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元儀武備志研究綜述

2014-11-10 22:24李響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關鍵詞:軍事

李響

[摘 要]茅元儀是明末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一生著述頗豐,尤以《武備志》為著名?!段鋫渲尽肥侵袊鞔笮蛙娛骂悤?,是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兵書,本文主要對前人關于《武備志》的研究做個總結。

[關鍵詞]茅元儀;《武備志》;軍事

茅元儀是明末的軍事家、文學家,字止生,號石民,歸安(今浙江吳興)人,生于1594年,卒于1640年。自幼喜讀兵農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邊關塞,曾任經略遼東的兵部右侍郎楊鎬幕僚,后為兵部尚書孫承宗所重用。崇禎二年因戰功升任副總兵,治舟師戍守覺華島,獲罪遣戍漳浦,憂憤國事,郁郁而死。茅元儀目睹武備廢弛狀況,曾多次上言富強大計,匯集兵家、術數之書2000余種,歷時15年輯成《武備志》。

《武備志》是中國明代大型軍事類書,是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兵書?!段鋫渲尽?,又名《武備全書》,二百四十卷,文二百余萬字,圖七百三十八幅,卷首有李維禎、顧起元、張師繹、朗文煥、宋獻、傅汝舟諸序。宋獻序曰:“其所采之書二千余種,而秘圖寫本不與焉;破先人之藏書垂萬卷,而四方之搜討傳借不與焉?!保?)其為日凡十五年,而畢志一慮,則始于萬歷己未(萬歷四十七年,1619),竟于天啟辛酉(天啟元年,1621),全書分五門:《兵訣評》十八卷;《戰略考》三十三卷;《陣練制》四十一卷;《軍資乘》五十五卷;《占度載》九十三卷;五門又分為一百八十六個子目,綱目明晰;本書自成體系地對中國軍事理論進行集大成的總結,特別是對當時的國防形勢作了較詳細的介紹,對我們研究明代后期的交通、地理、兵力、武器、海外關系均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被譽為“軍事百科全書”。

明茅元儀輯,240卷,文200余萬字,圖738幅,有明天啟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寬文年間(1661~1672)須原屋茂兵衛等刊本流傳。清乾隆年間被列為禁書。茅元儀的《武備志》因收入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而備受關注。2005年,值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之際,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研究員潘銘桑先生撰寫了《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武備志>在鄭和研究上的價值》一文,較為全面地介紹了《武備志》的版本。

關于《武備志》的研究現狀,有內蒙古師范大學姜娜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茅元儀與〈武備志〉》,側重從歷史文獻角度研究《武備志》的成書、版本、編纂體例等。華中師范大學趙娜《茅元儀〈武備志〉與戚繼光著述關系考》及其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茅元儀〈武備志〉研究》,前者主要對茅元儀所著《武備志》大量征引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相關著作做出分析說明,后者側重探討了《武備志》成書背景、內容及其歷史文獻價值。首都體育學院劉容民族傳統體育學碩士論文《〈武備志〉中武術內容的整理及其價值的研究》,系統全面的對《武備志》中的武術內容進行研究分析。許保林《〈武備志〉初探》,著重從軍事學角度對《武備志》的軍事學價值進行探討。內蒙古大學云良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武備志〉——〈譯語〉中的蒙古語研究》,此文從語言學角度以明朝天啟年間出版的《武備志》第227卷中的《譯語》為主要材料,對《武備志》進行系統研究。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生李訓樣博士的《古陣新探——新出史料與古代陣法研究》,依據銀雀山漢簡、馬王堆帛書、上孫家寨漢簡、俑坑軍陣等考古資料,分別從軍事技術、社會史、文化史的角度對中國傳統陣法的結構、運用、演變進行了詳細闡述,特別針對“陣間容陣”、“車戰”、“八陣圖”等陣法類的傳統話題進行了梳理和新解,這些問題在茅元儀的《武備志》中都有所體現,對研究《武備志》的相關陣法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西北大學王路平的碩士論文《宋代陣法與陣圖初探》主要研究宋代的陣法,這些陣法大多收錄于《武經總要》,而《武備志》的編纂相當程度上借鑒了《武經總要》,故而其研究成果有一定意義。另有寧夏博物館王麗華有《〈武備志〉四種清版述略》(2),考證《武備志》四種清版的差異,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周運中有《論〈武備志〉和〈南樞志〉中的鄭和航海圖》(3),文章對故宮珍本叢刊之《武備志》、清初刪改版《武備志》及明末《南樞志》三本記載之《鄭和航海圖》做比較,去偽存真。

