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城市生態多樣性保護規劃研究

2014-10-23 04:45葛毅鵬孫玉宇郭萬朋
關鍵詞:森林公園洛陽物種

葛毅鵬 孫玉宇 郭萬朋

(1.河南科技大學規劃與建筑工程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2.洛陽理工學院環境工程與化學系,河南 洛陽471023;3.河南智博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河南鄭州450000)

0 前言

在人類繁衍和改造生存環境的過程中,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破壞。因為,人類的發展是建立在對大自然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的。生物的直接使用價值和潛在價值伴隨物種的消失而消失,生態環境已經并且在不斷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城市作為整個世界大環境的一部分,也正遭受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如何在城市的規劃和建設活動中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使城市生態系統既能為城市創造優美的環境,又能融入區域乃至全球生態系統,繼而實現真正的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意義重大。

1 洛陽生態多樣性的現狀研究

1.1 生態系統生境研究

1.1.1 氣候

洛陽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區。季風環流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且大風較多,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長,冬季寒冷雨雪較少。年平均氣溫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1]。

1.1.2 地形、地勢及生態環境

(1)生態環境。

洛陽市土地總面積為15208.6km2,其中山地丘陵占86.2%,平原占13.8%。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級森林公園6個,省級森林公園及風景名勝區及飲用水源保護區共計14個。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占市域 23%[2]。

①周圍群山環抱。有青要山、周山、荊紫山、郁山、邙山、櫻山、萬安山、首陽山、龍門山、香山、嵩山等大小山地。境內地形復雜多樣,山川丘陵交錯,整體地勢西高東低,“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

②境內河渠密布。區內河流分屬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共有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瀍河等10余條河流蜿蜒其間。自古有“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2]。

(2)中心城區生態環境。

市中心生態環境呈現了“三山環抱、四水中流”的山水格局,“十字”加兩個“半環”的景觀結構,以及“遺址為心、綠楔入城,綠帶貫穿、綠廊連通、綠軸成網、綠點均布”的綠地系統[3]。中心區有濱河綠地、遺址綠地、公園綠地等重要綠地板塊(表1)。

表1 重要綠地板塊

1.2 生物物種調查分析

1.2.1 洛陽本土生物種類調查

洛陽四面環山,森林覆被率較高。洛陽市《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公布的生物種類和數量如表2所示:

表2 洛陽市生物種類數量一覽表

1.2.2 中心城區景觀物種調查

中心城區的建筑和市政設施覆蓋率高,在有限的城市綠地內生物物種十分有限,多以景觀植物出現。近年來,居住小區的環境質量提高較快,小區景觀的生物種類基本可以表現中心城區的生物物種現狀。下面就是對不同時期所建的9個居住小區生態環境調查(表3)。

表3 洛陽市中心城區居住小區生態環境抽樣調查

2 洛陽中心城區生境現狀問題分析

2.1 公園物種較少,大量綠化系統被破壞后建成娛樂設施

牡丹是洛陽的名片。為體現“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大場景,洛陽在綠化系統中大規模種植牡丹。其中,牡丹公園、中國國花園、洛陽牡丹園等也大面積種植,在牡丹的種植區其他生物種類很少。如此大量的綠化土地被單一物種所占領,系統不能實現自我循環,同時還需要大量的人工和附加資源才能維持,這樣就造成了生態系統的極大不平衡。并且公園中大量原規劃中的綠化場地被征用后建成娛樂設施。建筑和娛樂設施逐漸侵吞了城市公園綠地。

2.2 硬質建筑物侵占了生物生存環境,城市生境呈現嚴重破碎化

洛陽一期總體規劃由于跳出老城發展新城,重視生態綠化建設、重視生活環境營造等舉措而被譽為“洛陽模式”。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內容被不斷定義和填充,城市中的大量綠地被不斷侵占:

首先,在汽車保有量不斷攀高的今天,由于在道路系統和停車系統規劃、行車引導和文明行車教育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道路越建越寬,原有的綠化帶被侵占,大量的公共綠地被建成停車場,即使這樣也不能改變新建道路變成新停車場的現狀。

其次,在房地產業不斷興起的背景下,城市管理者受GDP政績考核的影響,開發商受高額利潤的誘惑,城市綠地被變更用地性質,建成短期效益高的房地產和休閑娛樂項目。例如,洛河兩岸新建的休閑娛樂建筑,龍門山森林公園中建的大量的賓館和休閑娛樂度假中心。

2.3 河道被破壞

在洛陽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市政和房地產項目需要大量的沙石等建設材料。近年來,由于開采沙石,洛陽境內幾乎所有的主要河道遭到嚴重破壞。河道內的水生植物和動物生態系統遭到極大破壞,已經枯萎的河水在千瘡百孔的河槽中滲漏現象嚴重。同時,沿河生態也遭到破壞。

