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入學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個案研究

2014-10-21 19:44賈永珍周清霞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王宏任性心理健康

賈永珍 周清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他們的子女都成了“留守兒童”??墒?,從農村到城市的環境變遷、以及務工人員苦于奔波生計無暇照料孩子的矛盾,使得他們的子女----“新入學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到城市以后,易產生自卑、孤僻、苦悶和憂郁的情緒,常常會染上一些不良習慣,甚至會發展為一些犯罪行為。這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研究對象

王宏(化名),男,我校七年級學生,父母離異,跟父親和爺爺、奶奶生活。其父常年在外打工,故在城里租房,由爺爺、奶奶照顧其讀書學習。他擅長運動,學習成績不太好,平時大大咧咧的,有點散漫,喜歡湊熱鬧。爺爺奶奶年邁,只能照顧其吃喝,無法對孩子在習慣行為和思想上做更多的要求和管束。他的父親主要負責孩子的經濟開銷,疏于對孩子的教育管理。使他形成了我行我素,做事霸氣、脾氣暴躁的不良習氣。開學初,王宏就因不遵守紀律、不尊重老師、不按時交作業等不良習慣而引起了各科任老師的注意和批評。此后,這種表現愈演愈烈,以無所謂的態度對待老師的批評,偶爾還跟老師頂嘴。

二、研究對象不良情緒的現象描述

(一)上課時,在我面前大搖大擺的吃東西。問:“你吃的什么?”答:“方便面?!眴枺骸盀槭裁匆@樣做?”答:“我買的,我餓了就想吃?!闭n后與其交流,他情緒平靜了好多,也理智了很多。他說他今天心情不好,在家因不吃飯被爸爸打了一頓。

(二)在“十一”假后,王宏沒來上學。原來,王宏向家長要錢上網打游戲,家長沒有滿足,他以不上學來要挾家人。我和他談心:“你為什么不上學?”“他不讓我上網,我就不上學?!薄澳悴簧暇W不行嗎?”“不上網沒精神”?!澳愕睦硐胧鞘裁??”“成為網絡游戲專家”?!皼]有知識怎么能成為網絡專家?”“打游戲容易,不需要多少知識”?!澳悴簧细咧袉??”無言?!耙院笤趺答B活自己?”“不知道,不考慮那么多,那是以后的事”。

(三)期中考試后,王宏試卷上的選擇題全錯,我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說是他瞎猜的。

三、案例分析

像上面的錯誤,王宏上中學后已犯多次,以至于老師提到他時就頭痛,而家長更是束手無策。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到,王宏是一個問題學生:任性、不受約束、不聽家長老師勸阻,沒有生活和學習目標,上網成癮,不顧親情,己處在學壞的危險邊緣。

王宏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學生,是由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造成。從主觀上講,由于自控能力差,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從客觀上講,不當的家庭教育、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和不良青少年的影響,對他的任性、上網成癮、學習上的偷懶行為形成了決定作用。對此我作以下具體分析。

第一、隔代撫養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

王宏由于父母離異,他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常常向爺爺奶奶提出無理要求,爺爺奶奶心疼孩子,往往都能滿足,久而久之,養成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壞習慣。上中學后,更是肆無忌憚,不理會大人的勸阻、警告。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心理

王宏的家庭狀況較為特殊,家長忙于生計而疏于對孩子的關懷、照料,任其自由的成長和發展。以致于他做事任性,思想狂野,行為危險。

第三、青春期的心理叛逆助長了他的任性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把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的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體,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引導,他們就會與家長對立,對學校反感,就會頂撞家長,惡語攻擊,甚至發生自殘自殺的過激行為。

第四、環境是造成中學生上網成癮的原因之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負面的“榜樣”更是如此。王宏的好多語言和行為都是模仿社會生活中的“小混混”和媒體、網絡游戲中的人物。長時間的網上游戲,增強了他的暴力行為,淡化了親情關系,強化了自己的任性,刺激自己為所欲為的欲望。

四、對策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和諧的家庭環境,加強兩代人的心理溝通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育方式、人際關系存在直接與間接的關系,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與延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如果和睦的、平等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格,就會改正自己的錯誤。因此,無論了解學生心理、行為偏差的原因、還是矯正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都需家長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容易接受,這樣兩代人才能有話可說,慢慢打開孩子的心扉。

(二)讓孩子有情感體驗,不失時機的拒絕無理要求

培養孩子的換位思考能力,是有效的降低學生叛逆行為的有利手段。家長要幫助孩子體驗受傷時的情感,用換位的思考方式,在假設的情景中讓孩子扮演家長的角色,進行移情換位,設身處地的體驗家長的感受,從而抑制自己的判逆行為,同時家長也要不失時機的拒絕他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以淡化其不合理的欲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的教育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只靠家庭或學校單方面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家校配合,才能不斷的幫助孩子進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與個性,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學校密切配合家長,從時間上監控,從經濟上控制,從心理上引導,從行為上規范,形成教育體系,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四)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學校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心理健康部分和實際的訓練操作部分,并嘗試設立中學生“青春熱線”,對一些不善于面對面交流的人和事情,讓學生在“熱線”中發泄、交流,這樣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思想動機和心理活動,疏導和解決心理上的問題。

五、效果

通過對該學生一段時間的針對性綜合教育,思想發生很大的變化,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案例反思

通過個案的追蹤我深刻的體會到,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需要關心,而問題孩子更需要關注。需要我們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更多了解、掌握各種教育契機,從心理上正確引導這些問題學生走出誤區。讓老師成為一名心理疏導者和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者,使更多的“問題學生”得以轉化,走向正確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歡
王宏任性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王宏
千萬別任性
莫日格勒河
任性者的搞笑
相信黨,跟黨走
有才任性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