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核心競爭力以促進寧德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2014-11-10 04:25林怡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關鍵詞:寧德市核心競爭力文化產業

[摘 要]當前核心競爭力已成為企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關注的焦點,成為經濟競爭的重要目標。本文以核心競爭力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核心競爭力內涵和基本特征的闡釋,探討寧德市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識別構建的途徑,為該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粗淺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寧德市;文化產業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逐步加快,文化產業所帶動的經濟效益和就業機會也日益引進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文化產業急需研究的問題。核心競爭力作為文化產業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文化產業實現快速發展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條件。提升核心競爭力是目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是我國不斷深入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是使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需要,因此探討核心競爭力的相關理論是十分必要的。

一、核心競爭力的內涵與特征

核心競爭力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爾兩位教授提出,通常認為,核心競爭力即企業或個人相較于競爭對手而具備的競爭優勢與核心能力差異,是應對變革與激烈的外部競爭,取勝于競爭對手的能力的集合,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的“獨一無二”、“與眾不同”和“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是企業或個人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的集中體現,是企業或個人區別于競爭對手,融知識與資產為一體的文化體系。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點:

(一)價值性

指的是為顧客帶來較大的最終用戶價值,企業是否有出色的業績或者穩定的優勢,最終還要由企業的上帝——顧客來評判。一切競爭歸根到底都是為更好地滿足顧客的使用需求,都必須使產品具有顧客認可的實用價值。換個角度說,核心競爭力應具有市場的價值,能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創造或價值增加,能給企業用戶提供根本性好處的技能,它必須有助于實現用戶重視的核心價值,包括價值保障、價值提升、價值創新三個方面:“價值保障”是保證知識價值的有效傳遞,“價值提升”是一個知識增值的過程,“價值創新”則是一個知識價值創造過程。要實現用戶重視的核心價值,就需要比競爭對手具有更高的勞動效率、更低的產品成本、更優的質量、更好的服務拓展,引導和占領市場,最終為企業帶來價值增值,取得更高而且長期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1]

(二)異質性

指一個企業擁有的核心能力應該是企業特有的獨一無二的,沒有被當前和潛在的競爭對手所擁有,具有不可模仿和難以被替代的特性,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核心能力的異質性決定了企業之間的異質性和效率差異,和其它企業資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脅相對較小,是其它企業難以復制,也不易模仿的,如果企業的專長很容易被對手模仿或對手通過努力很容易實現,那么企業就很難擁有持久的競爭優勢,專長的獨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賴以存在的基礎所決定,那些內在于企業整個組織管理體系,建立在系統學習經驗基礎之上的專長,比建立在個別專利或某個出色的管理者或技術骨干基礎之上的專長,具有更好的獨特性。只有依靠自己的不斷持久地學習,在市場競爭中反復磨練,才能逐步建立和強化獨特而持久的核心競爭力。

(三)延展性

指的是核心競爭力能通過其發散作用,將能量不斷擴展到最終產品上,而不是將其優勢領域放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進入多種產品市場的潛在途徑,企業能夠從該項能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產品或服務。核心競爭力具有從“核心能力到核心技術再到核心產品”的延展過程,能夠形成某項或幾項核心技術,而這些技術或幾項技術相互交叉進而形成一個或幾個核心產品,再由核心產品衍生出某個或多個最終產品,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創新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延展性使企業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不僅是當前的需求,而且包括潛在的需求。透過核心競爭力延展性的表象,我們可以再次清晰地感到其知識性的本質,企業依靠其豐厚的知識積累,從而保持其領先的競爭優勢。

掌握核心競爭力的這三個基本特征,對寧德市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由于歷史、體制、觀念及規劃滯后等原因,寧德市的經濟遠落后于發達沿海地區,文化產業的規模小,整體競爭力低,自主創新能力弱,文化特色不夠明顯,精品意識不強,文化產業人才嚴重匱乏,文化資源的開發還處在低層次的初步開發階段,行業之間的聯結度不夠密切,產業鏈條不夠完整,產業集群無法較好地發揮效應。寧德市文化產業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沒有打造和形成核心競爭力也是原因之一,因此盡快培育該市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是促進該市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提升核心競爭力以促進寧德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識別寧德市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要促進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快速發展,首先要從四個方面對文化產業具有的核心競爭力進行識別:價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難以模仿性,可以從資源和能力入手。

