在宜章當地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袁賢光1953年入黨,擔任過團縣委副書記,縣畜牧水產局、農業局和商業局副局長,1993年退休。袁賢光每天早晨依舊在7時50分準時出門,同時擔任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教育局、信訪局等幾十個單位的監督員。

為了群眾利益,再苦再難,他沒有畏縮過。他說:“黨和人民把監督權給我,我就得用好?!碑數剞r林水系統二級機構,有240多名退休員工,工資補貼難以保障,多次反映沒有結果。袁賢光歷盡艱辛,幫助他們解決了這個難題。長期超負荷運轉,使他患有心臟早搏、腰椎間盤突出、腦血管硬化、胃潰瘍等病癥,但他從未把健康狀況放在心上,他的心里只有老百姓的利益。

袁賢光年逾八旬,還悉心關照47名殘疾人、76名孤寡老人,并且籌措善款,幫助170多名困難學生完成學業。有統計,受過袁賢光幫助的人員多達1.3萬名。在其言傳身教帶動下,該縣的義工和志愿者已經增至3萬多人。在宜章當地,志愿者成為最榮耀的人生崗位。

王鳳彩:誠摯愛心暖他人

王鳳彩,北京人氏。退食之余,惟披瀝黨性,奉身公益。里巷有殘疾夫妻,家貧業窘,王氏每曲以濟之,又時以筆墨之具饋其子,終助其成材。有兵士染瘡疾,久不愈,其乃為之求高醫,覓良藥,送診金。細民小卒,豈因卑下而不顧?善行美事,豈以微小而不為?嘗言:“愛人即愛己,利人即利己?!薄对姟吩唬骸胺裁裼袉?,匍匐救之”,誠可為此婦銘之!

(作者:李曉嫻)

今年75歲的王鳳彩,1990年從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退休后,投身到社區各項公益事業中,1998年加入黨組織,個人累計捐款已超10萬元。

在西交民巷社區兵部洼胡同住著一對殘疾人夫婦,家庭困難,孩子上學,夫婦倆每天架著拐杖,在街巷修鞋維持生計。王鳳彩想方設法,四處找鞋修,送“生意”上門,一來二去,與夫婦倆成了朋友。得知孩子正學習英語,需要收錄機,王鳳彩立即把家里的送去,孩子用的練習本、參考書等用品,她全包了。孩子說:“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王奶奶的期望?!碑斈?,孩子就考上了宏志班,如今已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

讓王鳳彩牽掛的還有轄區部隊的戰士。戰士小杜得了紅斑狼瘡,王鳳彩聽說后四處尋醫問藥,最終找到一位老中醫給戰士看病,治療一段效果很好。然而,小杜家境困難,難以支付高額醫療費用,王鳳彩得知后立即拿出600元錢,化名“求實”寄給小杜,直到第六次寄出款項時,大家才知道“求實”就是王鳳彩。

劉興順:滿腔熱忱為群眾

劉公興順,貴陽人氏。數十載如一日,以公益為己任,呼吁民生;為閑事盡其勞,關注環境。義務送報,寒來暑往,風雨無阻;宣講德育,深入淺出,激情澎湃。及夫開設報欄,更新照明,綠化小區,修繕雨棚,俱克肩于一心,造福以里閭也。公親作筆記八十二冊,彰宣“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服務”之信念。其心純誠,其言質樸,其行高崇。古詩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斯者,庶幾無愧。

(作者:朱榮軍)

“要使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生活得更美好?!边@是年方20歲的劉興順寫在日記中的一句話。50多年來,他一直把這句話視為座右銘,1985年入黨后,人生的境界愈漸高遠。

2010年,劉興順所在的貴州貴陽市碧海社區,報刊投遞來得晚,多數居民第二天才可看到頭一天的報刊。為讓社區群眾及時看到報紙,劉興順作出承諾:“我來送報,保證讓大家當天看報?!泵刻烨宄?,這位“七旬送報工”就趕到郵局,抱回20公斤重的郵件,送至社區閱覽室,分門別類,報紙上架,雜志入柜。9時許,閱覽室開放,居民就能見到最新的報刊。四載光陰,風雨無阻,累計路程有5700多公里,報刊達20多噸重。

