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評還是理解

2014-11-10 14:04韓風華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韓風華

[摘 要]在當歷史學家對待過去的歷史、現在的歷史、未來預期發生的歷史時,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態度?批評歷史還是理解歷史,這是歷史學家在撰寫歷史時始終面臨的重大難題。本篇中主要解決歷史學家的態度,并列舉了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學家的觀點,闡述批評的合理性運用和理解的科學性解答,兩者應該區別看待并有利結合起來,梳理出既真實又科學的歷史,對未來歷史的科學研究有很深遠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主觀意識;批判意識;比較批判

歷史在現實生活中不斷上演,究竟在對待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歷史態度上,歷史學家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態度?怎樣能避免主觀意識的干擾?歷史的公正性到底是批評還是理解呢?這些問題在《歷史學家的技藝》中可以找到答案。這部著作原名為《為歷史學辯護》,是馬克·布洛克所著,他主要的意圖是要捍衛和闡發歷史學,證實了歷史無用論的破產。從當時可以看出一門學科到了需要為自己辯護的地步,說明它的存在價值確已引起了眾多的懷疑。

馬克·布洛克在解答這個問題上,他認為:“如果運用合理的話,批評可以成為認識的工具?!薄罢\實的研究者還沒有完全意識到批評的必要性,而這種共識無疑是所有學科必備的精神保障,對我們這個學科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保?)這就是在考察一類事物、事件、對象或內容上的真實性,那就必須始終保有懷疑和批評的態度,只有批評態度才能促進認識的進步,認識的能力是在批評中逐漸進步的。當然這種懷疑態度也是要運用合理的,真理也都是在合理的懷疑中才有了科學的假設和想象,朝著這樣的道路,作為人文學科的歷史學才能有美好的未來。批評并不是說對前類觀點的完全否定,而是對這類問題更系統更真實的考察表述。批評須以比較來判斷,比較性的批評才能使這類問題有比照的看待,考察其是否更真實、更進步。

當然批判方法上也是各有不同,比較批判方法能更好的使讀者認識到觀點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謬論;而另一種巧合批評法則是在常識的基礎上來判斷多數的必然性和少數的偶然性?!八械呐u工作都須以比較工作為基礎”布洛克意識到所有比較工作的結果都能證實問題的真實性,而這種辯證法只會指引歷史的道路是向著有光明的地方。但是比較的結果有時呈現出事物的相似性,有時又有所差異,這是由于一個證據和相似性的另一個證據比照得出的不同結果。另一種觀點,認為社會因為有足夠多的共性,而這種共性足夠證實個性的偶然發生是謬論。在我們找到新證據并和相似性的證據發生矛盾時,這種現象可能不僅僅因為知識上的缺陷,還有可能是事物之間真正存在不協調。

評判有時候不完全是客觀真實的,很多種情況下要受很多因素的干擾。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道德規范不同,評判的標準自然不盡相同,有意無意的偽造也給批評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每個人的觀念和水平都不一樣,人的思想受世俗成見及個人水平的束縛,歷史學家自身頑固的偏愛也是正確評判的一大障礙。

批評方法在理性的指導下運用于人類證據之后,取得了很高的地位和影響,但是這種結果的產生能有誰可以確定是無疑的?布洛克也說“我們對自己、對當今世界也未必有十分的把握,難道就那么有把握為先輩判定善惡是非呢?”(2)布洛克的意思是正確的指引就是要有正確的理解,理解在批評之后更為重要。批評的主觀意識帶來的冒險性,強調歷史應該更加注重分析理解人類事實。啟迪和領導歷史研究的是“理解”?!袄斫狻币辉~所蘊含的也有善意的希望。正如卡爾所說:“根據過去研究現在也意味著根據現在來理解過去,歷史的功能就在于通過過去與現在之間的相互關系來促進對這兩者之間的進一步理解?!保?)蘭克在他的成名作《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的序言中曾說過“歷史指定給書本的任務是:批判過去,教導現在,以利于未來??墒潜緯⒉桓移谕瓿蛇@樣崇高的任務。他的目的只不過是說明事情的真實情況而已?!保?)蘭克認為“對可靠資料的批評考證,不偏不倚的理解,客觀的敘述,所有這些結合起來,就可以再現全部歷史真相”?!皻v史是怎樣發生的就怎樣敘述”。(5)他始終認為在收集資料時始終要進行嚴格的考證與批判,之后就要有不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的理解,將歷史客觀事實展現出來,這樣的研究方法才能使歷史有長足的進步。貝爾還認為“歷史學家的任務不是描述歷史,而是通過綜合比較研究解釋歷史?!保?)這里更是提出了理解的雙重功能。史學家唯一的目的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的本來面目記述歷史,在記述歷史的過程中,歷史學家要做的不僅僅是評判,更重要的在于理解。但理解并不是一種消極態度,而在于分析事實,分析社會中的個人和個人中的社會,理解同類事件或是相似事件是為什么存在?怎么存在的?歷史學家只有掌握了理解現實的能力才能去追溯過去的事實。這種“逆向”思維方法是布洛克首創的,他認為歷史學家真正工作的開端是歷史分析,也就是運用理解的態度來分析事實。歷史應該是理解而不是批評,理解當下才能分析過去,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指導當下的行動,歷史的雙重功能更好地體現在理解,而不是批判。

在上面的內容中充分闡述了批評和理解之后,究竟歷史學家的態度是該批評還是理解?我的看法是批評是前期工作,理解是后期工作,批評是理解的輔助,理解是批評的最終目的。歷史學家的態度應該是在對歷史事實進行考察之后對其中質疑的地方合理的批評,再充分的分析歷史事實,更好地理解過去和當下的客觀事實。另外還應該注意的一點是歷史學家在研究的同時應該注意摒棄個人愛憎和時代標準的約束,這是歷史研究的前提條件。正如布洛克所說“史學的主題就是人類本身及其行為,歷史研究的最終目的顯然在于增進人類的利益”,歷史學面臨的是廣闊的人類世界,歷史學家的主要任務是展現整個社會的客觀事實和人類行動及思想作出解釋。只有秉承著合理的批判意識和充分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史學家,才能成為當下與過去之間的時光機,給現代的歷史研究帶來更輝煌的、更成就的未來。

注釋:

(1)《歷史學家的技藝》:第2版[法]布洛克著;黃艷紅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9

(2)《馬克·布洛赫及其史學思想》,張和聲,《史林》1993年第4期

(3)《歷史是什么》[英]卡爾著;陳恒譯?!本荷虅沼^,2007

(4)《當代西方史學流派》,徐浩侯建新

(5)《西方史學史》,張廣智主著

(6)《史學引論》,王學典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