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發生次數

2014-10-23 05:26袁天鈞朱沛蓉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4年4期
關鍵詞:誤報消防設施探測器

◆張 健 袁天鈞 朱沛蓉

張 健 袁天鈞 朱沛蓉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1 選題理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國際公認的建筑消防設施之一[1]。其可以盡早發現并通報火災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火災發生,抑制火災蔓延,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馂淖詣訄缶到y誤報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且容易使消防人員產生麻痹思想。為降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發生次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保衛科于2010年8月成立品管圈,并積極開展活動。

2 小組概況(表1、表2)

表1 小組概況

表2 小組成員

3 現狀調查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由觸發裝置、報警裝置、警報裝置、電源、消防控制設備等5部分組成?;馂奶綔y器和手動報警按鈕組成觸發裝置,火災報警信號主要來自火災探測器和手動報警按鈕。目前,醫院共有火災探測器1653只,手動報警按鈕153只。報警信號類型分為手報按鈕(火警)、火災探測器(火警)、火災探測器(預警)、火災探測器(輸出值異常)、火災探測器(主信號異常)、水流指示器動作(終端設備動作)、消防水泵動作(終端設備動作)、防排煙系統風機動作(終端設備動作)、防火卷簾門動作(終端設備動作)、交流電源故障以及直流備用電源故障等。

小組成員選定控制器,于2010年8月23日~9月20日的每周一在消防中心收集統計報警記錄及相應系統運行記錄、現場查處記錄,對收集資料進行匯總,采用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見表3。由表3可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發生次數為205次/天,其中輸出值異常是主要癥結,占95.61%。

表3 活動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統計

4 目標設定

依據國家規范及行業技術對消防設施的要求[2-5],結合醫院實際及圈員崗位處置經驗,確定圈能力為60%?;顒幽繕酥?現狀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205-205 ×95.61% ×60%=87.4。因此,經小組全體成員討論,將活動目標設定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發生次數≤87.4次/天,見圖1。

圖1 活動前與活動目標比較

5 原因分析(圖2)

圖2 輸出值異常的原因

6 要因確認(表4)

表4 要因確認

7 制定對策(表5)

表5 制定對策

8 實施

實施一:減少不當施工

現狀:消防中心報警器報警后,值班人員現場處置時發現,科室在安裝設備或改擴建,造成滿屋粉塵,導致探測器污染受損。

目標:(1)督促有關科室在房屋改建、設備安裝前,工程充分考慮區域消防設施,滿足消防保護需求;(2)加強科室間協調;(3)加強工程現場監管,做好消防設施保護。

實施:小組成員到總務科、設備科了解醫院改擴建項目及設備安裝計劃,督促有關科室將工程涉及消防系統事先計劃及保護措施納入合同;工程施工過程中,小組成員會同總務科、設備科人員現場監督,落實保護措施,對擅自施工造成消防設施故障或損壞的進行處罰;保衛科修訂消防設施維保制度,并對科室進行考評。

負責人:袁天鈞。

效果:科室間主動溝通,措施得力,至12月底,未發生因施工不當引起的誤報。

實施二:操作人員熟練掌握設施操作技能

現狀:消防中心除火災報警系統外,還有電視監控系統、110聯網防盜報警系統、電梯緊急呼叫系統等。各系統報警操作處置程序不同,操作程序多,加上人員配備不足,值班人員工作量較大,容易出錯。

目標:(1)對操作不當原因進行分析,糾正錯誤;(2)針對其它系統的不同特點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值班人員操作水平;(3)修訂各系統操作程序、管理制度;(4)向上級申請按規范配備技術人員。

實施:分析值班人員處置報警操作流程記錄,對由操作不當引起的報警進行原因分析,糾正錯誤;對消防中心全體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促其了解各系統性能及處置程序;修訂各系統操作程序、消防中心管理制度、應急處置程序等;將人員配備計劃列入保衛科上報院部年度計劃。

負責人:張健。

效果:以前頻發重復誤報信號減少,值班人員熟練規范處置,無誤操作引起的重復誤報。

實施三:減少場所污染源

現狀:受房間消毒、粉塵、水蒸氣、潮濕、昆蟲、殺蟲劑等污染探頭時常頻繁報警,值班人員現場查看時發現,有的探頭不但外表沉積污物,內部也有銹蝕現象,處置后故障出現周期很短,最終造成探測器壽命縮短報廢。

目標:(1)加大對重點部位、惡劣環境探頭的巡查頻次,及時處置受污探頭及底座,必要時予以更換;(2)對頻繁報警區域的探頭及時處置;(3)到科室現場指導,減少污染源。

實施:在每日消防防火巡查中加強對探頭的巡視。集中更換受污探頭及底座,共更換探頭85只。到科室現場指導培訓,普及消防知識,減少環境污染源。要求消防管理人員定期對環境復雜區域進行巡視,檢查排風設施是否完好,管道、接口、閥門是否有滴跑漏現象,科室消毒是否規范等。

負責人:袁天鈞。

效果:處置過的區域誤報發生次數明顯下降,僅食堂開飯時段局部位置出現3次~4次蒸氣引起的誤報。

實施四:提高探頭清洗率

現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以及驗收規范》要求,探測器投入運行工作2年后,應每隔1年全部清洗1次,并對必要功能進行測試,合格方可繼續使用,不合格者嚴禁重新安裝使用。但現實是,醫院配備探測器從2002年連續工作至今。目前,國內探測器專業清洗公司少且費用昂貴,與更新相差不大,一般多采用更新。但醫院共有1653只探測器,總共僅更換300只。

目標:(1)按照規定年限對探頭進行專業清洗、檢測、更換;(2)加大對重點部位、惡劣環境探頭的巡查頻次,及時清洗;(3)縮短重點污染區域探頭的定期清洗周期;(4)申請增加每年更新探頭數量。

實施:除已更換探頭及底座外,對出現誤報頻發區域的探頭全部清洗。修訂探測器調換計劃,上報院部審批,增加每年更新數量,由每年50只增加到每年200只。

負責人:袁天鈞。

效果:清洗過的探測器出現誤報頻率占報警器誤報率不足10%,效果明顯,需維持。

9 效果驗證

小組成員于2010年11月1日~29日的每個星期一收集報警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見表6。由表6可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發生次數降為66.6次/天,達到了活動目標,見圖3。

表6 活動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誤報統計

圖3 活動前后與活動目標比較

與此同時,小組成員在解決問題能力、責任感、積極性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增強了科室凝聚力,見圖4。

圖4 活動前后小組成員能力比較雷達圖

10 鞏固措施

加強標準化建設,將修訂的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及應急程序、消防設施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消防巡查制度及流程、院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辦法等納入常規管理制度,使消防巡查常態化。

11 總結與下一步打算

醫院消防工作任重而道遠。通過品管圈活動,以點帶面,人人參與,使“防火墻”在醫院安全工作中真正發揮了作用,提高了醫院抵御災害的能力。

下一次活動主題為:提升病區人員消防安全疏散預案知曉率。

[1]王春雷.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勘察設計,2004(11):38-4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50116-200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S].200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GA767-2008,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S].2008.

[4]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0號),上海市建筑消防設施管理規定[S].2007.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2006.

猜你喜歡
誤報消防設施探測器
建筑消防設施易被忽視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建筑消防設施安全監督與檢查
家用燃氣報警器誤報原因及降低誤報率的方法
高層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問題研究
第二章 探測器有反應
EN菌的引力波探測器
第二章 探測器有反應
關于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與保養管理
船舶消防傳感器的應用初探
某水電站勵磁系統誤報導致機組事故停機原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