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教學模式下初中美術教學初探

2014-10-21 19:44馮宇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能力提高生活體驗

馮宇

(該研究榮獲2014駐基礎教研教學成果二等獎 表彰文號:駐教基礎【2014】51號)

摘要:把豐富的課堂內容和多彩的教學設計,融入到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活動中學會各學科知識的融合與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勇于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服務于生活,裝點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真正的做到把美術課堂變成美學教育。

關鍵詞:自主與合作 知識融合 生活體驗 能力提高

“6+1”教學模式,是我校在2011年提出并在2014年順利獲得駐馬店市基礎教研教學成果二等獎,如今在我校已經成功的運用到了各科的教學活動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教學模式是: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應用示范、訓練深化、總結感悟,而“1”是課后貼心輔導,這樣從課堂的溫馨延續到課下的貼心,使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氛圍和教師的熱切關注下掌握科學文化知識。

下面,針對美術教學,結合“6+1”教學環節我做以下闡述:

一、結合學科間逐類旁通的知識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都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創設情境”這個環節,依據豐富、輕松、興趣的設計宗旨,結合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某些知識點的聯系,形成一個有趣的知識鏈條,通過“融會貫通”讓同學們對本節課美術知識有個初步印象和興趣。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這節課的教學中,在課堂導入這個環節上,我就借用了語文課上的朱自清的文章《春》導入,讓學生在配樂朗誦聲中,深刻體會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春天景象,讓他們在頭腦中展開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從而激起他們對色彩描繪下的春天的探究興趣和熱情,這種導入,即自然也讓課堂饒有情趣,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春》這篇文章學習時的印象和體會,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并在大腦中建立一個直觀的、立體的春天的美麗畫面。

二、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在“靜、動、合”間有效學習美術

“6+1”模式的第二、三步綜合起來就是: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其實就是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和點撥者。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校生活》的第1課時《小伙伴》的學習中,對于人體比例、動態、重心這三個知識點的教授上,充分讓學生自己完成學習,首先他們會結合課本內容觀察總結人體面部的“三庭五眼”的規律和特征,這個過程為“靜”;然后我會提出延伸問題“人體的比例特征”作為他們討論的內容,這個時候,同學間就會相互觀察和分析。同學們邊討論邊總結,不僅得出了人體“站7坐5蹲3半”的這個知識點外,也總結出了人體的動態和重心的概念和特征,這個環節為“動”;接下來,為了讓他們展開人體比例與年齡特點有無關系的這個問題的質疑,設計新的問題“老年人、成年人、嬰幼兒的比例特征的不同”,讓同學們對剛剛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延伸和驗證,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而且舉出了很多身邊的實際例子,以說明自己的觀點,不同意見的同學也會舉出反證觀點,這個環節為“合”;最后,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中,完成了這個環節的教學任務,在寓教于樂中,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更為深刻和清晰。

三、應用示范、深化課堂訓練,更好的鞏固學習內容

在美術教學中,很多基本技法和技能的練習都需要課堂上及時的鞏固和掌握,也能讓同學們理論聯系實踐,做最為有效的學習。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中第1課時的《有創意的字》教學中,就要讓學生能進行一些課堂練習,不僅能加深本節課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他們動手的能力,通過自己的領悟進行美術字的練習和設計,同時,教師也要加強示范教學,給同學們的作業給予有建設性的評價和建議,鼓勵他們進行大膽設計、個性發揮,同學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練習,加強彼此間的學習,提高鑒賞力和審美情趣。在深化練習中,反過來驗證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是否全面和牢固,是否還存在有其他疑問,是否還有沒解決的問題,這樣,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也是一個很好的總結,查漏補缺,做到完善和提高。

四、總結感悟,做到知識點的深化、升華

這個環節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再次梳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消化,讓學生的課堂思維更加清晰和明了,教師簡單的概括,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框架,而且要在這個框架的基礎上,豐富它的廣度和深度。這個環節,教師的語言要科學、嚴謹、簡單、明確、肯定,對知識點的梳理要有頭有序,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總結,教師給以必要的點撥和復述。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美麗的校園》第1課時《描繪我們的校園》教學中,在課堂總結中,就要強化學生對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基礎知識、特點及區別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總結。當然,教師也可以在這個環節里,進行課后拓展的引導,提議學生與平時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課下勤于觀察,動眼動腦也動手,讓他們在生活實踐中理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礎知識,達到對知識的應用。

五、回歸生活實踐,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貼心課后輔導這個環節,其實也就是課下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和幫助,是對課堂內容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對課堂內容學習的補充和應用。作為初中美術,課后拓展,我個人認為更多的是讓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不一定要有具體的實質性的書面作業,但一定要培養他們應用美術知識的意識,要讓他們在生活中逐漸提高審美情趣,培養他們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豐富生活實踐知識,真正做到把美育融入生活中,形成一種思維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一種潛移默化的素質培養。對于學生,教師要給予中肯的建議和幫助,共同和學生一起探討課堂下知識運用中的問題,這不僅是對課堂知識的反饋,也是對實踐知識的豐富。

綜上所述,是我對我?!?+1”教學模式下初中美術教學的個人見解和認識。能夠做到胸有成竹的開展教學活動,除了教師本身要有嚴謹的學科知識外,也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除了有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外,也要有積極的教學熱情和多彩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勇于積極思考和動手實踐;讓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在課堂活動中培養他們友愛互助的情感和學習熱情,真正達到新課改標準下的三維教學目標,真正的做到把美術課堂變成美學教育。

參考資料:

1石秀芳,論“6+1”模式下的語文教學[J]. 學園(教育科研).2012.10

2劉峰, 構建理想課堂 探究“合作—探究6+1”教學模式[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16

猜你喜歡
能力提高生活體驗
基于生活體驗的幼兒美術教學探析
如何為學生打開習作之門
淺談如何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中實行有效教學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素養
關于小學科學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探討
淺談如何增強高中語文應用文寫作的能力
小學思品教學要與兒童身心體悟相融合
試議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生活體驗:小學語文課堂活力的源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