今年起,劉興順被聘為當地青少年道德使者(青少年思想道德義務志愿者),到各學校開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今年6月,由中央文明辦、民政部、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主辦的共產黨員志愿服務工作座談會在貴陽舉行,代表們親臨劉興順所在的社區,紛紛贊頌這位傾盡全力志愿服務社區的古稀老人。

田世軍:殫精竭慮為社區

田世軍,上海市人。以過知天命之年受命組建志愿者協會,日奔走于里巷,發動退休黨員,又深入陽光驛站,尋找企業中堅。以三年之力,集五千之眾,圓滿完成世博志愿服務。其后,更想群眾所想,拓展服務項目;急隊員所急,做好先鋒表率。使志愿服務更趨規范化、常態化,直至社區“精神末梢”。乃作頌曰:絢爛陡生,信是夕陽最美;光明大放,孰言蠟炬將殘。 (作者:周黎霞)

剛滿60歲的田世軍,現任上海浦東新區東明社區志愿者協會會長,1986年入黨。2007年,上海舉辦世博會,田世軍受命參與組建東明社區志愿者協會。

志愿者協會成立之初,他充分發掘和調動社區黨員、國企退休員工和熱心于志愿服務的人才力量,動員太極拳、木蘭拳、腰鼓隊等集體加盟,隊伍一天天壯大。由社區居民骨干組成的這支志愿者隊伍開進社區,走進世博會志愿服務行列。最初三年,志愿者就從600人增加到5000多人,各居民區都成立了分會。

近年來,他們繼續開拓創新志愿者服務事業。當時,徐浦中醫醫院和東方醫院南院相繼落戶社區,兩家醫院開業,看病人數猛增。志愿者協會和兩家醫院一拍即合,成立護醫志愿服務隊,報名人數多達百余名,經過培訓考核錄用60名。其中,黨員人數占了一半,均胸佩黨徽上崗。志愿服務隊實行微笑規勸,化解矛盾,盡力開展導醫、護醫活動,成為社區居民和諧就醫的守護神。

任士榮:悠揚琴聲助盲人

任士榮,江蘇揚州人氏也。年未及冠,入伍從藝,始習手風琴,遂與之結緣以伴,相待而成。若夫上戰場,下基層,發勵志之聲,演陶情之興,嘗屢獲殊榮也。及退休,然以己之長,扶盲助盲;應人所需,秉誠至誠。執手以教技能,撫心而協音符。嗟乎!予光明以失明者,酬欣愿于志愿乎。贊曰:除殘疾陰影,點燃自信之火花;擔社會重任,奏響時代之強音。

(作者:葉子彤)

年近八旬的任士榮,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位從14歲開始學習手風琴技藝的原空政文工團一級演奏員,藝術足跡遍及祖國各地和歐亞許多國家,德藝雙馨。

任士榮退休之后,決心將自己的一技之長回報社會。2005年,他偶遇一位盲人在公園演奏賣藝。從此,他和盲人結下了手風琴情緣,開始長達十年之久的扶盲助盲志愿服務事業。教盲人學琴練琴的過程中,有著很多感人的故事。盲人琴師陳國月就是在任士榮的幫助下一步步走出困境的。在任士榮的指導下,陳國月的基本功大大提高,比賽連連獲獎,收入增加很多,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任士榮還組織盲人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他認定,唱歌既能抒發內心的情感,也能展示很多盲人的演技才華。盲人群體用歌聲唱出他們的心愿,那就是對黨、對國家的感恩心情。如《盲人的心聲》歌曲寫道,“我雖是個失明的人,我也有一顆明亮的心,就在那霜天和雪地里,就在那暗夜的黎明前,祖國像親人一樣攙扶著我們,朝著那美好的明天前進……”還有《溫馨家園之歌》、《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等歌曲,都代表著廣大盲人朋友的心聲。

