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氣壓制動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014-10-21 19:53張立新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張立新

【摘 要】要確保汽車安全行駛并發揮其最佳的行駛性能,汽車必須制動可靠,而且保證汽車在任何時候制動系都要工作良好。汽車制動系制動不良故障,是一種較常見的故障。它包括制動失效、制動不靈、制動跑偏、制動拖滯等。它的存在,既給制動質量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又給駕駛員帶來顧慮,影響安全行車。如不徹底解決,就有安全隱患,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關鍵詞】制動不靈;空氣壓縮機工作不良;剎車總閥;制動拖滯

一、車輛行駛時出現制動不靈的故障

我單位有一臺國產氣壓制動貨車,在經歷一段長時間運輸后出現制動不靈的現象,造成車輛不能正常行駛。

二、造成汽車制動不靈故障的原因及分析

因為行車制動的作用是對正在行駛著的汽車作用一個阻力,以消耗汽車所蓄有的動能,使行駛速度降低,直至停車(即按照需要使汽車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根據實踐經驗分析,造成車輛行駛制動不靈的故障有以下幾個原因

1、制動系產生的壓縮空氣壓力不足

車輛由于儲氣筒不能儲存足夠的壓縮空氣,制動閥的供氣量不足;空氣壓縮機工作不良、制動閥管路漏氣、氣路堵塞都會造成制動時制動系產生的壓縮空氣壓力不足。因為氣壓制動時駕駛員踏下制動踏板,制動控制閥打開,使儲氣筒到制動氣室之間的通道接通,令儲氣筒內的壓縮空氣經過制動控制閥進入了制動氣室,足夠的氣壓推動制動氣室推桿向外伸出,帶動制動調整臂轉動凸輪,凸輪轉動使制動蹄片張開壓緊至制輪轂上,從而使車輪制動。以上任一情況出現,都可能令送到制動氣室的壓力下降。壓力不足,就不能推動氣室推桿向外伸出而使制動蹄片張開壓緊到制動鼓上,使車輪制動。

2.車輪制動器制動摩擦力矩下降

制動轂與制動蹄片間隙不合適;制動蹄接觸面積太??;制動蹄片質量不佳或沾有油污;制動蹄片鉚釘松動;制動轂失圓或產生溝槽;制動凸輪軸與軸套、制動蹄與支承銷軸等連接處生銹蝕死,或磨損嚴重造成松曠;制動蹄摩擦片磨損過??;制動凸輪開度過大等都會使車輪制動器制動摩擦力矩下降。因為車輪與制動轂相連是旋轉部分,制動蹄片與底盤相連是固定部分,制動時通過兩者接觸產生摩擦力矩,迫使車輪轉速降低。以上任何一個故障發生,都可能令摩擦力矩降低而使制動不靈。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根據以上原因,圍繞著制動不靈的問題,我研究了有關維修保養資料,對逐個可能產生的原因進行檢查分析,對可能會發生故障的部位,采取由淺人深,先易后難的方法進行拆檢。

