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

  • 多元文化背景下非遺——古琴的實踐探索
    和文化的多元化,古琴文化的傳播和演奏方式也面臨著新的變革和挑戰。古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和變革,不僅僅是音樂本身的變化,更是中華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是人類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因此,古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實踐探索,對于推動人類文化交流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二、古琴實踐探索的表現形式《意見》指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和相關研學活動,建設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鼓勵

    名家名作 2023年6期2023-08-22

  • 大運河江蘇段古琴藝術保護問題研究
    214121)古琴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琴棋書畫”的四藝之首,代表著古代文人雅士的風雅意趣,也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具有高雅審美內涵的音樂表現形式。根據2016年湖北出土的周朝曾國春秋早期墓琴推算,古琴至少有距今3 000年的歷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大運河江蘇段作為運河最長的一段流經區域,其綿延的文化一脈相承又各領風騷,其中古琴文化源遠流長,以揚州的廣陵派以及鎮江的梅庵派為代表的古琴流派,在運河沿岸傳承著古琴的清、雅、和、靜。盡管大運河江蘇段的古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2年5期2022-12-06

  • 當代新媒體環境下古琴藝術的傳承與推廣
    傳統音樂文化中,古琴藝術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四藝“琴、棋、書、畫”之中,古琴藝術居于首位,同時古琴藝術也成為文人音樂的重要象征。在新媒體環境之下,古琴藝術進行更有效的傳承和推廣,使其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進而更有效適應時代發展趨勢,讓更多人接受認可,進而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創新,體現出全新的發展效果。據此,有必要針對新媒體環境下的古琴藝術傳承和推廣策略等內容進行剖析。一、當前古琴藝術的推廣現狀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人們對古

    戲劇之家 2022年21期2022-10-31

  • 當代新媒體環境下古琴藝術的傳承與推廣
    傳統音樂文化中,古琴藝術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四藝“琴、棋、書、畫”之中,古琴藝術居于首位,同時古琴藝術也成為文人音樂的重要象征。在新媒體環境之下,古琴藝術進行更有效的傳承和推廣,使其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進而更有效適應時代發展趨勢,讓更多人接受認可,進而對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創新,體現出全新的發展效果。據此,有必要針對新媒體環境下的古琴藝術傳承和推廣策略等內容進行剖析。一、當前古琴藝術的推廣現狀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人們對古

    戲劇之家 2022年21期2022-10-31

  • 溫婉知性 琴潤一生
    了一場中西合璧的古琴音樂會。一位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高材生,古琴新秀——金潤一與金山愛樂交響樂團合作,為這個雪夜平添了別樣的韻味。一見鐘“琴” 隨拜名師金潤一的父親是書畫家,受其父熏陶,從小練習書法,畫國畫。其父原本想讓女兒步其后塵學習美術,但潤一卻喜歡彈琴。她四歲始習鋼琴至九歲。一次,父親帶潤一參加一個古琴雅集,見一朋友彈奏古琴曲《酒狂》,遂對古琴產生興趣,于是對父親說:我不學鋼琴了,我要學這個(古琴)樂器。父親欣然應允,從此金潤一開始與古琴結緣。之后她拜

    樂器 2022年4期2022-04-19

  • 古琴之思
    早在2003年,古琴文化便成功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自2001年昆曲入選后,中國第二個被列入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此成績,足可以用耀眼來形容。然而,在教育培訓市場一片火熱的當下,我似乎找不到古琴的一席之地。古琴傳承為何如此艱難?難道是因為它貴重?從選坯到拴弦,古琴的斫制需要經歷數百個步驟,這些步驟在古代都需要手工完成,一來一去,便是七八年的光陰。在古代,古琴貴,因為斫制費時費力。但在現代,在工業化如此成熟的今天,古琴的斫制只是時間成本的問題。我

    書香兩岸 2021年6期2021-08-07

  • 千年情譜
    ,我終于有機會與古琴正式結緣。在漳州一個遠離人世喧囂的村落,坐落著一個古琴文化小鎮。龍人古琴文化村創立于2010年,是集古琴文化傳承、文化藝術傳播、教育學術研究、文化旅游、影視演藝于一體,是弘揚中華傳統古琴文化的重要基地。一進入龍人古琴文化村,就令人精神煥然一新。伴著迎面吹來的清甜空氣,眼前是一片滿滿的綠植池塘。閩南特有的騎樓,看不出是老宅翻新還是新建仿舊,總之,新舊建筑的交接和文化村的設計,加上每扇門的門把都是以木頭雕刻成古琴形狀,更增添了無窮的趣味。接

