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素養發展為核心的大學生文化心靈培育

2014-10-21 19:44楊新杰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培育

楊新杰

摘要:當前,大學生文化心靈塑造存在很多問題,有必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由于人文素養教育是推動大學生文化心理塑造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必須從加強人文素養入手,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進行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

關鍵詞:人文素養 文化心靈 培育

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一方面要提高教學質量,夯實大學生的專業基礎,另一方還要通過多層面的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其中,對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尤為關鍵。文化心理應當是在人文素養影響下的大學生的諸多素質的綜合表現。大學生的文化心靈塑造之所以在大學生育人工作中尤為關鍵,還在于文化心理是影響大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是大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是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參與社會競爭“社會元素”。

一、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與人文素養的提高具有密切的關系

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與其人文素養的習得、發展具有密切的關系,人文素養的提高,有利于塑造大學生文化心靈,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們的高雅情趣。因此,要塑造大學生的文化心靈,應當基于人文素養的發展,努力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從大學生的哲學教育、藝術教育、社會教育出發,提高他們的精神境界。

二、當前,必須重視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

1.社會功利主義導致對大學生教育的缺失。一個時期以來,我們都重視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而忽視了社會的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這種社會功利主義思想也使得當前的教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模式上都重視學生的專業發展,而對學生們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責任缺乏應有的教育,另外學生接受專業教育之外,其他諸如待人接物、社會交往、團體合作等方面的教育、訓練很少,導致學生們人文素養的缺失,導致了他們精神世界的內容貧乏。

2.社會多元思潮和價值觀導致大學生文化心靈缺失。當前,經濟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推動了社會思潮的涌動,使得多元價值取向充斥,人們的思想觀念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發展態勢中,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得現代大學生處于價值觀選擇迷茫、道德傾向難以確定的狀態,這使得他們心靈發展的定格搖擺,難以汲取到有價值知識和營養。

3.大學生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大學生文化心靈的脆弱。當前,在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中,很多學校的學科特色明顯,但其人文教育不足,雖然現代教育觀念強調對大學生教育的寬專業、厚基礎,講究教育的人文化,也有一些學校開設了一些人文教育的課程,但是從實踐的應用來看,收效不一。很多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人文素養單一,專業性強,缺乏豐富的人文元素,使得大學生的文化心靈脆弱。

三、必須加強人文素養教育入手,強化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引領,為大學生文化心靈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前,由于多種文化沖擊,多種價值標準并存,使得大學生對文化的追求過程中,存在理性的辨別和判斷,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先階段迫切需要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情感,鼓勵他們的愛國精神,向他們宣傳和灌輸社會主義榮辱道德標準,激勵他們自強自立、奮發圖強,勇于探索,甘于奉獻。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的教育,促進大學生對這種價值認識的內化,使他們真正夯實主流文化思想,獲得堅實的文化心理基礎。

2.重視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推進大學生文化心靈塑造自覺與自信。高校在育人工作中,應重視民族文化傳統的教育,使他們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中的精神營養,并結合時代的要求,將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發揚光大。要在傳統文化教育中重視傳統包容、共促發展的教育,使當代大學生在當今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善于處理人際交往,能夠包容人際關系中彼此缺點,化解存在的矛盾,使他們能夠自我構建良好的社會關系,得到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互通、互相滿足和互相激勵。

3.要重視對大學生進行世界先進文化教育,促進大學生文化心靈塑造的層次提升。作為西方文化,固然有很多意識形態的東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對立,但其中也有很多先進的東西,必須法律制度完善,人們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強烈,講究和重視人人平等,重視個人的發展等,這些都對于豐富我們的文化認知,提升人類文化意識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尤其對大學生的文化心靈塑造方面,可以增添更為豐富的內容,有利于大學生文化心靈發展層次的提高。

四、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積極推進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

1.重視高校課程的改革,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在大學生文化心理塑造中的功能。首先,高校應增加人文課程設置,增加對大學生進行文學、藝術、體育、哲學、法律、歷史等多種人文學科的教育,以豐富大學生的人文知識。尤其在人文課程教育中,要有意識地使大學生將人文素養的提高與社會實踐能力結合起來,課堂采用啟發、實習、實踐的方式,提高大學生對實踐的認知,促進大學生對主流意識形態從情感認同,到理性認知,最終達到實踐能力的提高,推進他們文化心靈的健全發展。

2.充分利用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來推進大學生文化心靈的塑造。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是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陣地,尤其是他們通過參加、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強化他們密切合作的精神,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社會認同、情感發展、思維訓練等方面都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3.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推進大學生文化心靈的發展。網絡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傳播形象,對人們影響大的特點。尤其校園網絡信息資源,富含豐富的文化、藝術、哲學等方面的人文知識,高校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瀏覽校園網絡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使得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逐步提高,從而推動大學生文化心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敏. 文化心靈的自性化:《詩經》與文化無意識探索[A]. 張文新.[C].: ,2009:276.

[2]陳墨. 鳳凰的顏色:朱石麟的政治衣冠、商業拳腳、文化心靈[J]. 當代電影,2012,(1).

備注: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廳201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項目編號:2013—GH—234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