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應用

2014-10-11 16:24張銀環韋永全郝東東
學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研究與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工程造價

張銀環 韋永全 郝東東

摘要:通過對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傳統“2+1”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得出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在知識、環境及人員應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工程造價專業“2+0.5+0.5”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出培養模式改革實施技術路線;經驗證,該培養模式對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與完善起著推動作用,為實現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工程造價 人才培養模式 研究與應用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既是高職教育的基本問題,也是其改革的關鍵問題?!?+0.5+0.5”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培養人才職業能力為核心,高校與社會共同參與、合作培養人才的全過程,涉及確定培養目標與規格、制定教學計劃、設計課程體系、日常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環節。

一、問卷調研

整個調研問卷有效回收比例適中,渭南市、省外調研問卷回收率高,省內回收率偏低。社會各界對教育及人才培養都非常重視。同時被調研的人員中,工程造價從業人員以大專為主,占到43%,造價專業畢業生工作在工程咨詢服務單位、施工單位,主要是服務一線的技能崗位。

二、調研內容

(一)通用知識、專業基礎知識

按照國家對高職學院的基本要求進行展開,并根據院校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二)專業知識

通過對施工組織、土建造價、工程測量、安裝造價、工程識圖、合同管理、建筑結構、軟件應用等知識的調研可得,工程造價知識是企業迫切需求的,尤其是安裝工程造價的需求量高達84%,同時造價軟件應用知識需求量72%,說明企業特別注重人才的動手能力,同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施工知識和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知識,而工程測量知識的需求比例為39%,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又一條通路,建筑結構、施工組織則不突出。

(三)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滿意度調查

在“對目前高校培養的工程造價專業應屆畢業生是否滿意”的一項調查中,有效答復為61份。其中:認為滿意的占38%;認為基本滿意的占26%;認為不滿意的占37%。綜合可以得出,社會對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滿意度不高,僅為38%。有占37%的被調研者對畢業生不滿意,而占26%的認為基本滿意, 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實踐能力較差,不會做工程造價,甚至不能熟練識讀工程圖紙,沒有系統的造價知識。

三、存在問題

針對上面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一)教育理論、實踐知識存在的問題

多數學校沒有實訓教材,或者實訓教材的內容不能滿足工作需求。教師一味按照所選傳統的教材內容上課,其結果不能滿足基于工作過程所需的工作知識。

(二)教育實踐方面存在的問題

多數院校沒有專門的實訓教師,或者是實訓教師實踐及設施不足,不能有效指導學生實訓。學生沒有可利用的實訓條件。

四、改革思路

總體的改革思路:實施“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2年在校的理論學習,0.5年在校的集中實訓,0.5年在校外的頂崗實習,具體改革表現如下幾點。

(一)前2年的理論教學改革

理論教學內容選取及實施。課程內容的選取以工作任務選取專業知識;以國家職業標準規范課程內容;以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要求升華課程內容,編排以“工作過程”為順序,真正做到“理實一體”化教學。上課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講述為輔,突顯“授之以漁”的理論教學思想。

(二)0.5年在校集中實訓改革

實訓師資、內容及開展方式。成立實踐經驗強的實訓教師庫,鼓勵專職教師去企業鍛煉充實自己,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實訓。以學院基建項目為依托,利用基建圖紙作為實訓案例。實訓開展方式倡導:“將企業搬到課堂”,達到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三)0.5年校外頂崗實習改革

安排專職教師帶隊學生實習,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指導學生實訓,另一方面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

五、工程造價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效果

通過全院師生的努力,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2+0.5+0.5”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畢業生實踐能力大步提升并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同時,根據學院的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顯示:畢業生整體知識結構趨于合理,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絕大多數畢業生在專業技術、動手能力上比較強,同時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這說明我們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符合社會需求,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畢業生也普遍認為,學院工程造價的課程設置比較合理,所學專業知識有理論指導意義,能利用所學知識做好本職工作。

六、小結

各職業學院在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均有所側重,體現出各自的特色,我院也不例外,從理論課程、校內實訓、校外實習這三個環節進行全面改革,形成工程造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2+0.5+0.5”,從而培養出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造價人才。真正解決工程造價學生多,就業難的突出問題,強調學生實踐運用的重要性,力爭培養出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造價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秀維.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專業課程開發與實踐[C].專業建設,2013(7).

[2]徐理.工程造價專業2+1人才培養模式課題調研分析[J].高等地教育建筑教育,2008(12).

作者簡介:

張銀環(1984— )女,漢族,陜西咸陽人,助教(西安科技大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及工程技術經濟工作。

(責編 田彩霞)

猜你喜歡
研究與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工程造價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工程造價之旅
對工程造價進行審計的幾點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