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療效分析

2014-10-29 15:57江蘇省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211300邢愛華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4年16期
關鍵詞:尤為重要致殘率顱腦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人民醫院(211300)邢愛華

重型顱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顱腦損傷后格拉斯哥評分(GCS)3~8分,傷后昏迷時間6h以上或在傷后24h內意識惡化,再次昏迷6h以上者 。一般而言,TBI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如何提高TBI治愈率、降低致殘率及并發癥已成為臨床治療TBI的難題。以往的文獻報道 ,早期康復護理對于TBI患者尤為重要,對患者以后的功能恢復起著關鍵性作用。本文選取TBI患者35例,探討行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TBI患者的重要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TBI患者35例,均經頭顱CT檢查提示有顱腦損傷征象,入院后GCS評分均為3~8分。男19例、女16例,年齡37~82歲,平均(49.3±12.6)歲?;杳猿潭龋簻\昏迷15例,中昏迷12例,深昏迷8例。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患者均接受抗感染、脫水降顱壓、營養神經、腸內營養支持、維持內環境穩定等神經外科常規治療及護理。急性期給予保護性約束,每1~2小時變換體位1次,保持患者臥位舒適,保證良肢位的擺放,以防止關節攣縮、變形?;謴推谥笇Щ颊哌M行功能鍛煉。

1.2.2 護理措施

1.2.2.1 功能鍛煉 全組患者康復訓練按階段進行。其中昏迷期的患者注意保持肢體及關節的功能位,給予保護性制動。①保持患者正確的臥床姿勢,肩關節呈“敬禮”位,肘關節屈曲90°,腕關節背屈30~40°,髖關節伸直防止下肢外旋,踝關節背伸90°,應用硬板靴預防足下垂的發生;②被動活動各關節,上肢做肩外展外旋,前臂后旋,上臂后旋及指關節的屈伸運動,下肢做膝關節內外旋、膝關節屈伸、踝關節背伸跖屈及足趾的屈伸運動,由大關節到小關節,每天2~3次,每次每關節活動10下左右。

1.2.2.2 促醒 患者能否蘇醒,取決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一般來說,患者意識的恢復高峰期是4~6周,再往后恢復意識的可能性將逐漸降低,因而對于TBI患者實施積極的促醒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①言語呼喚促醒法。護理操作中將昏迷患者當作清醒患者對待,進行語言交流,用言語呼喚促醒。②音樂呼喚促醒法。在生命體征平穩的情況下,選擇患者患病前喜歡或熟悉的音樂或家人錄制的短片反復播放,播放時間不宜過長,每次30min,避免疲勞。③皮膚刺激促醒法。對患者肢體和全身皮膚進行按摩,每次翻身時有意刺激患者皮膚,增加外界刺激,還可引導家屬觸摸患者的頭面部、耳垂區域的皮膚及穴位,進行體表按摩,每天3~4次,每次10~15min。

1.3 評價方法 全組患者在治療和護理干預后1個月按照GCS評分標準評定 ,作治療前與治療1個月后療效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附表 治療前后GCS評分比較[n(%)]

2 結果

全組患者經康復護理干預1個月后,GCS評分明顯好于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3 討論

顱腦損傷越重,昏迷時間越長,且預后越差,致殘率及病死率也相對提高,因此,在患者處于昏迷期,加強護理康復干預顯得尤為重要。訓練時間越早,患者肢體出現隨意性運動的時間越早,身體機能恢復的預后越好。相反,隨著康復工作開始時間的推遲,康復療效呈現遞減趨勢,特別是1個月內介入康復治療,能有效減少功能障礙的發生。已有研究表明,功能訓練可加速大腦組織中側支循環的建立,促進病灶周圍腦細胞的重組和代償,有利于發揮腦組織的“可塑性”。但是,護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病情常有變化,因此護士要做到主動、細致、負責,并且要指導家屬掌握必要的護理知識,取得家屬的配合,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猜你喜歡
尤為重要致殘率顱腦
分析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
好詩都在歲月里
“底妝”梳妝臺
急診腦卒中識別評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老年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聯合內外減壓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腦室內顱內壓監測在老年顱腦損傷中的應用
無瓣膜病變心房纖顫并腦卒中的臨床分析
超市食品安全的關鍵監管點與控制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