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督脈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臨床觀察

2014-10-17 10:19王濤李佩芳浦芳孫培養吳杰王穎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4年3期
關鍵詞:督脈針刺腦卒中

王濤+李佩芳+浦芳+孫培養+吳杰+王穎

摘要:目的探討針刺督脈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療效。方法6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于入組時、3周末應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改良巴氏指數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定,治療組給予針刺督脈結合康復訓練,對照組僅給予康復訓練。結果入組時兩組患者BBS和MBI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BBS和MBI評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后組間比較,治療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針刺督脈結合康復訓練能顯著改善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

關鍵詞:腦卒中;針刺;督脈;平衡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3-0016-04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Balance Function for Stroke Patients by Acupuncture at

卒中后偏癱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功能障礙,而偏癱后患者平衡能力的喪失或減退表現尤為突出,患者的站姿,坐姿、軀干的控制能力均有損傷[1],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的改善預示著腦卒中患者良好的功能結局。本研究觀察針刺督脈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響,并與常規康復方法進行單盲平行對照,進一步探討2組療法對腦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標準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由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針灸醫院二病區出院的均符合下述病例選擇標準的6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1.1.1入選標準①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2],經頭顱CT和/或MRI檢查證實;②年齡大于30歲,小于75歲的針灸科及神經內科住院患者;③符合診斷標準,病程在1年以內者;④有平衡功能障礙者;⑤無重癥感染、腫瘤、臟器衰竭等重癥患者;⑥首次腦卒中患者;⑦自愿參加本研究項目者。

1.1.2排除標準① 并發心肌梗塞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重癥感染、嚴重的糖尿病、前庭功能或小腦功能障礙及骨科系統疾病等患者;②75歲以上,30歲以下,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③病程在1年以上者;④最近1月內參加過其他藥物臨床研究者;⑤其余原因導致的肢體嚴重損傷者、昏迷及不配合治療者。

病例的脫落與剔除:①因故未完成本方案所規定的療程及觀察周期,作為脫落病例;②中途不合作者;③違背試驗方案,中途用其它藥者;④病例選擇不符合納入標準,符合排除標準;⑤最終資料不全,無法判斷療效者。

將符合入選標準的6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列入針刺督脈研究程序,治療和隨訪時間3周,隨訪過程中無死亡、不配合及其它原因失訪的患者,完成一系列評估與治療。

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30~75歲;除1例患者為左利手外,其余均為右利手;病程均在1年以內;腦梗死42例,腦出血18例。治療組30例與和對照組30例,2組在性別、年齡、病因、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治療組 針刺督脈加康復治療。

2.1.1針刺治療督脈取穴:百會、風府、神庭、人中、腰陽關、命門、中樞、大椎。配穴:言語不利者,配廉泉、通里;吞咽困難者,配上廉泉、廉泉旁;面癱者,加地倉、頰車、下關;大小便失禁者,配中極、關元、次髎、秩邊。針刺法:常規消毒皮膚,以 28號 1.5寸、2寸、3寸毫針刺入對于中風早期軟癱患者行以瀉法為主,對中風恢復期患者行以平補平瀉為主,對中風后遺癥患者行以補法為主。得氣后留針 40 min,期間行針 1次。

2.1.2康復治療(1)定時進行體位變換和保持良好的肢體位置:①2 h翻身背拍。②預防可能出現的上肢屈肌痙攣模式和下肢伸肌痙攣模式,應采用對抗痙攣的體位,保持肢體關節于功能位;(2)患側肢體全方位按摩以及關節的被動活動防止關節攣縮:①按摩采用從遠端至近端或從近端至遠端,兩種手法交替進行。②采用PNF技術中的多肌群、多關節對角斜線活動,上肢主要注意掌指關節,下肢注意踝關節活動;(3)患側肢體的易化訓練:①應用Bobath技術的反射性抑制和控制關鍵點,抑制患側上肢的屈肌痙攣和下肢伸肌痙攣模式。②應用PNF療法的牽張、牽引、擠壓等技術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③應用Rood療法刺激傳人神經末梢所支配的區域誘導骨骼肌運動;(4)坐位平衡訓練:患者取坐位,用鏡子矯正坐姿,訓練從有依靠到無依靠坐位練習。左右交替抬臀練習等;(5)站位平衡訓練:先借助直立床或直立架體會站立的感覺,用鏡子矯正站立位姿勢,由有依托到無依托站立,逐步過渡到獨立站立,從雙腿負重到患腿支撐站立等;(6)步行訓練:當患者站立平衡達三級以及患側下肢能支撐身體重量的3/4時,可進行步行訓練。①平衡杠內訓練。②室內步行訓練。③活動平板上行走以及室外步行等;(7)日常生活能力(ADL)訓練:在整個康復訓練中有意識地訓練患側肢體完成各種日?;顒?。如用勺或筷吃飯、穿衣、穿鞋、操持家務等。治療每日1次,每次45 min,每周6次。