    書香兩岸 2021年6期2021-08-07

  • 古琴文化情感表現力分析 ——評《古琴藝術理論與實踐》
    書名:《古琴藝術理論與實踐》作者:謝導秀,陳是強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0-23956-9出版時間:2017 年10 月定價:29元古琴文化是我國傳統音樂藝術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國音樂藝術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琴文化在從始至今的發展歷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時代環境、不同演奏者、不同風格的演繹等諸多方面的影響,逐漸衍生出更為多樣的情感價值,其作為音樂文化藝術的情感表現力愈發鮮明。古琴文化屬于中國的獨一無二的藝術文化,以強大的情感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9期2021-06-02

  • 古琴音樂的藝術特征與傳承保護
    610000)古琴音樂是我國古代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也象征著中國古代文人不同階層的音樂層次,憑借它獨一無二的音樂藝術特征,創造了悠久的古琴文化歷史,在2003年在眾多中國傳統樂器脫穎而出,代表中國悠久的音樂文化歷史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面分別對古琴音樂中音色、旋律等幾個部分進行古琴音樂的藝術特征探索,進一步為古琴音樂的傳承保護列出具體可行的研究措施,使古琴音樂更好地為大眾所熟知。一、古琴音樂的藝術特征1.獨特的音色特征古琴整體扁平,

    大眾文藝 2021年4期2021-03-30

  • 非遺保護視角下我國古琴藝術的傳承與推廣研究
    610000)古琴藝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不僅凝聚了我國傳統音樂的精華,還體現了我國儒家、道家等哲學思想。經過幾千年來歷代古琴愛好者和演奏者的傳承與發揚,古琴藝術的音樂意境和其涉及的文化與藝術造詣是其他音樂門類難以比擬的。宋代陳旸在《樂書》中寫道:“琴者,樂之統也”??梢?,從古至今,古琴藝術的博大精深,深受人們喜愛。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導致西方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年輕人更加喜愛現代音樂形式

    大眾文藝 2021年3期2021-03-16

  • 關于利用互聯網促進古琴教育的思考
    537000)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音域寬廣,余音繞梁,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大成。古琴與中國文人關系密切,古琴在長期的發展流變中沉淀了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反映著中國文人的藝術追求和價值觀。2003年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近些年來我國政府更是從政策、經濟、教育等多方面,支持對古琴的文化保護與研究。一、古琴教育的現狀及困境古琴教育是古琴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實現形式之一,教學中諸環節的優劣都將影響古琴教育的

    大眾文藝 2020年9期2021-01-27

  • 從斫琴家看諸城古琴藝術發展與創新
    要:通過對諸城派古琴斫琴技藝代表性縣級非遺傳承人口述回憶的整理,本文主要呈現的是在諸城古琴斫琴技術消失的近百年間,人與琴的命運是如何在21世紀重新交織,并在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得以再生傳統與創新發展。本文試圖從諸城古琴斫琴家的視角出發,以其近十年來對古琴的回憶為線索,透視諸城古琴近年來的發展現狀與前景,以期為諸城派古琴藝術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思路。關鍵詞:諸城派古琴;藝術保護1 諸城派古琴藝術古琴是撥奏弦鳴樂器,亦稱瑤琴、玉琴,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15

  • 最“孤獨”新生火了!這個專業被他一人承包了
    因是:這所學校的古琴專業今年只錄取了他一人。宋倞表示,他接觸古琴是在讀小學期間,學校附近正好有個教授古琴的老師,去體驗了一下之后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古琴。目前,手持十級證書的宋倞希望把古琴文化推廣出去,“古琴已經傳承幾千年了,比較小眾,但是我非常希望將來把古琴文化推廣出去?!本W友:交一樣的學費,得到一對一的輔導,羨慕??!【鏈接:古琴,從未遠離我們的視線】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據說,做古琴要用五百年以上的老木頭,才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21期2020-12-10

  • 淺談中國傳統古琴文化的傳承和推廣
    30021)中國古琴的發展歷史悠久,在古代是文人墨客的首選樂器,用來抒發情感、陶冶情操,中國古琴是古代傳統樂器的代表。在長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古琴不僅僅是音樂文化的代表和體現,更融合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有很多以古琴為中心的故事,使得中國古琴音樂成為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體,被更多的人喜愛和推廣。近五年來,中國流行起國學風潮,這讓古琴以及古琴音樂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在結合了當代新文化后,中國古琴散發出無窮的魅力。一、古琴音樂文化的傳承的意義據

