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現代都市中的隱者

2014-11-09 02:14劉永孜攝影劉媛媛
樂器 2014年9期
關鍵詞:行者古琴文化

文/劉永孜 攝影/劉媛媛 尹 超

初夏的一天,幾位年輕朋友來看展覽,一起來的還有一位赤腳穿著草鞋,留著垂肩長發,穿著舊式漢服的年輕人,自我介紹稱行者。我一時難以辨別這是藝術圈新一波特立獨行的派頭,還是酷愛動畫片的學生在玩COSPLAY。細看這個人,面貌俊朗,眼睛里一派天真和探尋,舉止也落落大方。在朋友們的邀請下,行者從行囊里掏出一件竹制的樂器,沉穩的氣息吹出低沉又遼遠的曲調。大家為之驚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尺八,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如今很少有人吹奏。我思忖,這樣的年輕人在當下中國其實很多,單純、健康又富于才華,但是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殘酷之后,也會如大部分人一樣,逐漸喪失個人的光彩??墒?,我錯了。

行者

行者確實早慧,3歲便上學。雖然年紀小,在大孩子們中不免形成孤僻內向的性格,但學業異常順利,15歲就要進大學了。2001年,16歲生日之際,他突然對按部就班的人生萌發了疑惑和隱憂。冥冥中,一股強烈的,要探尋新世界的力量在胸中涌動不安,拉扯他的雙腳。行者在地圖上選了中國南方的7個城市,然后半是游戲,半是賭博似的,用一首歌的最后一個字確定了自己的第一個目的地。隨著當時南下打工的大潮,行者先是到了廣州和東莞,然后的十年,流浪了大半個中國。在這次個人的旅程中,他以各種工作謀生,洗車行擦車、建筑工地上拉磚、工廠里穿珠子、雜志社的編輯、電視節目的主持人……睡過路邊、工廠、客棧、寺院、森林和沼澤。既看過人性最陰暗的一面,也不時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在云南、西藏、青海、新疆最遙遠偏僻的地方獨自擁抱過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在中外文化中,流浪和探險一直是文學故事的共同主題。主人公不僅歷經磨難,更被作者賦予了探尋生命意義,完成人類精神旅行的使命與榮耀。美國作者杰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半自傳體小說《在路上》(On The Road)記錄了“我”同一個狂熱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亞蒂以及其他幾個朋友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的穿梭旅行。無數青年讀者受之啟發和鼓舞踏上漫游之路。有評論說,這部小說展現了美國西部原型的力量和流傳至今的拓荒精神??缭教窖蠛蛶资甑臅r間,這份在路上的自由和勇氣在當代中國青年人中也尋得共鳴,流浪成為一次浪漫的,尋覓自我的體驗,背包旅行正成為都市青年時尚的生活方式。但是,行者的出走有他自己的前輩,如同莫里亞蒂的前面曾有一位橫沖直撞的牛仔。

隱士

行者曾跟一位朋友說,自已為了了解這個世界,也曾經到北京拜訪許多著名詩人和作家,希望獲得教誨與啟迪,但仍是失望,因為他們只是專注于所謂的文化成就,也無法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在流浪了很多年,吃過很多苦后,行者只想回到內心的純凈,找到人生中美好的價值。其實,這種回歸內心的渴望在一千多年前,甚至更遙遠的過去,就曾有中國的知識分子(士大夫)發出過,并貫穿著中國文化的歷史。激烈的政治動蕩和殺戮令當時的知識分子求取功名、報效國家、榮華加身的既定道路崩塌,他們對舊有的傳統標準和信仰發出質疑。一種對內在智慧與精神的追求超越了外在的世俗功利。出走、隱居、與自然親近、在詩歌繪畫中尋覓心靈的純粹與安慰,這是他們最理想的生活。

在北京和上海這類大都市中,人和信息的流動更快更復雜,整日變化無常。相較而言,中國江南和云南地區要穩定緩慢許多,思想和情感才有機會沉淀下來。經歷了三十年高壓高速的成長與競爭的中國都市人開始反思,現代化和物質追求之外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當中國的打工潮將越來越多的人推向一線城市的同時,也有人逆向流動到這兩個地區定居,其中蘇州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傳承地,而大理成為中國的波西米亞。2006年以后,行者隱居在云南大理和蘇州等地,閱讀了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的典籍,也不斷地發表詩歌、小說,并編輯出版了一些經典著作,還開始修習古琴。幾年的光景,他開始以青年古琴家的身份在各地演講和舉辦音樂會。

古琴是中國古老的弦撥樂器,在漢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文人在詩書之外必須要修習的內容。古琴的外表在今人看來是如此簡單,一塊木材上七根絲弦,實際上,從選材、用料、構造、配件、漆灰的制作過程,再到琴譜、指法、律調、門派等等都有著極為復雜精微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標準。初聽古琴曲,音色清微淡遠,那種內斂沉靜的氣質令我們灌滿躁動節奏的耳朵緊張專注起來,細問這指尖的掐撮吟揉到底在唱些什么?1977年,現代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流水》被載上美國旅行者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靜靜回響。這是人類多么浪漫的想象,在無邊無際的黑色演播廳里,孤獨耐心無悔地吟唱,等待知音。今天,在中國以及世界的許多地方都有琴社和琴人,古琴曲已經超越了文化的邊界。行者一直的理想是尋得一處離城市不遠的空間,建一座書院,讀書撫琴,結交朋友,并為他們安撫心靈。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作家比爾?波特(Bill Porter) 到中國西安附近的終南山里尋訪到很多現代隱士,并出版了一本書《空谷幽蘭》(Road to Heaven),介紹中國的隱逸文化。2009年,行者在北京的一次活動上見到了這位作家,作家對他說,你不會在城市中待很久的,早晚都會離開。2010年,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行者工作的雜志社倒閉了,他離開北京再次開始游歷。

之后,我很少見到他,偶爾聽說他受一個朋友的邀約,在中國蘇州探訪一座私家園林。

猜你喜歡
行者古琴文化
做“兩個確立”的忠實踐行者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逆行者
年味里的“虎文化”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最美逆行者
尋琴記:古琴的前世今生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尋訪千年古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