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思想政治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策略

2014-10-21 20:08姜乙麗
商品與質量·消費視點 2014年11期
關鍵詞:人本思想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資源管理

摘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的產物,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西方,80年代中期傳入中國,并且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種顯性的技術性管理,無法影響到生產者行為和組織行為之后的深層次的隱性文化因素,思想道德因素,個人情感因素等。隨著人本管理理論的提出與深化,現代企業管理正朝著人本管理的方向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做“人”的工作,將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是企業管理運營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資源管理;人本思想;經營理念

一、理論觀念的融合

1.“人本管理”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體現

自從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提出了“人力資源”概念之后,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經歷了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三大發展階段。從最初的以泰羅等人為代表提出的古典管理理論,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的行為科學理論。戰后出現的管理科學學派,再到現代管理理論提出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茖W管理理論將人看成純粹的經濟人,過分的強調物質激勵,把人當作和機器一樣的工具;行為科學理論雖側重研究人的需求、行為的動機、人際關系、激勵理論等,但仍把對人的激勵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戰后管理技術的現代化也沒能代替管理思想和人員的現代化;直到人本管理階段,對人的認識有了升華,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最寶貴的財富,提出了個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論,提出了更多依靠員工的自我指導,自我控制以及順應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在實踐中積極推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是指在人類社會任何有組織的活動中,從人性出發來分析問題,以人性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狀況來進行管理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管理方式。

2.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為本”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是人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形成、變化和發展的規律。人是社會一切目標的根本,也是達到目標的動力資源。同樣,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企業發展的力量之源。思想政治工作在現代管理中強調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根本,以人為基本點。能不能做好人的工作,能不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人的潛能,是一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也是各項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們正致力于推進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致力于先進文化的不斷進步,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把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一切積極因素充分地調動起來,并且合理地發揮出去。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實踐、認識、改造世界的主體,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民群眾,取決于他們的支持,取決于他們的自覺參與。因而,在實際工作中,要想解決好人的思想問題,必須體現“以人為本”,時刻注意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

3.“人本管理”與“以人為本”的相互滲透

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原本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工作,但隨著思想政治工作的現代發展以及管理科學的不斷深化,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的性質在不斷擴大和強化,特別是源于西方的人本管理理論產生之后,使這種擴大與強化發生了質的變化。以人為本是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奉行的最根本原則。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應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自覺地行動。加強培訓,不斷提高企業員工基本素質,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通過世界觀和價值理念導向,為員工的思想行為提供價值理念上的共識,在尊重員工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規避了員工間的摩擦和組織的內耗行為,從而使人本管理本身減少了管理的成本卻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使員工的能力和才智得到肯定,權利受到尊重,要求得到理解,成長得到關心,從而使員工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產生忠誠和回報的情感,所以,他們能夠圍繞組織目標最大程度地發揮潛能,為組織和個人愿景而不懈努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是統一于實踐過程的兩個方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強化了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本原則?,F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功能日益成為“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與手段。這一管理理論無論是在對象目的上,還是在理念方法上都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為本”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功能融合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發揮的作用。功能指的是客觀結果,而不管這種結果是否能為特定的社會階層、群體或個人所接受。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是客觀存在于企業管理系統中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也是客觀存在的,而兩者功能的發揮則有賴于主體的發覺和利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些相同的功能,這些功能可以作為實現兩者融合的切入點。

1.導向功能的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作用表現十分豐富,其中主要有價值導向、目標導向和行為導向等。這里所說的價值,不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價值,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所傳播和發散的教育內容的作用與意義。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導向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積極宣傳和解釋黨和國家在某一歷史時期或某一社會發展階段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以促使人們共同理解與認同社會下一步發展所應達到的成果和目的;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依據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和教育對象的思想實際,明確自己的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行為導向是通過樹立具有群眾基礎,又對群眾有感召力的先進楷模(榜樣),使大家欽佩而在精神、心理、人格、行為等方面加以仿效。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力的引導了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導向。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追求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但各個企業根據各自不同的經營需要都形成了不同的價值定位,其中也包含企業對社會承擔的涵義。企業價值理念的貫徹則須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為重要依托,正確處理好利益驅動機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教育引導員工服從于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培育員工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形成對職業的一種情感,對人生的一種信念,同時也承擔起對于社會的一種責任。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價值觀完成的原點和支點,為人的活動提供具體可行的價值規范體系,提供衡量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價值尺度,確定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目標,構成人們在創造活動中穩定的價值準則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目標導向和行為功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引導員工把個人選擇建設在社會需要的基礎上,將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同國家、社會、人民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確定奮斗目標,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同發展,達到共贏。通過樹立先進楷模,充分發揮榜樣作用,有效引導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使大家欽佩而在精神、心理、人格、行為等方面加以仿效。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通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目標和行為導向,幫助員工與企業一道實現其意義與價值是至關重要的。

