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發生率中的應用

2014-10-21 17:07白樂樂鄭雅蘭馮旭琳
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尿路感染品管圈發生率

白樂樂 鄭雅蘭 馮旭琳

【摘 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通過現狀把握、原因分析、設定目標、制定對策、組織實施等程序,開展品管圈活動,比較活動前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結果:糖尿病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率由品管圈活動實施前32%降低為實施后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不僅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機率,提高了圈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促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關鍵詞】品管圈;糖尿??;尿路感染;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40-01

【Abstr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diabetes. Method: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 analyzed causes set goals, developed strategies, put it into effect, confirmed the effect to carry ou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before and aft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diabetes.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diabetes after QCC activity was 11%,was lower then 32% before the QCC activity. Conclusions: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activity is not only benefit to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diabetes,but also is good at circles membersprofessional technical level and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promot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ursing.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diabetes;urinary tract infection;incidence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活動團隊,通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活用科學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使醫護效果符合微創理念[1]。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常易合并尿路感染,不僅加重了糖尿病病情,還使得糖尿病患者住院次數增加,給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我科室將品管圈活動應用到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中,對糖尿病患者合并尿量感染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取得了不錯成效?,F將結果匯報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組 品管圈小組由5名護理人員組成。其中護師4名,護士1名,由一名護師擔任圈長,一名護師擔任秘書。圈名為“連心圈 ”,品管圈的口號為: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2 確定主題 結合我科住院患者大多數為糖尿病的特點和小組成員意見,選出活動主題:“如何降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主題符合品管圈的5M選題法[2]的原則,即力所能及(Mangeable)、有效可(Messurable)、需時適中(Moderate Duration)、公司賞識(Management Appreciation)、圈以自豪(Members Pride)。

1.3 現狀分析 糖尿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泌尿系感染是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長期泌尿系感染會導致和加重糖尿病腎損害[3]。為探討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我科室通過組建品管圈分析我院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可能原因。

1.4 制定目標 根據現場調查及回顧性歷史數據分析,活動前我科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為32%。改善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圈能力),鑒于此為科室組織的第一個圈,因此將圈能力定為0.66,確立了此次活動的目標值為11%。

1.5 原因分析 運用5WIH(why-目的;what-對象;where-地點;when-時間;who-人員;how-方法)管理工具,對臨床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查閱大量文獻,收集臨床資料,并對掌握的信息進行全面的研究,綜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針對因果關系制作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因果分析魚骨圖,從患者自身條件,臨床護理工作,技術條件因素3個方面進行分析,根據國內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較高問題的因果魚骨圖,使用“頭腦風暴法”召開品管圈會議,確定本次研究中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見表1

1.6 制定對策及方案 召開“頭腦暴風會議”品管圈成員探討護理對策,針對要因,逐條分析,排除非主要因素,其次排除不可抗拒因素,最終確定臨床護理工作為主要影響因素。

1.7 實施對策

1.7.1選擇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入住的糖病患者60例;同樣選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實施品管圈活動后入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兩組患者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尿液酸堿度、蛋白質、葡萄糖、隱血、膽紅素、尿膽原、酮體、亞硝酸鹽、白細胞、比重和維生素C、糖化血紅蛋白、白細胞數目差異無顯著性 (P>0.005)。

1.7.2監測血糖 血糖控制好,感染發生率較低,血糖控制差,感染率較高。高濃度血糖有利于鏈球菌、大腸桿菌和肺炎球菌的生長,且會抑制白細胞功能,抑制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使機體對特殊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與血糖水平有關,血糖水平越高感染的發生率越高[4]。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水平,積極治療糖尿病,盡量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糾正代謝紊亂,積極控制血糖,使血糖盡可能控制在10mmol/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8%以內,是減少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

1.7.3做好健康宣教與評估 組織患者開展適當而有益的體育活動,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正確評估易感人群,實施預見性干預,準確分析患者是否存在血糖控制不佳,腎功能減退的危險因素,認真做好疾病健康知識宣教,對腎功能不全患者,指導患者低鹽低蛋白飲食,忌食豆類及豆制品。

1.7.4留置導尿護理 留置導尿者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3次,女性患者大便后及時清潔會陰部,尤其重視女性患者月經期間的衛生;注意尿管的護理,尿管應粗細合適,插管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粘膜,保持尿液引流通暢,避免不必要的膀胱沖洗,盡量縮短插管留置時間。

2 結果

品管圈活動實施后(2013年1月-2013年6月)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發生率明顯較實施前 (2012年6月-2012年12月) 降低。見表2.

表2 活動前后糖尿病患者合并尿量感染的發生率比較

3體會

通過這次品管圈活動,對降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方法進行了創新,制定了標準的流程,增進了團隊的協作能力,加強了各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本次研究通過品管圈活動的展開,完成了“降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發生率的控制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庭芳.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2012,7 (6)2012:1.

[2] 熊艷.肝源性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與分析[ J ].護理管理雜志.2006.6(8):4-7.

[3] 陳靜輝.糖尿病合并單純性泌尿系感染44例臨床分析[ 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0):2016-2017.

[4] 張國英,陸林,劉海娟,等.糖尿病患者肢端感染的局部治療[ 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20):127-128.

猜你喜歡
尿路感染品管圈發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長和Beddington-DeAngelis發生率的隨機SIRS傳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發生率的meta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品管圈在質量文化構建中的應用
足月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預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品管圈“轉”起來
品管圈的魅力
醫療質量也要有“品管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