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時更新 教學相長

2014-10-08 19:15許茜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9期
關鍵詞:經驗交流課程教學青年教師

摘要:以“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為例,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廣泛收集相關信息,及時補充課程內容,吸取各類授課經驗,適當調整教學形式,探討青年教師如何過好教學關。

關鍵詞:青年教師;課程教學;經驗交流;土木工程概論

中圖分類號:G645?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9-0081-03

隨著高等院校人才引進力度的加大和學歷要求的提升,青年教師在高校教學隊伍中的比重不斷增加。青年教師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知識更新快,容易吸引學生。但其中大部分未受過系統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僅作為學習者體驗過大學學習,教學實踐經驗和專業領域實踐經驗較為缺乏。就此,筆者作為青年教師中的一員,結合自身經歷,談談青年教師自我提高的切身體會。

一、課程教學的準備與實施

“土木工程概論”是筆者作為專業教師,獨立講授的第一門課程。就“土木工程概論”而言,它是土木工程各門專業課程的入門課,是建立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基本知識的基礎課,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1],授課對象是大一新生。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大一學生從高中相對封閉、充實、學科單一的學習生活方式到大學相對自主、松散、多元的學習生活方式,專業定向是學生大學生活思想活動必須經歷的第一個環節。課前,前輩的一句忠告令筆者記憶猶新:概論課程好上也難上。說它“好上”是因為這類課程所需講解的專業內容相對淺顯易懂,但是你的講解是平淡枯燥還是有趣生動?能不能起到引導開化的作用?學生的即時反饋會給你很直接的答案。

1.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擴充動態講義。課前的認真準備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澳サ恫徽`砍柴工”,面對一門新課,除了必須熟悉課程教學大綱、明確教材內容這些基本要求,教師還應該盡可能多地涉獵各個出版社的優秀同類教材以及相關授課資料,研讀的過程仔細對比,取長補短,從而確定整體授課方向。當然,僅從教材出發的教學會略顯局限,由于學科間的交叉合作等因素,土建專業知識體系也在不斷發展更新。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概論課堂上能將最前沿的發展趨勢與最新的研究成果給學生作一個具有啟發性的簡要介紹。這樣做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在專業課正式學習前激發一些學習熱情,甚至能促使一些學生主動利用課余時間搜索其感興趣的相關信息資料,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獲取,將專業知識積累的過程由課上發展到課下,實現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也更新了教師自己的知識儲備。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課時少、內容多,致使教師在講課內容的選擇上必須挑重點,主要是給學生提供一個知識體系和框架,引導學生入門。概論第一講中就正面告訴學生工科專業培養目標是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即未來的工程師。要學生準確地認識科學、技術、工程的任務和它們間的區別,以及工程師的職責和應有的素質。而后,告訴學生一些獲取專業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讓學生在這個框架下不斷地自主補充相關知識細節。另外,加強課程網站建設和互聯網技術平臺的應用,將課上的互動溫度持續到課后。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甩開書本中定義和概念的刻板表達,用通俗平實的語言闡述基本理論,時刻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在既有的知識框架體系下,有意識有目的地補充,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開一個好頭。

2.不時融入關聯案例,活躍互動課堂。任何一門學科在從研究到實踐的過渡都會有所“誤差”?!巴聊竟こ獭睂I作為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專業更是存在此類問題。綜觀本三生源,他們可能在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等方面不如本一、本二統招生,但在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甚至創新能力方面,不比公辦高校本一、本二學生差。[2]

正因為如此,獨立學院的人才必須考慮專才與通才結合培養,既要有相對廣泛的知識面,使其在人才就業市場上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又要有相對突出的專業技能,使其在人才就業市場上保持一定的專業性。對于新生,從一開始的專業概論課就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去理論聯系實際。實際土建工程中涉及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經濟、政治、文化和歷史等也是影響和制約土木工程發展的因素,例如典型的,拆遷工程中遇到古文物遺址如何處理。所以,授課過程需要注意實際工程案例的融入,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作為一名工程師遇到問題,不僅僅要能用技術的眼光去分析,還應該對相關聯學科有所了解,能用更開闊的視野去看待、分析、解決問題。

靈活運用案例式教學方式,選擇一些當下著名的工程實例結合相關理論進行講解,例如,進行典型案例庫建設,有選擇地收集適當的工程設計案例、工程加固案例、防災減災案例等案例資料;進行影像資料建設,補充建筑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飛機場工程等影像資料,混凝土變形動化演示、火災逃生演示、預應力張拉法演示、磁懸浮列車演示、盾構機工作原理演示等[3]。極大程度地將課本上的文字理論圖片信息形象化、具體化、寫實化。此外,對于信息量大、內容復雜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內容的講述,在結合教學課件講述的同時,盡量配以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例如動化演示、專題影像短片、網絡鏈接等,將圖像、聲音、文字三者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也能很大程度強化學生的理性理解與感性認識[1]。

