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境與應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現實考察

2014-10-21 19:53種效博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趨勢困境

種效博

【摘 要】發展養老服務業既深受傳統文化、家庭觀念、生活方式、擇業取向等社會因素的制約,又受到現行計生政策、保障體系、財政體制、慈善事業的深刻影響,必須積極化解矛盾,科學判斷形勢,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社區養老功能、擴大社會養老規模、培育各類社會組織、創新經營服務模式、提供最優公共服務等方面,促進養老服務業跨越發展,真正把服務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打造成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

【關鍵詞】養老服務業;困境;趨勢;路徑

中國式養老在人口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的倒逼下,進入政府強力推進的轉型發展時期,家庭養老難以為繼,社會養老剛剛起步,但發展滯后的養老服務業,難以為養老轉型提供有力支持,勢必滯緩養老問題的解決。因此,發展養老服務業就成為推進養老快速轉型的關鍵所在。養老服務業雖具產業特性,但其顯著的社會公益性決定不僅遵循市場規律,還受到若干傳統與現實因素制約,只有進行深層探究,才能創新突破、提速發展。

一、制約因素:文化傳統的追溯分析

選擇何種養老方式,其選擇權和決定權在老年人,并非人為設計。因而,必須把發展養老服務業放到社會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分析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等對養老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以利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符合老人意愿的養老模式。

(一)社會傳統的制約。中國是一個悠久的農耕文明古國,幾千年以來,農村、農民一直是社會的主體,至今仍未根本改變。中國的農村長期是以血緣和地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村落社會,“地緣相近、血緣相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1]的人文情懷,不僅存在于農村,在城市也無處不在,特別是老年人尤為突出。中國式的養老服務,在目標人群上要注重鄉情,以養老增強老人的情感歸屬,以情感歸屬增強養老的生活情趣;在地點選擇上支持老年人回鄉養老,既帶動城鄉資源的有序流動,又可以減輕老年人的經濟壓力,為老年人創造舒適恬淡的生活環境;在養老政策上盡快實現城鄉統籌一體,便于老年人城鄉之間的自由流動。

二、現實困境:現行體制的深刻影響

養老問題之所以成為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與現行體制不無關系。制定養老政策,解決養老問題,必須克服存在的體制性弊端,以全方位的改革,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一)計生政策形成的養老困境。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長,但也提前進入了未富先老的老齡化社會。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給社會養老帶了始料不及的諸多問題。

三、趨勢判斷:策略謀劃的基本依據

發展養老服務業要從實際出發,準確判斷未來發展趨勢,使各項工作符合總體要求,逐步向“老有所養”的目標邁進。

(一)養老服務業必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服務業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塊“短板”。2012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4.6%,大大低于發達國家70%以上的份額。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我國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戰略選擇,而養老服務業服務人口多,吸納就業多,關聯產業多,消費市場大,是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關鍵產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二)養老服務業必然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老年人多樣性的社會特征和生活特點,決定了養老服務必須走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一是養老主體的多元化。養老服務不僅是政府的事,而是全社會的責任,要調動企事業單位乃至每個公民的積極性,關心支持老齡事業,投資興建養老設施,走社會化發展之路。二是養老方式的多元化。

(三)養老服務業必然與信息化緊密結合。信息化養老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建立起的系統服務與互動平臺,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養老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最快捷地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是對傳統養老方式的創新和改造,能夠有效彌補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及居家養老存在的局限與不足。

(四)養老服務業必然加快改變社會生活方式。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我國相繼配套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以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需求為政策導向,從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向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

四、創新舉措:提速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奠定養老保障基礎

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就必須抓好基礎性工作,為未來養老提供堅實保障。隨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業現代化水平逐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得到廣泛發展,農民身份逐步向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轉變,可以在農村探索推行個人、集體(合作組織)、政府按比例繳納保險金的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適度放開躉交限制,政府予以適當補助,取消委托代理環節,允許居民以個人名義自主繳納職工養老保險,逐步以職工養老保險取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三)擴大機構養老規模,創新經營服務模式

要堅持外延擴張和內涵提升并重,使養老機構建設、經營、監管同步發展、協調一致。一是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體的需要,規劃建設不同類型的養老機構。

(四)規劃建設養老社區,提升養老服務層次

隨著老齡人口的逐年增長以及養老服務水平的提高,社會養老必然由分散走向集聚,由生活保障向享受生活轉變,建設養老社區將成為一種必然選擇。要在交通便捷、環境優良的城市郊區或生態片區規劃建設養老社區,稍離塵囂,親近自然,與城市生態系統融為一體,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

(五)培育各類社會組織,推進養老服務轉型

社會組織參與社會養老產業更多的是出于社會道德感和責任感,更關注于社會養老產業的社會效益,使其逐步具備成為構建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中堅力量的可能[10]。一是重新定位社區工作站和社區服務中心等機構的職責,采取理事會治理模式轉型為社會組織,不再作為政府下設的服務機構,同時實現社區工作人員的身份回歸。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養老產業發展

把養老社區、綜合養老機構等納入城鄉規劃,選擇生態好、位置佳、交通便利的區塊進行規劃建設,配套完善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將養老機構公園化的生態系統納入市政管理范疇,降低運行成本,營造價廉質優的養老環境。建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用人合作機制,建立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相結合的護理人員培養機制,建立城鄉老年人之間、條件優差老年人之間的互助養老服務機制,與解決諸多現實問題相結合,切實解決養老機構護理人員數量少、素質低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卓聳.淺析農村社區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前進,2011(12):52.

[2]敖妙.我國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2(11):80.

[3]李唐寧.居民養老金四年未漲專家建議健全調整機制[N].經濟參考報,2013- 7- 19(18).

[4]婁金霞;魯楊.國外養老服務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導刊,2012(4):40.

猜你喜歡
趨勢困境
趨勢
跟蹤導練(三)
跟蹤導練(一)
互聯網創業新趨勢
初秋唇妝趨勢
中國傳染病十年新趨勢
神奇的設計師
《數據的集中趨勢》測試題
智慧交易系統趨勢攻略之一:趨勢線
安吉拉·默克爾能否解救歐洲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