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作品英譯冗余平衡的處理

2014-10-21 19:44羅蕾
素質教育 2014年3期
關鍵詞:信息論省略

羅蕾

摘要:文學作品翻譯中常出現冗余。本文以信息論為理論依據,通過對漢英兩種語言的冗余成分進行分析,結合實例,探討如何在文學作品英譯過程中增補必要的成分和信息,調整增刪原語中適度的冗余成分,使譯文能在不同語言轉化過程中保持冗余的平衡,更好的被目的語讀者所理解,保證信息傳遞成功。

關鍵詞:信息論 冗余平衡 增補 省略

1、引言

冗余(redundancy)這一概念最早源于信息論,由美國信息工程師C.E.香農博士于1948年創立。后由語言學家尤金·奈達將該理論運用于翻譯理論之中,對翻譯理論和實踐均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冗余是指信息傳遞中超過最低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是語言的一種內在屬性。其存在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由信息論得知,信息在信道傳遞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噪聲干擾,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無誤,信息發送者在編碼時需要對信息進行重復或累加,以幫助破解信息發送者所要傳遞的真正信息,從而順利完成信息傳遞。這部分重復或累加的信息就是冗余。冗余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2、文學作品英譯與冗余

中英兩種語言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源自于東方人和西方人思維方式的不同。傅雷曾指出:“我們重綜合、重歸納、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則重分析,細微曲折,挖掘唯恐不盡,描寫唯恐不周?!边@使得漢譯英過程不僅僅是字對字的翻譯過程。若是原封不動的將中文意義逐字搬到英語當中,必然使信息不能準確的傳遞。

而文學作品的形象思維創作過程決定了其與其他題材的文本翻譯有著很大的不同。文學作品的描寫手法,遣詞造句及其塑造的藝術形象等都含有大量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成為影響信息傳遞的巨大噪音,因而在語言轉換和信息傳遞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冗余。翻譯中冗余必不可少,然而冗余過多則會使行文反復累贅而真正有用的信息減少。冗余過少則會造成文章晦澀難懂或枯燥無味,使目英語讀者難以理解,從而妨礙交際的順利完成。因此,譯者的任務之一便是在冗余和有效信息量之間尋求一個平衡,生成符合英語讀者習慣的文本。

3、冗余平衡的處理方法

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不避免的會受到冗余信息的干擾。冗余過度和冗余過少都會造成目的語讀者的理解困難,導致信息傳遞的不順利。因而增補和省略是保證翻譯實踐中冗余平衡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增補和省略主要用于句法層面,適當的增補和省略有助于優化語言結構,使原語意思傳達更靈活、更全面,增加目的語的可讀性。

3.1增補

增補是指增加必要的信息使目的語在句法表達上更為連貫,語意更加清晰??紤]到中英兩種語言表達方式以及文化上的差異,譯者需適當增補冗余,把原文中目的語讀者“無法吞食”的信息明確化,以彌補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由于干擾所受的損失。

例1:他們不知怎樣對待我好,我既不是學生,也不是先生,又不是仆人,可有點像仆人。(老舍《月芽兒》)

譯文:They didn't quite know how to treat me. I was no longer a student, yet I wasn't a teacher; nor was I a servant, though in some ways I resembled one. (Sidney Shapiro譯)

本例中譯者增加了物主代詞“I”,在句法結構上做了增補。漢語重意合,通過字詞的意義連結起來組成句子,且習慣使用并列來增強情感表達。英語重形合,注重句子本身的從屬關系,各分句之間的聯系大多是通過詞匯紐帶直接地顯現出來。因而三個分句中“I”的增加填補了句子結構,使英語讀者一目了然,是必要的冗余信息。

例2: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孫子·謀攻》)

譯文: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lose one battle 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are in the dark about the enemy. You will lose every battle if you are in the dark about both the enemy and yourself.

英語的語言符號之間有較強的邏輯關系。本例中譯者增加了大量的邏輯詞匯,包括連詞“if”、“and”、以及詞組“as well as”,來完善句子的邏輯關系。該句翻譯中,這些連詞不可或缺,否則會導致譯文語意不清,邏輯不明,造成信息傳遞的失敗。

例3: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

譯文:Why don't you bring me here to have a time gay. And be drunk with me on this Double-Ninth Day? (*Double-Ninth Day,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moon of the lunar calendar, was and somewhat still is, a Chinese festival. On that day people customarily climb up the mountains to drink chrysanthemum).(許淵沖譯)

原文中的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屬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僅有少數熟知中國文化的英語讀者可理解。若直譯到英文當中必然會造成溝通的障礙。譯文通過增加注釋的方式來彌補文化空缺,為“重陽節”即“Double-Ninth Day”做出解釋。增加注釋型冗余是增補的重要手法,也是翻譯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能有效促進文化交流,必要性不言而喻。

猜你喜歡
信息論省略
信息論與應用數學關聯教學法研究
“省略”講解與訓練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基于超像素和信息論的SAR圖像目標檢測研究
安全通論(11)——《信息論》、《博弈論》與《安全通論》的融合:刷新您的通信觀念
中間的省略
微生物二元網絡作用關系研究
信息論在現代檔案館建設中的應用
高考英語中的省略現象探究
信息論翻譯的多維度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