2.2對照組單純采用康復治療,療程、療效評定與治療組相同。

3療效評定標準

平衡功能的評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評定[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數量表(MBI),分別對兩組患者于入組時,治療3周末進行評定。

4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和兩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0.05。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處理。

5結果

5.12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平衡功能的變化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Berg平衡量表中評分變化的情況詳見表1。組內比較:治療組3周后平衡功能有明顯改善(P<0.05);對照組3周后平衡功能有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平衡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比較治療3周后,治療組平衡功能改善明顯(P<0.01)。

5.22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變化比較治療前、后治療組和對照組MBI評分的比較見表2。組內比較:治療組MBI評分3周末明顯高于入組時(P<0.05);對照組MBI評分3周末有明顯提高(P<0.05)。組間比較:2組患者MBI評分在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后治療組M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6討論

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素問· 骨空論》曰:“督脈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而腦卒中病位在腦,故與督脈密切相關。督脈亦為“陽脈之?!?,總督諸陽,能夠調節全身陽經氣血。督脈調暢、氣血運行通暢則陽氣得以宣發、精微得以布散、腦髓得以濡養,則神機靈透,肢體活動自如。因此采用針刺督脈諸穴方法治療腦卒中是有效的。

腦卒中后運動障礙主要病理機制是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導致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功能失去控制,其所支配肌肉或肌群間的相互制約作用也隨之喪失,從而引發運動功能障礙。腦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功能恢復的重要依據[4]??祻陀柧毮軌虼偈箟乃涝钪車哪z質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增殖,從而加速病灶的修復,提高正常組織的代償作用,從而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5],最大程度發揮腦組織的“可塑性”。本研究顯示(見表1、2),對照組組內(入組3周末與入組時)BBS和MBI評分前后比較中看出來(P<0.05),患者有明顯的功能改善,這與康復訓練能夠使患者改善功能、適應環境、獨立生活[6-7]的結果是一致的。

平衡功能是人類的一項基本運動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站立、行走、伸手及物等動作中都需要有效而完整的平衡能力作為保障。腦卒中患者的淺感覺、本體感覺、肌張力、肌肉運動控制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平衡能力下降,而其能否得到改善關系到運動功能恢復的程度。有研究發現,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程度與平衡功能的恢復呈正相關。Berg 平衡量表和改良巴氏指數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信度、效度已被國內外大量文獻報道,且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8-9],并且兩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本研究顯示(見表1、2),治療組組內BBS和MBI評分前后比較中看出來(P<0.05),患者有明顯的功能改善,且與對照組進行組間比較,改善更為明顯(P<0.01)。在進行規范的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刺督脈諸穴的方法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功能。

參考文獻:

[1]Ryerson S,Byl N N,Brown D A,et al.Altered trunk position sense and it s relation to balance functions in people post-stroke[J].J Neurol Phys Ther,2008,32(1):14-20.

[2]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Berg KO,Wood-Dauphinee S,Williams JT,et al.Measuring balance in the elderly: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J].Physiother Can,1989,41:304-311.

[4]Thickbroom GW,Byrnes ML,Archer SA,et al.Motor outcome after subcortical stroke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cortical reorganization[J].Clin Neurophysiol,2004,115(9):2144-2150.

[5]李玲,徐莉,晏培松,等.腦梗死大鼠訓練后腦的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及病理學改變[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0,22(6):339-342.