    北方音樂 2020年15期2020-12-06

  • 山東諸城派古琴藝術發展現狀及其傳承保護
    院)山東諸城市的古琴藝術有非常悠久的發展史,作為禮樂之邦的齊魯大地在琴學研究方面十分深入,并且衍生出眾多藝術流派。諸城派古琴創立于19 世紀初期,迄今為止已經有數百年的發展史。古琴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后相關工作中必須要做好傳承與保護工作,這對于現代古琴藝術發展有十分重要意義。一、諸城派古琴藝術諸城派古琴藝術是我國眾多古琴流派之中的代表之一,至今已經有數百年的發展史。山東諸城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升,也對古琴藝術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體現

    黃河之聲 2020年3期2020-12-02

  • 小學古琴藝術特色課堂要有“度”
    林莉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與其他形式的音樂和西洋樂器相比,古琴藝術更能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讓學生從小通過古琴藝術去感受、體驗、傳承先人哲思,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使學生從小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熏陶,樹立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為拉近學生與古琴文化的距離,學習古琴演奏方法,探尋古琴藝術,有系統地組建古琴社團,我校創建了古琴藝術特色教學班,立足于“在小學構建古琴藝術團傳承古琴文化為核心”這

    師道·教研 2020年7期2020-08-14

  • 琴類投資有升值空間
    件年代久遠令很多古琴已經遺失,僅存于世的便顯得彌足珍貴,只要一亮相就能引發一輪“古琴熱”。精通“琴、棋、書、畫”四藝,自古以來就被推崇為文人墨客必備的才識,而“琴”位于“四藝”之首,可窺古琴的地位非同一般。所以,浙江省博物館工藝部主任范珮玲在介紹古琴的地位時,也是鄭重地說:“古琴是文人情操的象征?!睋东樍嶂v述,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形成“士無故不徹琴瑟”。文人彈琴,既為修身養性,

    風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3期2020-03-19

  • 高校共建古琴文化技藝傳承平臺的策略
    30074)中國古琴藝術歷經三千多年的發展,凝聚了厚重的文化內涵及哲學思想,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重要載體。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古琴文化技藝的傳承方式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由最初的宮廷傳承、琴派傳承、家族宗親傳承演化為當今的雅集、琴社、琴派傳承,“雖有薪火相傳,但未見蔚然之勢”,這是當前古琴文化技藝傳承的現狀,也可以說是其窘境。武漢是知音故里,琴臺乃古琴圣地,“伯牙子期因古琴結知音”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也已經流傳了三千多年。我們應認清當前非遺古琴

    文化產業 2020年27期2020-01-02

  • 省圖舉辦“古琴風韻” ——中華古琴文化展
    提起古琴,你會想到什么?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還是相如情定卓文君?是臨死不懼、從容彈奏《廣陵散》的嵇康,還是寫出“吾與夫子,好和琴瑟,分過友生”的曹植?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中華民族之精粹,10月18日,吉林省圖書館舉辦的“古琴風韻”中華古琴文化展在省圖展出?!?span class="hl">古琴”是中國近代才有的稱呼,其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古琴的形制蘊含四時六合、天地萬象,被稱為“圣人之器”。琴,因其沖淡和雅的特點而成為士人君子的象征,列于中國文人必備素養“

    愛尚書香 2019年6期2019-12-20

  • 泛川派華陽顧氏古琴藝術的傳承
    8)一、華陽顧氏古琴概述泛川派作為中國古琴九大流派之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末年,在這個時期,多個地區的琴人匯聚到成都琴壇,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四川地區古琴藝術的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話故事的伏羲斫琴。1956查阜西先生第一次提出了“泛川派”這一稱謂,在后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一稱謂一直被學界所沿用。因“泛”字有普遍的、廣泛的含義,故該派即是指在原蜀(川)派的基礎上,隨著自身與外界的交流、融匯,取其長,棄其短,而形成的流派。屬于泛川派的顧氏一脈

    黃河之聲 2019年7期2019-12-15

  • 淺析古琴文化的現狀及展望
    澤倫?王柳摘要:古琴文化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傳統文化范疇中的藝術珍寶。而當代既是古琴發展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本文在煙臺現有古琴傳承人訪談的基礎上,探討了古琴的文化底蘊和在當代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機遇,嘗試性提出展望,重拾大眾對古琴文化的熱情。關鍵詞:古琴文化發展一、古琴的文化內涵古琴,被歷代華夏墨客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煙臺古琴協會理事唐雁鳴先生提到:“《道德經》里有兩字很難理解——精進。彈琴的過程就是精進的一種體現?!毕壬_始接觸古琴時堅持長時間練習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1期2018-12-07

