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財稅制度建設與城鄉收入差距

2014-10-21 14:54朱慶
中國集體經濟·下 2014年9期
關鍵詞:財稅差距分配

朱慶

摘要:城鄉收入差距過大,是我國目前需要解決的經濟問題,造成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的原因很多,國家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去平衡這項差距。經過研究發現,建立財稅制度的相關政策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文章主要論述了財稅制度不完善導致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強財稅制度,縮小城鄉收入的差距。筆者希望通過這項制度的建立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關鍵詞:財稅制度;城鄉收入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政策,對農民的各項支持力度大大增加,使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改善,農村居民的收入的增長速度開始超過城鎮的居民,但是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的程度并不大,還需要政府不斷支持、國家不斷地改進財稅制度才能使差距得到更大的改善。城鄉收入的差距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就會影響國家的收入分配,而且還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為了調節國家收入的分配情況,首先要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小,說明國家的制度越來越完善,而且也會使社會發展得更快,社會的公平性更加明顯,人民更加安居樂業,國家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一、城鄉收入差距與財稅制度之間的關系

(一)政府獲取收入的體制不夠完善,使得城鄉收入差距越來越大

政府向農民征收農業稅,使農民的負擔與壓力過大,從而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由于國家對農民的支持,廢除了農業稅的征收,但是農民從事農業活動中還需要承擔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而且農村依然存在亂收費的情況,說明國家的政策并沒有在農村中得到有效落實。一方面,農民在從事勞動生產時需要很多資源,但是這些資源的加工卻在逐年增長,使得很多農產品的成本大大增加了,不利于農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農民在城市打工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歧視,農民打工的收入并不高,使得城鎮與農村的居民的勞動力受到了人為的分隔,這樣使得農村勞動力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農民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使得農村居民的收入受到了極大的打壓,不論是從事農業生產還是在城市打工的收入都無法得到提升,降低了農民的勞動所得,從而使得農民的收入沒有得到改善。提高農民的收入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向農民征地,低價征收卻高價倒賣,使得農民從土地中得到的效益被大大壓縮了,等于占取了農民的利益,農民的土地越來越少,收入卻越來越低。政府征收的土地有的被利用建設成商品房,政府中的有些人利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這種情況卻使得收入分配越來越不均勻。

(二)政府分配不公平,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

有的政府部門極大地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雖然我國實行公有制經濟制度,但是很多制度中的權利卻被弱化了,公共的收益并沒有得到公平的分配。很多制度甚至歧視農民的勞動力,占用農民的土地或者自然資源,但是卻壓低了農民的收益,很多打工的農民工也受到了歧視,無法享受應有的權益與制度,勞動所得的報酬也沒有得到公平的分配,甚至雖然是同一份工作,同樣的勞動力,城鎮居民得到的報酬卻高于農民工,沒有體現出我國按勞分配的制度,更沒有體現公平性。政府對待農民工采用的是另一套用工制度,在應聘面試的過程中,農民工的工作機會遠低于城鎮的居民,或者即使得到了工作,收入卻低于城鎮居民。雖然農民工的勞動力資源很大,但是其收益卻很小,很多銀行由于受到政府的主導將利率下調,農民的收入沒有得到有效的增長,與城鎮的居民的差距越來越大。

(三)稅收制度不完善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

稅收制度不完善是導致農民收入低于城鎮的重要原因,很多稅收部門、城鎮政府集中了過多的收入,農村鄉縣政府的收入受到了限制,農村鄉縣的收入不高,使得縣鄉政府無法滿足農民對資源的需求,農民的收入無法得到提高,而且鄉縣政府的收入過低,其不得不向農民征稅收費,這樣也使農民的收入越來越低。稅收政策不夠健全,也會拉大城鄉的收入差距,尤其是當前對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向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或者進城打工的農民征稅個人所得稅,這使得本來收入就不高的農民雪上加霜,而對于城鎮居民,在征收消費稅的時候,卻沒有征收高檔娛樂消費以及奢侈品消費稅,沒有對城鄉之間的稅收進行調整,而且對存量財產的征稅力度不大,使得財富沒有得到公平的分配。很多稅收政策對大中型企業的征稅不多,而對小型企業的征稅過大,使很多農村中的小型企業無法更好地發展與提高效益,農民的收入也不能得到提高。當前的財稅制度約束強度不大,制度管理存在漏洞,高收入的人交稅的金額反而比低收入的人低,存在很大的偷稅漏稅問題,不但國家的經濟受到了損失,而且收入的分配也不公平,使得城鎮中富有的人越來越富,而農村中本身收入不高的人收入更低。財稅制度的不完善拉大了城鄉收入的差距。

二、加強財稅制度建設,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一)賦權于農民,加強財稅制度運行大環境建設

收入首先是一項權利,每個人通過辛勤工作獲得收入的過程即是其實現權利的過程?,F實中,包括廣大農民在內的許多勞動者之所以不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其根源就在于權利的缺失。因此,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首先要合理界定國家和公民的財產權,進而向農民賦權。只有保障好包括農民在內的廣大公民的合法財產權利,政府開展財稅活動才具備了邏輯前提和物質基礎,政府的財稅活動才會符合公共財政的基本要求,進而政府借助財稅政策工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意圖才有可能實現。

(二)加強政府獲取收入和參與初次分配的財稅制度建設

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首先要擴大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所占的比例,尤其是要提高農民的勞動報酬在整個勞動報酬中所占的比例。通過促進教育的發展,強化對農民免費提供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等,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提升農民獲取收入的能力。其次,建立反映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和企業經濟效益的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嚴格執行按勞取酬、同工同酬等有關規定,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確保勞動者工資增長速度不低于經濟增長速度和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

(三)加強財政支農制度建設

出臺或完善農業投入、扶貧開發、價格支持等制度,確保財政支持“三農”支出的增長幅度不低于財政總支出的增長幅度,農業投入每年增長的幅度不低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大幅度增加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支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使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完善現有補貼(獎補)政策,出臺休耕補貼、農業結構調整補貼等補貼新政。完善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新增農業補貼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完善林業、牧業、漁業扶持政策。

三、結語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城鎮、農民的收入也在逐年上漲,但是這不代表城鄉收入的差距正在縮小,只有城鄉收入逐漸平衡,差距不斷縮小,才能體現社會的進步與穩定,才能使人民更加安康。農村的經濟提升需要政府的支持與幫助,只有制定出有效的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制度與政策,才能提高農民的收入,而國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財稅制度并監督制度的實施,才能促進農民的收入增長,從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參考文獻:

[1]董全瑞.中國城鄉收入分配差距究竟差在哪里[J].領導之友,2012(05).

[2]楊燦明,孫群力.中國居民收入差距與不平等的分解——基于2010年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J].財貿經濟,2011(11).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財政局)

猜你喜歡
財稅差距分配
“財稅史的啟示:歷史上的財政危機與財稅變革”網絡研討會綜述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難分高下,差距越來越小 2017年電影總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預告榜
2016:打好財稅改革攻堅戰
踐行“三嚴三實”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幻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