2.協調功能的融合

所謂協調,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通過調整、調節、勸解、說服,使不同主體(可以是團體或個體)之間有爭執的事情得以和平和合理地解決;二是通過調整、斡旋,使參與某項社會活動的各種因素、各種力量、各種手段得到最佳的相互配合,提高活動效率。思想政治工作的協調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協調人們之間的利益矛盾、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協調人們的心理狀態。 管理學史上,梅奧基于霍桑試驗提出了“社會人”假設,認為人們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質利益對于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只有次要意義,企業員工最重視的是在工作中與周圍人友好相處。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調動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由此梅奧提出了管理中的人際行為學理論,其理論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對于管理的重要意義。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鮮活形態與傳統科學管理陰陽共濟,虛實結合,則更利于催生和諧的人際氛圍。 人是有其本能追求的,這種追求往往是自發的、偶然的、短暫的,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環境下會發生變化。一旦這種追求得不到滿足,就會與理想與社會要求發生矛盾沖突??赡軐θ说乃枷朐斐衫_,成為人生的阻礙。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能對人們的思想和心理變化加以調節,排除附在人們身上的消極因素,使人們的內在價值與外在行為規范和諧統一,讓企業員工認清自己的生活方向,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3.激勵功能的融合

激勵就是通過某種或某些外在誘因來調動人的積極性。馬克思曾經指出:“人的一切實踐活動是由需要決定的”。需要是人的渴求和欲望,是行為的內驅力,是人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動力。因此,為了滿足人不斷發展的需要,激發人不斷發展的動機,就應該有相應的激勵。管理的任務就是調動各種手段,有效的激發組織成員的熱情,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績效。激勵員工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種形式和手段不斷挖掘人蘊藏其內的無限潛能,激發員工對工作的極大熱忱,提高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企業良好的競爭機制,創建公平有效的競爭氛圍,以不斷提升員工與企業的雙重績效。而激勵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利用一定的物質手段和精神手段,通過外在激勵(正負強化)而引發企業員工思想動機的變化,增加其內在動力,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使之自覺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個人目標并為之奮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可以通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各種激勵手段更好地發揮作用,激發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激勵功能主要是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能夠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功能是符合人的行為活動規律的,因為人的思想動機是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而動機形成具有內在需要和能滿足需要的外部刺激兩個條件。在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競爭國際化的時代,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挖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要善于激勵員工,必須由關心物質到關心人,由懲罰人到激勵人,由精神獎勵到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并重,由滿足低層次需要到滿足高層次需求的轉變,激發和鼓勵企業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

4.教育功能融合

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通過采取形式多樣的教育手段,轉化人的思想,使人自覺地接受科學理論,轉變僵化、錯誤的思維模式,樹立開拓進取的新觀念,改變保守落后的陳舊意識,開創工作新局面。而人力資源的維護和發展又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和道德品質等素質培養與提高離不開教育功能的發揮。如形式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培訓等都充分的發揮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由于教育訴諸于思想覺悟,通常更偏向于“軟”的要求,不帶有強制性,而人力資源管理訴諸于行為約束,運用一定的規章、規范、條例、守則等現實的制度管理,通過行政、紀律和法律的手段去約束企業員工的行為,帶有明顯的強制性。雖然兩者的性質、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通過各種教育手段提高人們的覺悟和認識,為順利的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又可以增強和鞏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可以將對企業員工的種種要求加以條文化、規范化、制度化,將“軟”要求轉化為“硬”約束,通過嚴格的管理,保證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要求的實現。

5.凝聚功能的融合

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的使命。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引導和培養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建立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并在員工中貫徹執行,培育企業良好的競爭合作氛圍,使企業員工明確企業發展目標和戰略方向,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通過教育、引導、協調、激勵等手段也為增強企業員工凝聚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充分體現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各種微妙的方式使企業員工的思想、情感得以良好的溝通,使企業員工在同一思想的指導下,產生對企業目標、準則、觀念的“認同感”和作為企業一員的“使命感”。同時,在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作用下,使企業員工通過自身的感受,產生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和對企業的“歸宿感”、“認同感”、“使命感”、“自豪感”、“歸屬感”的形成,使企業員工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對企業的強烈的向心力,這恰恰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功能的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 高艷香.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研究[D]. 云南大學 2013.

[2] 海濤.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研究[D]. 山西農業大學 2013.

[3] 李劍書.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研究[D]. 西南石油大學 2012..

[4] 周斐斐.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研究[D]. 山西師范大學 2013.

[5] 肖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學 2013.

作者簡介:姜乙麗(1983—)女,漢族,吉林德惠人,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學士,助理政工師,中級人力資源師。

猜你喜歡
人本思想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資源管理
人本思想在中職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學管理相關問題探討
淺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結合”
淺析省級人才市場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
珠三角高職人力資源管理畢業生就業方向淺析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