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誦讀習慣

2014-10-21 19:44曹翠琴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美文習慣文學

曹翠琴

從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來看,小學時期是記憶最為深刻、求知尤為強烈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引導學生誦讀,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也可以積累豐富的閱讀資源,還可以奠定堅實的寫作基礎。

語文的世界是浩瀚無垠的,文學的寶庫是精彩紛呈的。讓學生掌握誦讀的方法,形成誦讀的習慣,有益于自身對于語文的熱愛,更有益于個體對于文學的體驗。就筆者看來,指導學生誦讀應該把握恰當的時機,結合不同的形式,將誦讀付諸于實踐之中。以下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體驗和嘗試,執筆成文,算是個人的感悟和體會。

晨起誦讀·培養語感

在校園里,最動聽的聲音,不是兒歌的歡唱,不是國歌的嘹亮,而是教室里傳出的書聲朗朗。清晨早起,坐在教室里,開始的不僅僅是嶄新而美好的一天。打開課本,開始的,是最動聽的早讀。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詩文,在聲情并茂的誦讀中,知識鞏固,情感體驗,還有內心的愉悅和精神的滿足,一切盡在不言中。

教師需要指導誦讀的方法,并不在于聲音的哄亮與否,而在于節奏的把握恰當,字音的朗讀準確,更在于情感的體驗獨到。也許講解時未曾弄懂的語句,也許背記時不能掌握的內容,都在誦讀中迎刃而解。

晨起誦讀,在個體的參與和集體的配合中,最能體現語文的奧妙無窮和文學的博大精深。是學生和文本最深入的接觸,更是學生對于文字最真切的感受。讓一天的學習,從誦讀開始。這樣的方式,最恰當不過。

課前誦讀·營造氛圍

課間10分鐘,學生徹底的放松后盡情的玩耍。坐在課桌前,心里也許還在惦記著未完的游戲,手里或許還在擺弄著喜愛的玩具。上課的鈴聲響起,精力還不能完全的集中,心思尚不能全部的投入。這樣的時候,需要借助課前誦讀,收回飄忽不定的心神。

教師需要選取誦讀的內容。經典的國學是瑰寶,不妨由此開始。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制定不同的誦讀內容。由低年級開始,從《三字經》、《弟子規》誦讀。至高年級時,則提升至《論語》、《莊子》等。課前誦讀的時間不宜過長,內容不宜過多。以兩分鐘為好,以三五句為妙。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內容切忌繁雜重復。

課前誦讀,是最有效的回心丹。即使調皮貪玩的學生,也會在誦讀中靜下心來,以最佳的狀態融入課堂。課前誦讀,為一堂課的開始營造了詩意濃濃的氛圍,也為學生的文學素養提供了豐富無窮的知識儲備。日積月累,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水平,必將有不可輕視的提高。

比賽誦讀·展示風采

在綜合性學習的課堂上,結合課本知識,整合課外資源,開展不同形式的誦讀比賽。如古詩聯讀、童話趣讀、美文賞讀等,讓學生在不同文體的文本誦讀中,體會到語文的趣味和文學的妙意。誦讀的方式,也可以自由安排。古詩聯讀由小組共同參與,童話趣讀由學生獨立完成,美文賞讀由師生互動進行。誦讀的內容,在教師規定了要求之后,由學生自己確定。

教師需要掌控活動的流程,使比賽誦讀的形式,即體現比賽的趣味,也展現誦讀的風采。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和真真切切的體會。誦讀古詩的神情表現,誦讀童話的意境呈現,還有誦讀美文的情感體驗,都需要自我的揣摩和教師的指導。

比賽誦讀,是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可以延伸和拓展豐富的教學資源,更能夠展示和體現精彩的語文魅力。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即是自我能力的提高,也是個體信心的培養。對于整體而言,更是一種情感的熏陶,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作為語文教師,應重視小學生誦讀習慣的培養。因為,好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生。有了年少時的誦讀經歷,對于以后的學習生涯,這段誦讀時光,就會是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的靈感之泉,會終生滋養一個人的未來成長。

讓誦讀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成為一種力量。讓語文教學具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之境,讓語文學習呈現一語道破千千萬的絕妙之處。

如此,語文便有了天然不飾雕琢的精美!

猜你喜歡
美文習慣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上課好習慣
美文閱讀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動漫美文
動漫美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