  • 大學生社團文化中古琴意義的再闡釋
    025)一、作為古琴傳播方式的高校學生社團古琴在高校中傳播的主要載體是學生社團。學生社團同社會開設的琴館不同,除去其非盈利的特征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顯著的特點就是成員以高校青年學子為主,受教育程度較高,包含了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不同階段的高校青年學子。每個社團平時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古琴的文化與技藝方面的學習,并會不定期邀請專業古琴教師客座社團進行指導。古琴社團的成立為廣大高校古琴愛好者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平臺,相對減少了學習古琴的成本,增加了古琴藝術在高

    絲路藝術 2018年10期2018-04-02

  • 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制作與傳承
    016)自從中國古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文化部授予的兩項最高榮譽之后,在中國迅速掀起了一陣“古琴熱”,各類型培訓機構、古琴生產廠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毋庸置疑,古琴熱潮確實推動了古琴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但是,在這背后,群眾也應該認識到如今古琴內涵與精神的淡化,以及愈發商業化發展的傾向。古琴,由古代的庭院走向今天的市場,也由最初人們修身養性的樂器變成了現在人們追逐利益的工具。部分人打著對古琴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旗號,但他們真正的目的卻只在于追求商業利益。對

    文化產業 2018年13期2018-03-08

  • 淺談古琴藝術審美的古今差異
    ■昭聞陜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前言在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古琴藝術屬于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古琴藝術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古琴藝術進行傳承和發展既是歷史的延續也是內在的探尋,因此,藝術管理者和藝術工作者需要承擔起藝術使命,了解古今審美差異,傳播古琴藝術。1 古琴藝術相關概述古琴藝術本身是對我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與民族精神進行承載的載體,在2006年,古琴藝術被列為國

    精品 2018年1期2018-02-13

  • 三千歲傳統樂器的新生態
    作交流會的26張古琴逐一試奏?!肮旁捴v:‘五百年出正音。古琴的壽命至少500到1000年,在這過程中逐漸變好??墒俏覀円髣傊谱鞒鰜淼那偕蟻砭偷煤?。但是,上來就好的琴容易出現聲音偏空、偏軟,以后越彈越空。那些上來很結實的琴,很多人一聽,這個琴聲音共鳴不好,可能就不要。這對古琴制作來說是個問題?!?月31日至6月2日,2017全國古琴研修班暨全國古琴制作交流展示大會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該交流會由中國民管學會樂器改革制作專業委員會、中國民管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

    音樂周報 2017年6期2017-07-10

  • 傳承和保護古琴藝術
    湯素蘭古琴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2003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眾多中國民族傳統樂器中唯一入選的。古琴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使古琴的傳承與保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古典的復興,甚至“古琴熱”。一時之間,學琴的人多了,各種名目的琴社、琴館、培訓班出現在街頭巷尾,各種“大師”、“嫡傳”也紛紛登場,古琴從“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的局面,變成了時尚與噱頭。但這一切卻與古琴所代表的“大雅之尊”的精神背道而馳,這種現象在某

    民主 2017年5期2017-06-05

  • 古琴藝術審美的古今差異
    476000)論古琴藝術審美的古今差異謝 碩(商丘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古琴是中華民族出現最早的彈弦樂器,它不僅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深刻的文化內涵以及較為深遠的影響之外,現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琴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由于歷史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對古琴藝術的審美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古琴藝術;審美;古今差異一、古琴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古琴藝術作為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載體,在20

    黃河之聲 2017年11期2017-01-29

  • 淺析古琴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63000)淺析古琴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劉偉弟 (唐山市群眾藝術館 063000)古琴藝術是我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2003年古琴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古琴藝術在我國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對古琴藝術進行保護與傳承,是當前政府與古琴學者面臨的重要難題。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古琴藝術保護與傳承的途徑,促進古琴藝術在當代體現更高的價值。古琴;發展歷史;保護與傳承一、古琴藝術的歷史與現狀春秋戰國時代是古琴藝術極為鼎盛時期,當時演奏古琴成為文人雅客必備的

    大眾文藝 2017年4期2017-01-28

  • 吳釗:我從不跑步但每天非練古琴不可
    不跑步但每天非練古琴不可本刊記者/向佳很多人見到吳釗,都難以將眼前這位仙風道骨、走路帶風的老人與81歲高齡聯系在一起。不久前,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的一場古琴交流活動上,吳釗興致勃勃地向現場的200多位同學分享自己對古琴和中醫的理解與感悟。兩個小時的活動結束后,大家才知道,81歲的吳釗幾天前剛剛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古琴專場演奏會,并一口氣彈奏了10首大曲。要知道,這樣的獨奏音樂會對表演者的體力要求很高。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吳釗笑言與古琴密不可