符建林:守護古碑六十載

符老建林,豫西洛寧人也。洛寧長水鄉有漢魏石碑,人言乃“洛出書處”之證?!昂映鰣D,洛出書”,斯《周易》之言,亦中華之源也。惜哉,碑數歷劫,風侵雨蝕,破損不堪,幸符老屢護之。其人少入黨,至湘桂剿匪,后返故里,傍碑而居。起石棚、立鐵欄,守碑六十余載。于今年逾八旬,日漸衰老,乃傳于子,戮力其志。贊曰:磐石之堅,以言其志;磐石之貞,以喻其德。 (作者:金銳)

河南洛寧縣長水鄉西長水村有兩塊石碑,一塊是漢魏古碑,上書僅存一個歷盡滄桑的“洛”字;一塊是清代古碑,上刻“洛出書處”四個遒勁大字,均為河洛文化與華夏文明的歷史見證。今年86歲、有著63年黨齡的村民符建林,在此義務守護兩塊古碑已有62年。

1952年,參加過湘西剿匪的符建林退役返鄉。村里劃分宅基地,兩塊古碑所在的院子劃給符建林家。當時,符建林就認定,石碑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如果有文物價值應該屬于國家,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有義務保護好國家的東西。就這樣,他開始義務守護兩塊石碑。上個世紀60年代,這兩塊石碑被文物專家鑒定為“洛出書處”古碑,有其歷史文化價值。符建林給兩塊石碑蓋起石棉瓦棚,四周建了圍墻,并用鐵欄桿圍了起來,精心呵護至今,多次讓兩塊石碑幸免于難。

如今,符建林垂垂老矣,力不從心了,年已六旬的兒子符少武欣然接班。從2010年起,符少武不再出門打工,子承父業保護石碑,傳承河洛文化。目前,當地政府已完成“洛出書處”古碑保護規劃,要以洛河為紐帶,打造華夏“洛出書處”文化旅游景區。符建林聞聽此訊,無限欣慰。

王東育:青春才華助危困

王東育者,閩石獅人也。年未而立,即熱心公益,請纓建志愿服務隊。十歷寒暑,不更其志,感召五萬余人,身教言傳,共襄善舉。嘗覓孤寡翁嫗卅余人,盡奉養扶助之勞,使有所依焉;又倡舉“春風行動”,幫扶貧困黨員,使有歡顏焉。汶川、雅安災,倡率捐募義款與物資,且獻愛心于白血病等諸多患者及眾低保戶,籌集善款數百萬元。累累善行,不勝枚舉?!盾髯印吩唬骸胺e善成德”,其此之謂歟?

(作者:康永恒)

從2004年報名參加海博會志愿服務,到如今成為“石獅青年志愿者”品牌的開拓者,35歲的福建青年王東育已經堅持十年,其志愿服務團隊從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5萬多人。去年,他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開展志愿者活動初期,王東育與30多位孤寡老人,結為幫扶對象。他還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春風行動”,結對幫扶30多位貧困黨員。每逢“七一”,他就組織黨員志愿者給貧困黨員送溫暖。老人們說,這個年輕人陪我度過了幸福的晚年。

汶川地震災害發生后,王東育多次捐款,并組織募捐活動,為災區籌集現金50多萬元,還有價值200多萬元的物資。10年來,為了救助地中海貧血癥、白血病、巨結腸癥等患者,以及幫扶低保戶等困難家庭,他累計籌集260多萬元救濟款。至今,王東育志愿服務時間已累計達到5000多小時。 (責任編輯:楊連元)

猜你喜歡
志愿志愿者社區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為北京冬奧會奉獻青春力量
志愿者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2015影像社區
“中華慈善優秀工作者(志愿者)獎(共152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