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學前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2014-10-21 19:44陳春霞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幼兒園幼兒

陳春霞

摘要: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終生發展的基礎。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例兩個層面進行研究:闡述了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的意義;解釋了其必要性;論述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表現成為測量和評價素質教育成果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依據。

關鍵詞:行為習慣 幼兒園 幼兒

一、幼兒行為習慣的現狀及分析

(一)幼兒行為習慣的現狀

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促進幼兒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幼兒期,是學習和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好時機。一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會自覺的表現出來,是一種動力定型。然而,我們在對幼兒行為習慣現狀的調查中發現:行為習慣的養成存在年齡與性別差異,年齡越大,習慣養成的越好,年齡越小,習慣養成的越差;一般女孩比男孩更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大部分幼兒任然存在著依賴別人、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書寫坐姿不正、不愛學習、說謊、說臟話、挑食偏食厭食等不良行為習慣。

(二)狀況分析

1.社會環境影響

如今科技發達,優越的物質生活給幼兒帶來了有利的生活學習環境,同時也隔絕了幼兒與外界的接觸,生活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父母又忙于工作,與孩子接觸的時間較短。漸漸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導致幼兒養成了任性、依賴、挑食、好動好斗等不良行為習慣,同時也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教育影響

現就紹興市紹興縣某大班幼兒為例,本班大多數家長認為,家長的任務就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這種只注重于健康知識的灌輸,反而忽略了行為習慣的培養。在現代家庭中,獨生子女現象造成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溺愛,一切事情都為孩子包辦,導致孩子在生活習慣上弱于同齡幼兒

3.陌生的幼兒園環境

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的關系,時常會更換工作環境,從而導致幼兒更換幼兒園,當幼兒離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他們會感到害怕,有的幼兒為了影藏心中的恐懼心理,將一些壞習慣、壞脾氣帶到幼兒園,從而來掩飾恐懼心理。

二、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一) 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意義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幼兒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促進幼兒身體健康、自立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諧發展。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比知識的獲得重要的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禮儀等,幼兒期正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有了好的行為習慣,一些學習生活中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反之,則會給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麻煩。因此,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二)幼兒生活衛生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生活活動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他包括飲食、起居、衛生等習慣,讓幼兒做到按時入睡、起床,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飯前便后洗手等。一個人生活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今后的成長。同樣生活習慣的培養在家庭中也較為重要。長期以來,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問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孩子說:“我自己洗,自己吃,自己拿……”等,但往往得到的答案卻是:“你不會,你還小,不行……”等等。因此,許多小朋友養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偠灾?,幼兒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為今后的成長做好鋪墊。

(三)幼兒品德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為將來的人生發展打好基礎。品德習慣的好壞,反應個人的內心修養,體現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幼兒期正是品德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尤其是文明舉止上更為關鍵,一個人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

三、如何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作用

幼兒園教育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可將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融入到幼兒一日生活與游戲中,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生活中逐漸的養成。

1.制定規范,加強日常生活中的反復練習

2.多表揚、多鼓勵、多肯定,堅持正面教育

3.老師以身作則,做幼兒表率

4.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

(二)重視家庭教育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在成人的影響和幫助下逐漸形成的。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在家發揮榜樣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其次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及時制止,并想辦法糾正,千萬不能縱容。最后作為家長要給予幼兒適當、適時的獎懲。當幼兒有了良好的行為時,家長應適時的鼓勵幼兒,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反之,則適當的采取一些懲罰措施,從而讓孩子知道不良習慣的危害,改掉不良行為習慣。

(三) 家園合作

當今家庭獨生子女占多數,幼兒在家一切事情都被包辦了,有些家長反映為什么幼兒在園不挑食,按時午休,在家卻誰的話也不聽呢,往往孩子的這種不良習慣都是自己給寵出來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家長必須轉變觀念,增強培養意識,給幼兒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其次,加強家園合作,注意方式方法,堅持不懈,嚴格要求。不管怎么培養,家長始終起到一個言傳身教的作用,必須擔任好孩子第一任老師的重要角色。教師將幼兒在園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同時家長將幼兒在家的情況反映給老師,這樣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結論

幼兒期是身心發展尤其是大腦結構和機能發展最為旺盛的時期,更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今后的成長影響巨大,能讓孩子受益終生。更是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家庭、社會、幼兒園不可忽視的教育任務。當今由于不當的教養方式、家庭變故、家長的溺愛等原因導致幼兒存在著許多的不良習慣。因此,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通過多種渠道,循序漸進,在幼兒面前以身作則,制定合理的計劃,從而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陳鶴琴.《家庭教育一怎樣教小孩》,.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2]李生蘭.《幼兒家庭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生蘭.《學前教育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8(88-94)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幼兒園幼兒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我愛幼兒園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