2.4 森林被侵占,森林物種過少

近年來,房地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市中心區域已近飽和,并迅速向周邊擴展。龍門山森林公園和周山森林公園已被房地產和市政項目團團圍住。以周山森林公園為例,周邊已經聚集了山水富地、中泰世紀花城、解放軍534醫院等項目,總面積急劇減少。同時,周山和龍門山森林公園,因經歷了早年的濫采濫伐,物種消減嚴重。近年雖然提倡封山育林,但由于植物種類過少,且平均樹齡太小,不能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3 洛陽中心城區生態多樣性保護對策研究

3.1 生態多樣性保護途徑探討

3.1.1 強化靜態物種保護的途徑

(1)保存物種。

充分發揮城市植物園、自然保護區、動物園、森林公園的物種保護功能,讓更多瀕危動植物落戶其中,進行專業的保護和生境研究。這也是世界上通行的有效的物種保護措施。以英國皇家植物園為例,園中共有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植物5萬多種。中國的華南植物園和西雙版納植物園分別保存植物1.3萬和1.2萬余種[3]。這些植物園通過保存珍惜物種本身,既保護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也保護了生物遺傳的多樣性,為日后條件成熟,將馴化的動植物返還給大自然,重新恢復生態系統打下了基礎。

洛陽城市公園和森林公園中,數隋唐遺址公園和西苑公園的植物種類保有量最多,分別為1000和800多種。其中大多還是馴化的景觀物種,本地物種較少,瀕危物種就更加稀有。因此充分發揮洛陽城區各類公園的“物種基因庫”的作用和市民休閑娛樂地的作用,為本地生物學研究和生物知識普及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2)景觀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專項研究。

景觀作用和生態的氣候調節作用,是城市生態的兩個最主要作用。如何保證洛陽城市生態綠化的景觀價值和氣候調節價值實現的同時,實現城市生物的多樣性和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呢?這里的前提就是植物的組合景觀一定要美、組合的景觀類型一定要多,否則拋開植物在城市中的景觀特性而單講生態就會落空。

在城市的公園和森林公園中展開景觀組合和生態平衡組合雙向研究,大量運用本土植物進行景觀學和生態平衡學的深層物種搭配研究,為城市綠化系統最終大規模應用推廣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

3.1.2 生態系統生存環境的恢復研究

(1)外圍自然環境。

制定保證礦產有序開發的長期規劃,加大礦產新技術的應用,減少礦產開發對生態資源、生態環境和水環境的破壞。加強封山育林、防護林、經濟林建設的技術指導,在林業生產和保護過程中強制采用有利于生態平衡、生態自我循環的生物多種群組合建設。

(2)中心城區。

生態恢復保護是生態系統生存環境的“修復性保護”,旨在調整生態系統和生境中的損壞和薄弱部分,使之能夠實現自我循環、自我平衡狀態。在城市中生態環境按照尺度和形態可分為生態板塊和生態廊道兩類。兩類生境的保護各有側重點:

①生態板塊生境的恢復研究。洛陽市區人均平均綠化率比較高,擁有王城、西苑、洛浦、牡丹等眾多公園,龍門山、周山、邙山等一干森林公園。這些面積巨大的綠色生態板塊交替散落在城區的不同區域,構成了城市景觀的重要節點。因此在不同層面和角度進行恢復研究十分必要。首先,增加眾多生態板塊的本土生物物種數量,尤其是本土生的關鍵種,使喬、灌、藤、草、苔蘚、菌類、微生物等合理組合,巧妙搭配,形成空間立體綠化[4]。其次,尊重大自然的作用,加強管理但減少人工破壞性干預,例如過度除草、松地等。同時,減少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避免部分物種消失從而導致生物鏈條斷裂。

②生態廊道生境恢復研究。填平洛河、澗河等河道中因開采沙石而挖出的眾多大大小小的溝壑,保證河道的流通性,減少滲透性,恢復河床生態。采取生態護堤新技術,沿河堤用強根生物恢復生態。利用河道富水的有利生態環境加強河堤兩側的沿河綠化帶建設。由于道路在城市中的強延伸性和近人性,道路綠化對于城市生態意義重大,利用在道路和由道路衍生出來的帶狀公共活動場地建設帶狀綠化是所有城市綠地建設中有效和通用的做法[5]。增加帶狀綠地的物種數量,加大城市道路綠化的物種密度,保證縱橫交錯的綠帶的連通和延續是生態廊道恢復的重要手段。

3.2 城市生物與景觀多樣性保護規劃研究

綠地系統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此階段的規劃內容過于宏觀,缺乏系統內容,強制性和指導性較弱,致使很多城市在進行具體綠地系統建設時盲目追求效率,不嚴格遵守城市規劃文件,隨意性較大,造成綠化系統景觀單一,物種過少,生態系統薄弱等結果。因此有必要詳細制定具有強制限定性的城市生物與景觀多樣性保護規劃,從景觀系統結構規劃、綠地生態系統的尺度、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物種選擇上進行明確規定。