[6]Winstein CJ,Rose DK,Tan SM,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upper-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acute stroke:A pilot study of 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4):620-628.

[7]倪朝民,傅佳.急性腦卒中患者獨立步行能力的預測[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1999,21(4):196-198.

[8]甕長水,王軍,王剛,等.Berg 平衡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構想效度[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11):974-977.

[9]Mackintosh S F,Hill KD,Dodd KJ,et al.Balance score and a history of falls in hospital predict recurrent falls in the 6 months follow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J].Arch Ph Med Rehabil,2006,87(12):1583-1589.

5結果

5.12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平衡功能的變化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Berg平衡量表中評分變化的情況詳見表1。組內比較:治療組3周后平衡功能有明顯改善(P<0.05);對照組3周后平衡功能有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平衡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比較治療3周后,治療組平衡功能改善明顯(P<0.01)。

5.22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變化比較治療前、后治療組和對照組MBI評分的比較見表2。組內比較:治療組MBI評分3周末明顯高于入組時(P<0.05);對照組MBI評分3周末有明顯提高(P<0.05)。組間比較:2組患者MBI評分在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后治療組M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6討論

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素問· 骨空論》曰:“督脈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而腦卒中病位在腦,故與督脈密切相關。督脈亦為“陽脈之?!?,總督諸陽,能夠調節全身陽經氣血。督脈調暢、氣血運行通暢則陽氣得以宣發、精微得以布散、腦髓得以濡養,則神機靈透,肢體活動自如。因此采用針刺督脈諸穴方法治療腦卒中是有效的。

腦卒中后運動障礙主要病理機制是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導致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功能失去控制,其所支配肌肉或肌群間的相互制約作用也隨之喪失,從而引發運動功能障礙。腦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功能恢復的重要依據[4]??祻陀柧毮軌虼偈箟乃涝钪車哪z質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增殖,從而加速病灶的修復,提高正常組織的代償作用,從而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5],最大程度發揮腦組織的“可塑性”。本研究顯示(見表1、2),對照組組內(入組3周末與入組時)BBS和MBI評分前后比較中看出來(P<0.05),患者有明顯的功能改善,這與康復訓練能夠使患者改善功能、適應環境、獨立生活[6-7]的結果是一致的。

平衡功能是人類的一項基本運動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站立、行走、伸手及物等動作中都需要有效而完整的平衡能力作為保障。腦卒中患者的淺感覺、本體感覺、肌張力、肌肉運動控制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平衡能力下降,而其能否得到改善關系到運動功能恢復的程度。有研究發現,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程度與平衡功能的恢復呈正相關。Berg 平衡量表和改良巴氏指數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信度、效度已被國內外大量文獻報道,且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8-9],并且兩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本研究顯示(見表1、2),治療組組內BBS和MBI評分前后比較中看出來(P<0.05),患者有明顯的功能改善,且與對照組進行組間比較,改善更為明顯(P<0.01)。在進行規范的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刺督脈諸穴的方法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功能。

參考文獻:

[1]Ryerson S,Byl N N,Brown D A,et al.Altered trunk position sense and it s relation to balance functions in people post-stroke[J].J Neurol Phys Ther,2008,32(1):14-20.

[2]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Berg KO,Wood-Dauphinee S,Williams JT,et al.Measuring balance in the elderly: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J].Physiother Can,1989,41:304-311.

[4]Thickbroom GW,Byrnes ML,Archer SA,et al.Motor outcome after subcortical stroke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cortical reorganization[J].Clin Neurophysiol,2004,115(9):2144-2150.

[5]李玲,徐莉,晏培松,等.腦梗死大鼠訓練后腦的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及病理學改變[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0,22(6):339-342.

[6]Winstein CJ,Rose DK,Tan SM,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upper-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acute stroke:A pilot study of 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4):620-628.

[7]倪朝民,傅佳.急性腦卒中患者獨立步行能力的預測[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1999,21(4):196-198.

[8]甕長水,王軍,王剛,等.Berg 平衡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構想效度[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11):974-977.

