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三農”問題及當代啟示

2014-11-10 16:46張歡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關鍵詞:三農問題

張歡

[摘 要]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上一條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的道路,也就是進入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十年內戰時,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并建設農村革命根據地,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發展根據地的農業生產,關心根據地人民群眾的生活。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逐漸成熟,開始認識到現階段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的土地問題,對“三農”問題進行探索。該中國出臺的一些政策,對當代中國的“三農”問題也有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土地問題;“三農”問題

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對“農村”問題的探索及實踐

(一)為“農村”的建設掃清障礙

1927年4月27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決議比較系統地分析了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意義,明確規定:“現在階段之中,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土地問題的急進解決?!保?)1927年3月,毛澤東第一次完整的表述了這個思想:“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紳,不法地主階級,是幾千年專制政治的基礎,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的墻角,打倒這個封建勢力乃是國民革命的真正目標?!保?)中國民眾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基本條件就是肅清農村中封建勢力的殘余及宗法社會式的政權。只是一開始中共寄希望于南京國民政府,這顯然是錯誤的。

大革命失敗后,進入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開始認識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真實面目,于8月1日和8月7日先后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但標志著年幼的中國共產黨開始逐漸走向成熟。在10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農村”的建設,打倒土豪劣紳、不法地主階級、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等社會蛀蟲進行探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這一階段,我國還處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之下,受著兩座大山的壓迫,中共領導覺醒了的廣大人民群眾,在這一時期為掃清農村中的封建殘余、為農村的發展建設作出努力。

(二)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中共于1928年10月,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9年之后,中共又相繼開辟了湘贛、湘鄂贛、湘鄂西、鄂豫皖、豫東南等革命根據地,根據地的規模不斷壯大。這一時期,開辟的革命根據地都在農村,因此,中共這時對“農村”的建設就是對這些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1.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中,提出當時中共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建設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我們的經濟原則,是進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須的經濟方面的建設,集中經濟力量供給戰爭,同時極力改良民眾的生活,鞏固工農在經濟方面的聯合,保證無產階級對農民的領導,爭取國營經濟對私人經濟的領導,造成將來發展到社會主義的前提?!钡诙?,“經濟建設的中心是發展農業生產,發展工業生產,發展對外貿易和發展合作社”,而目前發展“農業生產是我們經濟建設工作的第一位”。第三,根據地的經濟成分,“是由國營事業、合作社事業和私人事業這三方面組成的?!薄皩τ谒饺私洕?,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圍之外,不但不加以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獎勵”?!昂献魃缡聵I,是在極迅速的發展中”?!昂献魃缃洕蛧鵂I經濟配合起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將成為經濟方面的巨大力量,將對私人經濟逐漸占優勢并取得領導地位?!钡谒?,財政政策的基本方針,應當是發展國民經濟來增加我們的財政收入;財政的支出,應根據節省的方針。第五,蘇區對外貿易的方針,首先是為著自給,其次才是出口,并要“由國家直接經營若干必要的商品流通,例如,食鹽和布匹的輸入,食糧和鎢砂的輸入,以及糧食在內的調劑等”。第六,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必須關心群眾的痛癢,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農民的生產和實際生活問題;必須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2.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楊超等編的《毛澤東思想史》認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政權建設主要有以下內容:第一,規定工農民主共和國的國體是“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府”。第二,工農民主共和國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第三,工農民主共和國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進行土地革命。其施政綱領是,在政治上保證廣大勞動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在經濟上沒收帝國主義在華資本,沒收封建地主階級分配給雇農、貧農和中農,讓工人監督資本家企業的生產;在文化教育方面保證勞動群眾有受教育的權利;在民族關系方面實行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決;在外交方面實行廢除不平等條約,與各國重新訂立完全平等的條約。

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的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理論構想和政策:政治方面,政權以工農為主,同時容納其他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階級;經濟方面,保護和鼓勵民族工商業的發展。

在土地革命戰爭末期提出的與國民黨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理論構想和政策:第一,主張“將政治制度上國民黨一黨派一階級的反動獨裁政體,改變為各黨派各階級合作的民主政體”;第二,“實行人民的言論、集會、結社自由”,開展全國性的民主運動,釋放政治犯和開放黨禁等;第三,由工農民主共和國發展為統一的民主共和國,是歷史的必然;第四,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政治領導;第五,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性質,它是工農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聯盟的資產階民主主義性質的國家,它的前途有走上資本主義的可能,但又有轉變到社會主義方向的可能,中國共產黨應爭取后一前途。第六,在建立統一的民主共和國的情況下,革命根據地改為全國的一個組織部分,紅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

3.對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文化建設

《毛澤東思想史稿》一書中指出: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提出了革命根據地文化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政策,即“在于以共產主義的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苦民眾,在于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和階級斗爭服務,在于使教育和勞動聯系起來,在于使中國廣大民眾都成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對“農民”問題的探索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讓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加強無產階級對農民階級的領導和工農聯盟的重要性。隨著大革命的失敗,中共將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農村,也逐漸認識到要取得農民階級的支持的必要性。土地作為農民階級最基本的生產資料,直接決定著農民的生活方式和水平,因此,要取得農民階級的支持,調動農民階級革命的積極性,必須首先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土地問題,讓廣大農民階級獲得真正的利益。

(一)進行土地革命,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土地問題

土地革命,是為了解決農民土地問題而進行的。這一時期,為了提高農民的積極性,改善農民的生活,頒布和實施的政策有:第一,在土地所有權問題上,毛澤東等同志通過寧岡調查和永新調查,于1928年12月,起草了中共歷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

由于《井岡山土地法》規定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不得買賣。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農民階級生產積極性并沒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這一不合理的規定在1929年4月制定的《興國土地法》中得到修改:把“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一改正,明確了土地革命的革命對象是地主階級。這一政策,得到了農民階級的擁護,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1934年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大會上所做的報告中,第一次完整的表述了土地革命的階級路線:“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消滅地主階級?!钡竭@一時期,土地革命的階級路線才完善。這一階級路線,明確了土地革命的革命對象是誰,工人階級的同盟軍是誰等問題。

這一時期,共產國際在土地分配政策、富農政策、土地所有權政策都產生過一些影響。如富農問題,中共六大當時提出“不要加緊反對富農”,“聯合富農”等口號。受共產國際指示的影響,中共先后制定反對富農、打擊富農的政策。

(二)提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確保農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在毛澤東帶領工農紅軍走上井岡山,建立井岡山等革命根據地之后,總結幾個月來從事群眾工作的經驗,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三大紀律”即“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第三,打土豪要歸公?!薄傲椬⒁狻奔础埃ㄒ唬┥祥T板;(二)捆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后來,六項注意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虜包兩項內容,從而發展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逼渲写蠖嗌婕稗r民的利益。

三、當代啟示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主要領導人就已經注意到發展“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在當今,中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在總人口中還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農民”“農業”“農村”問題,也是當今中共必須重視的問題。中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對“三農”問題的探索,對于當代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因此,應該扎實做好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穩定擋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實現對農村的改革,以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注釋:

(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27).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頁

(2)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頁

猜你喜歡
三農問題
掀起學習《論“三農”工作》的熱潮
贊分鹽鎮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熱點
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主線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2013年度“三農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