我首先檢查空氣壓縮機,查看出氣量是否符合標準。起動發動機,檢查制動系的壓力表反應情況,發現其充氣困難,充氣>3min才充到0.3MPa。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空氣壓縮機有故障,也有可能是密封氣壓管路有泄漏,造成氣壓很難提高。我檢測發動機中速運轉時的氣壓,發現上升較慢,熄火后檢查氣壓,發現壓力快速下降超過標準規定值。當即用皂水試漏,檢測無發現大的泄漏點,便把空氣壓縮機輸出氣管接頭拆開,啟動發動機試驗,發現氣泵并沒有強烈的泵氣聲,而氣管也沒有明顯的空氣從氣管口處倒流出來,表明空氣壓縮機工作不良或氣管可能被積炭堵塞。熄火后檢查空氣壓縮機傳動皮帶松緊度是否符合要求,又拆下空氣壓縮機,發現泵蓋內大部分被積炭蓋著,氣門口亦都有積炭堵著。清除積炭后裝回泵蓋及附件試驗,發現效果比以前有改進,空氣壓縮機有明顯的泵氣聲,工作效果良好,然后把空氣壓縮機的輸出接風喉接緊繼續起動發動機,將總閥前的每一段管路逐段松開試風量,再加以徹底清除堵塞管道上的積炭。通過以上操作,使發動機起動后,氣壓很快可以達到490kPa以上。我根據踏下制動踏板后氣壓下降值來判斷故障,發現氣壓下降正常,但在放開腳踏板后,排風閥的排氣量不足,當即解體檢查剎車總閥,發現進氣閥閥膠有明顯溝槽的現象,排風閥閥膠發漲關閉不嚴,經更換裝復好后,再適當調整排風閥,然后我又把后車輪里制動蹄片和制動轂之間的間隙適當調整到最佳位置,使之不會有拖滯的狀況。并且檢查前后四輪制動氣室推桿伸出行程是否達到規定值,前輪推桿行程應為15~35mm,后輪推桿行程應為20~40mm。不料在檢查調整的過程中又發覺左后車輪制動氣室推桿外張費力,緩慢且不夠靈活。拆開制動氣室進氣管即有空氣排出,證實氣管接頭無堵塞,而閥膠又無穿漏,說明產生此現象的原因,可能在一級保養的過程時潤滑不夠認真徹底,或長時間失去潤滑脂而使凸輪軸與襯套銹蝕,造成推桿推力困難行程少,故此,將車輪頂起,隨后轉動車輪試踏下制動踏板,果然車輪不是即停而是緩慢停下來,證明凸輪軸失去了作用。當即把左后輪和制動凸輪推桿拆下清銹加以潤滑、調整,并且將整個制動輪轂清潔一干二凈,并檢查制動蹄的回位彈簧拉力情況,從直覺看彈簧已經被銹蝕了許多,用新舊彈簧對比確認彈力和粗細都有差別,所以更換新件。換上新件后,這一故障排除了。經過試車檢驗,該車原剎車不靈的故障被排除,但新的矛盾又出現。由于事先將前后四輪都調整了一遍,經過后來其他方面修復和調校后,又改變了原有調好的配合,產生了右后輪剎車拖滯的情況,造成車輛剎車時有跑偏現象。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制動轂與摩擦襯片的間隙過??;制動蹄與支承銷銹滯或蹄的回位彈簧拉力達不到要求;制動轂失圓等。拆右后輪制動轂檢查,發現制動轂內軸承平面與后橋半軸套管之間磨損過量,造成轉動轂時,轂邊圓周與沙擋邊緣拖刮發熱,制動蹄內邊緣亦有被制動轂內部拖刮過的痕跡。為以最小成本修復此故障,我采用墊介子方法,將軸承加厚來補充軸與軸承之間的空隙,這樣可以將制動轂向外移,避免有拖刮的現象。同時,發現右后輪支承銷與孔的配合間隙因磨損增大,而影響蹄與轂的靠合,還會引起制動蹄下部制動作用遲緩,即踩剎車時未能及時張開或張開后又未能及時回位,導致剎車拖滯或不靈,我讓人在踏下制動踏板之前,用兩扁形鐵棒撬著制動沙擋內邊緣,可以直接看到凸輪張開時兩蹄位移不同,這一現象引起制動力不均衡或增長遲緩,所以緊急制動時不能及時將車剎住。于是我把新的套筒配合支承銷裝到原位置,當剎車蹄片與制動轂配合上無發現問題后,我再進行一次全面調整,使其達到最佳配合間隙,令蹄片張開時外圓與鼓內圓同心。調整的過程基本上先將凸輪逆時針旋轉到將蹄片與凸輪貼緊為止,再把2支承銷螺母松開,另外在支承銷任意一端作記號向左右旋轉到抵住,然后把它分別旋到左右之間的正中位置,再繼續調整蝸輪推桿,試看是否還可以將兩蹄盡量向制動轂緊靠接合。如若還存在間隙,用上述步驟多次反復調到蝸輪完全抵死為止,最后將支承銷鎖緊螺母擰緊,將蝸輪推桿松到2~3響,從而使蹄片與制動轂脫離接觸,形成合適的配合間隙。

根據原理分析,制動跑偏主要是汽車的左右兩邊車輪制動力不等造成。造成的原因有:襯片材料左右不一致;表面加工質量不夠一致;兩分泵管路技術狀況不一致;凸輪左右轉動阻力不一致;制動鼓直徑、加工質量不一致;左右輪胎花紋、氣壓不等。懸架、車橋、車架變形等也會發生制動時跑偏。經檢查,其他的原因無發生,只是制動蹄襯片存在不少泥污,表面有些硬化的現象。我干脆用光皮機對制動蹄片進行鏜削修復。在拆下輪轂前,我先把鍋輪調整推桿凸輪抵住,再反方向旋轉,觀察在幾響之下輪轂才會轉動自如。拆下輪轂裝上光皮機,使制動蹄片的曲率大于原制動鼓曲率,這樣可避免出現制動襯片中腰頂死的情況。經鏜削裝復,試車,這臺車制動恢復正常,符合技術標準。

四、結論

采取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驟,終于將我單位的這臺車制動不靈的故障修復好了,由此得出結論,造成這一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連著。只要有一故障未排除,調校好其他部位配合,在這一故障排除后調校好的其他部位可能又會出現失準情況。所以在修復制動系故障時,我們需要細心進行反復多次的試驗和調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