[9]Mackintosh S F,Hill KD,Dodd KJ,et al.Balance score and a history of falls in hospital predict recurrent falls in the 6 months follow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J].Arch Ph Med Rehabil,2006,87(12):1583-1589.

5結果

5.12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平衡功能的變化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Berg平衡量表中評分變化的情況詳見表1。組內比較:治療組3周后平衡功能有明顯改善(P<0.05);對照組3周后平衡功能有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平衡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比較治療3周后,治療組平衡功能改善明顯(P<0.01)。

5.22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變化比較治療前、后治療組和對照組MBI評分的比較見表2。組內比較:治療組MBI評分3周末明顯高于入組時(P<0.05);對照組MBI評分3周末有明顯提高(P<0.05)。組間比較:2組患者MBI評分在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后治療組M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6討論

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素問· 骨空論》曰:“督脈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而腦卒中病位在腦,故與督脈密切相關。督脈亦為“陽脈之?!?,總督諸陽,能夠調節全身陽經氣血。督脈調暢、氣血運行通暢則陽氣得以宣發、精微得以布散、腦髓得以濡養,則神機靈透,肢體活動自如。因此采用針刺督脈諸穴方法治療腦卒中是有效的。

腦卒中后運動障礙主要病理機制是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導致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功能失去控制,其所支配肌肉或肌群間的相互制約作用也隨之喪失,從而引發運動功能障礙。腦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功能恢復的重要依據[4]??祻陀柧毮軌虼偈箟乃涝钪車哪z質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增殖,從而加速病灶的修復,提高正常組織的代償作用,從而促進運動功能的恢復[5],最大程度發揮腦組織的“可塑性”。本研究顯示(見表1、2),對照組組內(入組3周末與入組時)BBS和MBI評分前后比較中看出來(P<0.05),患者有明顯的功能改善,這與康復訓練能夠使患者改善功能、適應環境、獨立生活[6-7]的結果是一致的。

平衡功能是人類的一項基本運動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站立、行走、伸手及物等動作中都需要有效而完整的平衡能力作為保障。腦卒中患者的淺感覺、本體感覺、肌張力、肌肉運動控制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平衡能力下降,而其能否得到改善關系到運動功能恢復的程度。有研究發現,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程度與平衡功能的恢復呈正相關。Berg 平衡量表和改良巴氏指數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信度、效度已被國內外大量文獻報道,且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8-9],并且兩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本研究顯示(見表1、2),治療組組內BBS和MBI評分前后比較中看出來(P<0.05),患者有明顯的功能改善,且與對照組進行組間比較,改善更為明顯(P<0.01)。在進行規范的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刺督脈諸穴的方法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功能。

參考文獻:

[1]Ryerson S,Byl N N,Brown D A,et al.Altered trunk position sense and it s relation to balance functions in people post-stroke[J].J Neurol Phys Ther,2008,32(1):14-20.

[2]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Berg KO,Wood-Dauphinee S,Williams JT,et al.Measuring balance in the elderly: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J].Physiother Can,1989,41:304-311.

[4]Thickbroom GW,Byrnes ML,Archer SA,et al.Motor outcome after subcortical stroke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cortical reorganization[J].Clin Neurophysiol,2004,115(9):2144-2150.

[5]李玲,徐莉,晏培松,等.腦梗死大鼠訓練后腦的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及病理學改變[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0,22(6):339-342.

[6]Winstein CJ,Rose DK,Tan SM,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upper-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acute stroke:A pilot study of 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4,85(4):620-628.

[7]倪朝民,傅佳.急性腦卒中患者獨立步行能力的預測[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1999,21(4):196-198.

[8]甕長水,王軍,王剛,等.Berg 平衡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構想效度[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11):974-977.

[9]Mackintosh S F,Hill KD,Dodd KJ,et al.Balance score and a history of falls in hospital predict recurrent falls in the 6 months follow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J].Arch Ph Med Rehabil,2006,87(12):1583-1589.

猜你喜歡
督脈針刺腦卒中
清明的雨
單純針刺與針刺配合半夏白術天麻湯的治療對比
從督脈論治失眠的思路與實踐
最方便的健身
通督溫經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
督脈循行考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