3.2.1 城市生態景觀系統結構規劃

以城市中的重要生態板塊(如圖1)為基礎,以市區的河流體系為重要生態廊道,通過河流的生態廊道作用將城市中心生物薄弱核和周邊的生態富集地連接起來(如圖2)。再通過縱橫交錯的城市道路綠化帶進行網絡化連接、加強,從而讓生態流暢通,形成網絡化、不間斷的生態體系[6]。

圖1 洛陽城市景觀主要板塊

圖2 內核與周邊綠化連接示意圖

3.2.2 生態系統的尺度和景觀內容規劃

(1)生態系統的尺度。生態板塊的尺度受邊界、周邊環境和地理位置的限定,幾乎難以有大的改變。但生態廊道的尺度因是城市建設的產物,重新定義的余地較大。生態廊道,尤其是洛河、澗河、伊河、瀍河等重要生態廊道肩負著主要的生態流通線的作用,寬度應盡可能地大。實驗表明:生態廊道越寬,生態的可流通性越強[7]。

(2)景觀規劃內容。通過相關研究,根據本土景觀植物的葉、莖、形等觀賞內容和植物的氣候適應性內容,編制植物景觀多樣性專項規劃文件,以滿足景觀的色、形、空間三個方面要求。具體內容應包含:

①本土植物和引入物種的季節色相及組合色相研究專項文件;

②本土植物和引入物種的形態及組合形態研究專項文件;

③生態板塊和生態廊道生態系統和景觀系統的修建性控制性規劃;

④其他區域的植物配備指導及實例集;⑤地域景觀特色控制性規劃。(3)生態系統的物種選擇。

結合洛陽當地氣候和景觀要求,分別在氣候調節、小氣候調節兩個方面進行生態系統的功能區劃分和物種選擇:

①氣候調節。洛陽冬季寒冷凜冽,夏季城市熱氣難以散發,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嚴重,空氣污染較嚴重??梢酝ㄟ^選擇合適的樹種在不同的地區,擔起冬季擋風、夏季導風、水土保持、空氣凈化的重任。

②小氣候調節。洛陽夏季天氣炎熱,植物進行降溫遮陽是重要的手段。根據不同降溫對象選擇不同的植物種類進行有效降暑:例如墻體與路面降溫可用藤蔓、喬木等;停車場降溫可用灌木、花草等。

3.3 生態多樣性保護的管理機構

洛陽市的《城市綠化系統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一部分,由洛陽市城鄉規劃局組織編制;《城市生態環境規劃》是由洛陽市環境保護局組織編寫;城市綠化系統的施工最終是由洛陽市園林局負責。整個綠化生態建設從計劃到實施的過程牽扯到眾多行政管理部門,總體呈現多頭管理,又無人最終負責的局面。城市生態建設最終將停留在計劃上和文件中,成為一紙空文。如要改變這種情況,就應在頂端做好機構的設計工作:嘗試由市政府和環保局牽頭,從規劃、環保、園林、林業等部門抽調專員,同生態研究專家一起組成生態建設委員會(如圖3)。生態建設委員會負責協調和監管從規劃到建設的每個環節,保證每個環節落到實處。

圖3 管理結構示意圖

4 結語

基于洛陽市生態多樣性現狀調查和問題分析,探討了靜態物種保護和生態系統生存環境的恢復等生物多樣性保護途徑,以及城市生態景觀系統結構規劃、生態系統的尺度和景觀內容規劃、生態系統的物種選擇等城市生物與景觀多樣性保護規劃的詳細內容。鑒于洛陽城市生態

多樣性從計劃編制到建設實施全過程所呈現的“多頭管理,又無人最終負責”的局面,提出重新從頂端設計管理機構,來領導、協調和監督眾多相關部門的生態多樣性保護工作,以實現整個過程可控。城市生態多樣性是生態學和城市規劃的交叉學科,是一個研究生態系統最薄弱生境(城市)的學科,是一個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意義重大的學科,是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和永久的研究課題,因而,需要眾多同行不斷努力,互相探討。

[1]洛陽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洛陽市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27.

[2]洛陽市環境保護局.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規劃[EB/OL].http://www.lyhbj.gov.cn/portal/infomanage/webui/docread.aspx?docid=534.

[3]洛陽市規劃局.洛陽市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EB/OL].http://www.hnjs.gov.cn/jst/contents/6/44896.html.

[4]胡文芳.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編制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學位論文,2011:61.

[5]陸玉云.淺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J].云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1999,(1):40.

[6]陳波.國外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幾種途徑[J].廣東園林,2005,(6):20.

[7]李波.中國的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持續利用[J].農業環境與發展,1999,(4):9 ~15.

猜你喜歡
森林公園洛陽物種
洛陽正大劇院
“立法為民”的洛陽實踐
森林公園游記
洛陽自古繁華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電咖再造新物種
龍架山森林公園
礦區舊址森林公園化改造規劃設計
世界上的15個最不可思議的新物種
游溫州森林公園 享自然山水美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