    中醫健康養生 2016年8期2016-10-12

  • 古琴藝術的發展
    ,這里的琴指的是古琴,居于古代四藝之首。由此可見,古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古琴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相比于其它樂器而言,了解和學習古琴藝術的人還很少。文章從現代音樂教育、傳統觀念的更新、琴曲創作與演奏技術等幾個方面來探討古琴的發展。關鍵詞:古琴藝術;發展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前言中國的古琴藝術至今已經有三千年之久的歷史了,古琴在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居于崇高

    人間 2016年7期2016-05-14

  • 新媒體環境下的古琴文化傳播
    )新媒體環境下的古琴文化傳播王曉琳(河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早在《詩經》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詩句,這足以說明早在我國春秋時期,琴就廣為流傳,而且成了文人雅士傳情達意的重要工具之一。古琴在我國不僅歷史悠久,還具有重要的傳統文化意義,是古人溝通天地宇宙的媒介,也承載著儒釋道三教的宗教文化。在新媒體日益繁榮的今天,古琴面臨著眾多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才能使古琴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和傳播是本文探討的主要

    新聞研究導刊 2016年16期2016-02-28

  • 蜀派古琴的當今演繹
    點30分,曾河的古琴課開始了。位于大慈寺旁高級寫字樓46層的教室,與270度飄窗外的成都,一起隨著夜色靜了下來。教室陳設簡單,卻又中西合璧。茶壺和咖啡機并排而放,香薰機和傳統合香一同起霧。4把學員古琴圍成U字形,曾河落座中央,面向學員單獨撫琴,身后是教學用屏幕。他戴著眼鏡,身著花灰圓領毛衣、卡其休閑褲和一雙時尚的復古皮鞋,與學員用四川話聊天,與老一輩古琴家的氣質大不相同。授課中,曾河用手機播放古琴曲目,用PPT介紹《酒狂》背景故事,還教學員運用“先知其然再

    新城鄉 2015年2期2015-02-27

  • 廣陵古琴滬上琴簫合奏
    刊訊)近日,中國古琴廣陵琴派代表性傳承人田泉受邀在上海ET聚場舉行了一場名為“松谷聽泉”的古琴專場民樂演出。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演出古琴與揚州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樂隊合奏,琴簫合奏,呈現給觀眾更豐富的音樂語言?!叭绾巫尭嗳私邮懿⑾矚g古琴進而傳承下去,是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碧锶硎?,這次的演出讓古琴與樂隊一起進行,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琴。據悉,今年10月,田泉將在徐州舉辦一場專場音樂會,同時無錫、南京的專場音樂會也正在籌備之中。end

    小演奏家 2014年10期2014-11-06

  • 我們的愛情
    來。常福伯有個叫古琴的閨女,跟我差不多大,水靈靈的,一根大辮子在腰際像春風中的楊柳蕩來蕩去。每當我行走在上學的路上,總是希望能有人陪我一同上學。這時,我想起了古琴。好特別的名字,秀美、溫婉??墒?,古琴輟學了,像八斤子一樣。八斤子說,讀書有啥子好,吃沒得吃,歇沒得歇,學習不好還經常挨家長的罵。我說,你現在還不是一樣挨師傅的罵嗎?八斤子嘿嘿地傻笑著。我問你笑什么?八斤子詭秘地眨著小眼睛,又嘿嘿著,說:不告訴你!聽他說這話的時候,我的胡子已經攢足了能量,毫無忌諱

    遼河 2014年8期2014-08-21

  • 九重環佩艷琳瑯
    申申琴穗指古琴軫穗,也稱流蘇,是系在古琴絨剅上的裝飾品,多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除裝飾外,琴穗還具有防滑、保護玉軫等作用。2013年11月8日至10日,四川大學古琴社在學校的青春廣場上舉辦了琴穗設計大賽,活動收集了全校同學的設計稿件,為校園中喜愛古琴的同學提供了設計與展示的平臺,也讓更多的同學走近古琴,了解古琴。據四川大學古琴社李扶瑤介紹:活動的最初創意來源于古琴社的一位前社長,她在一次演出時,因在自己的古琴上掛了七個可愛的小玩偶而引起轟動,不少觀眾認為

    小演奏家 2014年3期2014-04-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