通過學習兄弟高校精品課程的經驗分享,嘗試在課堂上變化教學組織方式,如:情景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手段[3],具體做法例如:師生角色互換,選擇一些較容易理解的知識點,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嘗試上臺講課;在講授重點理論概念時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有針對性地組織課堂討論或辯論,針對爭議性問題進行課外研究;提倡團隊合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指定討論話題從網上、圖書館進行資料查閱。一系列課上課下的互動會使學生對相關話題所涉及的理論知識有一個相對深入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自主的科學思維活動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也會有所幫助。

3.適時調整考核形式,落實教學目的。作為一門考查課程,注重課程管理,充分肯定學生在全過程中的表現,將互動性更強的論文匯報評價加入了考核體系,即要求學生將自己所寫的科技小論文的主要內容,以演講的方式配合自制課件,向全班同學闡述,匯報完畢后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實時提問。這種考查形式既能從學生匯報的情況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理解程度,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教師發掘有專業潛力和表現力的學生,因材施教,有助于后期進一步培養。另外從某種程度上抵制了學生論文普遍出現的僅僅是“復制粘貼”現象(以至學生對自己所寫的文章缺乏理解和認識),切實落實了要求學生寫科技小論文的目的。

二、課程教學的思考與展望

概論類課程的改進思考。概論課程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可以不局限于是一門單調的專業課。授課過程在可控的情況下越是豐富多變效果越佳。筆者思考:課堂上,除了主講教師的單純講解之外,是不是可以請各課專業任課教師與學生提前見面,將今后四年涉及的學習內容提前給同學們做一個說明性且富有趣味性的講解?此外,還可以邀請校外資深教授、知名校友、工程專業人士走進課堂,通過講座的形式開闊學生的專業眼界、升華理論知識;或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由專業教師或工程人員帶隊,到工程一線,現場示教,使學生增強感官認識。土木類專業與大多數工科專業一樣,相較文科類的專業學習,大多數課程的教學比較單調枯燥。而作為概論課程由于其性質和教學目的特殊性,對學生具體專業知識理解程度未提出要求,因此,此類課程的教學可以嘗試各種開放、自由、生動的形式,有側重的課堂與非課堂講解、實例啟發,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了新鮮感與期待感。另外,鑒于大一新生正處于剛經歷高考進入大學,心態過于輕松目標體系無從確定的特殊時期,為了將課程教學目的落到實處,授課教師也可以多與其班主任交流,將平時了解到的學生專業思想和學風問題及時和主講教師通氣,以便在講課中能“對癥下藥”、“投其所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的專業意識,端正其專業認識,培養其專業感情。

此外,了解到概論課程在很多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經驗,同時考慮所教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的國外學習經歷,在課堂中篩選相對較簡單的工程案例,嘗試中英結合介紹講解,對于一些學習積極性高,求知欲強的學生起到了擴充學習和活躍課堂雙重效果。由于本學院的學習計劃中未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安排專業英語課,此項嘗試,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專業英語接觸和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符合當下國家逐步接軌國際的大背景。

三、青年教師的成長感悟

課程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是連接教與學活動的結合部。就專業教育而言,作為青年教師全面深入地掌握本專業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活動的這一基本前提已經具備,但是還必須主觀上有意識地培養教學興趣,“干一行愛一行”。青年教師應該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理解本專業的基本問題,對問題的由來、形成過程、解決方法都要有所了解,而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特別是專業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發展速度之快在很多情況下都要領先于教材乃至教學大綱修訂的速度。為避免教學內容的老化與落伍,就需要保持對學術前沿的敏感度,積極跟蹤最新學術動態,將最新學術成果及時合理地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去[4]。

另外,青年教師在經驗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克服心理壓力、增強授課時的自信、提升課堂中的氣場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勇于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活動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包括研究室的教學研討、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多媒體教學比賽等,充分準備,端正心態,在交流中豐富語言表達,在交流中發現自身不足,在交流中找出改進方法,在交流中提升自我認知。此外,青年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地旁聽優秀教師的授課,這是學習經驗的最好也是傳統的方式。當前,本校的“青藍工程”給青年教師的成長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傳、幫、帶”的優良作風,為青年教師的進步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除此之外,依托相關課程建設,從有利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角度出發,基于課程內容組建以老帶新的教學團隊,青年教師在團隊中應該虛心學習,多聽多看,多思多干,孜孜探究,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有一個盡可能大的提高與發展,過好教學關。

參考文獻:

[1]佘睿.土木工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探討[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2).

[2]吳金林.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5,(2)

[3]王清標,初明祥,胡永強,尹發利,張軍.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

[4]姜兆華,姚忠平,王志江,劉志剛,李文旭,吳曉宏.依托課程建設培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J].中國大學教學,2013,(1).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課程建設項目”(2011KC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許茜,助教,專業教師,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經驗交流課程教學青年教師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經驗交流 南寧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2013年全國關工委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摘登
更 正
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摘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