《武備志》的編輯、刊行對改變明朝重文輕武,武將多不知兵法韜略,武備廢弛的狀況有現實性的意義。它設類詳備,收輯甚全,是一部類似軍事百科性的重要兵書。其中存錄很多十分珍貴的資料,如《鄭和航海圖》、雜家陣圖陣法和某些兵器,為他書罕載。故該書在軍事史上占有較高地位,為后世所推重。

《武備志》的價值首先在于它輯錄了古代許多其他書中很少記載的珍貴資料。如一些雜家陣法陣圖,這是在專門研究陣法陣圖的著作如《續武經總要》中都沒有記載的,但在《武備志》中卻有詳細的記載。尤其是它收錄了“鄭和航海圖”,“航海天文圖”以及明代一些少見的艦船兵器及火器等,更顯可貴。另外,它圖文并茂,全書附圖七百三十八幅,除《手段訣評》和《戰略考》外,都有大量附圖,生動形象,使我們可以在數百年后看到古代兵器、車船等的形制以及山川河流的概貌。其次,《武備志》也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偟恼f來,《武備志》是歷代兵學成果的匯編,雖然包含的軍事思想非常豐富,但不能把它們都看作是茅元儀的思想。然而,在序言及評點中,也可以看到茅元儀的一些軍事思想以及他精辟的看法。簡單地說,茅元儀在《武備志》中表現了要加強武備,富國強兵等思想。他認為:“人文事者必有武備,此三代之所以為有道之長也。自武備弛,而文事遂不可保?!保ā蹲孕颉罚┧闯猱敃r的士大夫不習兵事,遇有戰事就驚慌失措,束手無策。他提出:“惟富國者能強兵(《軍資乘·餉·序》)。他還主張開礦、屯田,發展經濟,軍隊必經常訓練,兵之有練,圣人之六藝也。陣而不練,則土偶之須眉耳”。在國家防御上,他主張邊、海、江防要并重,不能有所編頗,使敵人有機可乘。他還認識到物極必反的道理,指出:“夫極盛者,必極衰,天道然也”?!叭凰O則盛,理之常也?!彼眠@一道理論證盛世潛伏危機的道理,勸說朝廷振興武備,提高警惕。他對歷代的兵制,兵器等有自己精辟的見解??偠灾?,《武備志》是一部以資料價值為主,理論價值為輔的大型資料性著作,它既保存了古代大量的軍事資料,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材料,同時又為我們提供了無數的線索,稱為之中國古代的兵書寶庫實不為過。毋庸諱言,《武備志》也有其不足,如茅元儀在評論《三略》時認為是周代太公所作,而不知其書為偽托。諸如此類,不在少數。

參考文獻:

[1]茅元儀,《武備志》,華世出版社,1984年。

[2]許保林,《武備志初探》,軍事歷史研究,1988年。

[3]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2011年。

[4]姜娜,《茅元儀與〈武備志〉》,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5]茅元儀,《石民四十集》,明崇禎刻版。

[6]茅元儀,《武備志》,海南出版社,2001年。

[7]周運中,《論〈武備志〉和〈南樞志〉中的鄭和航海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年。

注釋:

(1)茅元儀《武備志序》,華世出版社,1984年5月第62頁

(2)《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年4月版

(3)《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7年4月第22卷第2輯

猜你喜歡
軍事
軍事鬼才
2016國際軍事比賽
創新教學理念促使軍事教育課程慕課化
漫畫輕兵器之十七 軍事也瘋狂(Ⅱ)
漫畫輕兵器之十七 軍事也瘋狂(Ⅰ)
謎底大揭秘
軍事幽默:局
軍事
軍事幽默
世界軍事掠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