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孔子“仁”思想

2014-11-10 14:01周琳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關鍵詞:啟示孔子內涵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其在《論語》中出現109次中就可體現出來。然而“仁”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但他卻把仁思想進行擴展、豐富。本文從孔子“仁”思想的社會背景、“仁”的內涵、“仁”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啟示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孔子;仁;內涵;啟示

一、孔子“仁”思想的社會背景

孔子生活的年代背景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當時的中國社會正處于一個劇烈的制度轉型時期,諸侯紛爭、禮崩樂壞、社會動蕩?!妒酚??太史公自序》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睉饋y年代,不僅統治者內部骨肉相殘,爭權奪利,政治腐敗,而且諸侯之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生靈涂炭,天下無道?!睹献印る墓氛f“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做《春秋》”??鬃诱J為百姓的痛苦之源就是禮崩樂壞的結果,面對亂世孔子希望統治者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重建秩序,推行仁禮學說,實現天下統一,太平。

二、“仁”的內涵

(一)克己復禮已為仁

在《論語》中,孔子回答弟子何為“仁”的說法很多:《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其言也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1)孔子針對每個弟子的不同缺陷來回答什么是仁。但只有對顏回的回答是仁的內涵即“克己復禮以為仁”。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欲,在這里,“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而是泛指天理,“復禮”就是應當遵循天理,這就把“克己復禮”的內涵大大擴展了。約束自己的行為,合乎禮儀的規范。仁是一種內心的渴望,并不是別人強迫實現的。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各個方面符合了禮,才達到了仁的要求,因此說仁是一種全面的道德規范。

(二)仁者愛人

孔子提出的“仁者愛人”就是去愛別人、幫助別人、體恤別人并不局限于親人之間的愛,而是指愛所有的人,即所謂“泛愛眾”。仁人應該有一顆慈愛之心,體現了一種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仁”也是理性的愛,有“忠恕”之道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所希望達到的,也希望別人能做到?!凹核挥?,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強加于別人。把別人與自己平等對待,把親情之愛由己及人、由親及疏最終普及與全社會。

(三)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也。

孔子的“愛人”思想,起源于人之初即有的孝悌情感。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2)“仁”是內心的修養,“孝弟”是實現仁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具備了孝悌的美德,那么他的心境是追求和諧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的,所以不愿意冒犯父母、兄弟的,也不會產生忤逆和陰謀詭計的。一個人要具備“仁”的修養,需要從最基本的道德開始,“孝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基本道德確立了,才有可能真實牢固的培養一個人的修養。

三、“仁”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啟示

(一)要孝敬父母、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3)百善孝為先,在孔子眼中的孝并沒有停留在物質的奉養上,他認為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遠遠不夠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F在有些人就是這樣,動輒就給父母臉色看,極不耐煩,或者高聲大氣,又吵又鬧,或者長時間的不見父母面,于孤獨的父母以不顧,沒有情感上的交流,根本就做不到敬親。因此我們必須呼吁,尊敬父母,發揚孝的精神,傾聽父母的心聲,使老人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感受到子女的關愛。

(二)殺身成仁的犧牲精神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雹苡兄局亢腿蚀戎?,決不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損害仁義的事情,而是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恪守仁義的原則?!睔v史上有許多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從孔子這激勵人心的教誨中吸取滋養,造就了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鼻裆僭?,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放棄自救壯烈犧牲…這都是“仁”思想所閃耀出的光輝所在。集體主義是共產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集體主義的最高原則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具有犧牲精神,要求人們以社會整體利益為行為準則,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這個原則在“仁”思想找到了源頭。

四、小結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傳統的民族,只有繼承和弘揚自己的傳統文明,才能讓我們在世界民族之林獲得應有的尊嚴和地位。當今中國處在一個社會轉型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離不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明。因此傳承、發揚孔子仁思想有現實的必要性。仁學的價值體系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對于促進對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調整現代人際關系,促進新的社會秩序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鑒作用。

注釋:

(1)張燕嬰《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中華書局,2006

(2)張燕嬰《論語?學而篇第一》中華書局,2006

(3)張燕嬰《論語?為政篇第二》中華書局,2006

(4)張燕嬰《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中華書局,2006

作者簡介:周琳(1987-)女,黑龍江雙鴨山人,黑龍江省地震局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中心。

猜你喜歡
啟示孔子內涵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木木相冊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五代兩宋佛教雕塑的佛學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