1、從資源入手

資源是企業自身擁有或可以獲取并用以提供競爭力基礎的資產。寧德獨有的地理和歷史,造就了富有特色多元性的區域文化,是中國海陸文化、南北文化、漢畬文化、閩臺文化和古今文化的一個交匯點。寧德市最有價值及難以模仿的資源有:享譽國內的獨特的旅游資源,如擁有“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全球第64個世界地質公園,包括屏南白水洋鴛鴦溪旅游景區與福鼎太姥山風景區兩個國家5A級景區)、周寧鯉魚溪(以“年代最久遠的鯉魚溪”躋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獨特的畬族文化資源,畬族人口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區,畬族的傳統文化廣博豐富,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畬族文化占30%,共32個項目分別列入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獨特的海洋文化資源,寧德與臺灣基隆隔海相望,海上距離僅126海里,具有對臺交往的獨特優勢,漫長的海岸線上連綿大小港灣29個,大小島嶼448個,其中大崳山島入選“中國最美十大海島”。2010年中國特色魅力旅游城市公益評選活動中,寧德市獲得“中國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生態休閑城市”稱號。

2、從技能入手

能力是企業在培育和提升競爭力過程中,有效配置及使用資源,促進和管理經濟與核心競爭力技術及組織變化的技能。寧德市具備競爭力的技能有:貫木拱廊橋制造工藝,全國現存有100多座貫木拱廊橋,閩東就有54座,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梁史上的“侏羅紀公園”,“中國木拱廊橋傳統營造技藝”與“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茶葉制作工藝,2011年,寧德市茶園面積達到92.1萬畝,茶葉年產量7萬噸,茶園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產茶地(市)之首,寧德市先后打造“福鼎白茶”、“坦洋功夫”、“仙洋洋”、“品品香”等4個茶葉馳名商標,培育“坦洋功夫”、“福鼎白茶”、“天山綠茶”等9件地理標志商標和27件省著名商標,福安市、福鼎市分別被授予“中國茶葉之鄉”和“中國白茶之鄉”稱號;此外,線獅表演技藝、剪紙技藝、銀飾制造工藝、金紫砂陶制造工藝及油扇制作工藝等都有相當的競爭力。

(二)構建寧德市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辨識清有潛力的可成為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資源與技術之后,就要進一步打造保護核心競爭力,使之可持續地發展,成為寧德市經濟支柱產業。

1、創造良好環境,樹立戰略理念

寧德市委市政府應全面、深入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杜絕政府對產業的行政干預,依法規范政府、產業、市場三者關系,把政府的主要職能轉到培育規范、有序、公平的市場環境和秩序上來,完善市場體系,讓所有產業展開公平的市場競爭,清理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規章制度,打破地區封鎖、行業壟斷,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體制環境。寧德市文化產業應該認識到,自己有什么樣的競爭力,逐項進行分析,找到差距,在全面分析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尋找適合于自身發展的未來商機,確定產業的戰略目標、業務范圍及發展方向,制定一個切實可行且富有挑戰性的提升競爭力的戰略方案,并對戰略方案進行有效的實施、控制、修正和評價。寧德市中小產業多,應慎用多元化戰略,需集中資源,通過選擇能使產業發揮自身優勢的細分市場來進行專業化經營,應以旅游業為主,旅游紀念品制造業、配套服務業為輔,實施“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的經營戰略。[2]

2、創新產業建設,塑造先進文化

寧德市文化產業應要花大力氣研究文化產業的創新體系,盡快建立和完善現代產業制度,構建鼓勵創新的機制,從市場環境的變化出發,不斷進行技術、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的創新,在茶產業及旅游紀念品工藝制造業方面盡力擁有獨創和領先的技術資源,實現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原創創新和改進創新的結合,不斷提高產業的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適時開拓新的市場領域,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產業文化是一個產業的靈魂,是產業發展、創新、創造的源泉。產業文化是產業歷史積淀下來的精神財富,一種開放的、積極向上的產業文化是現代中小文化產業發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一個產業的文化內涵,影響著產業的管理工作、人才的隊伍建設,寧德市文化產業可以借助整體產業文化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和一個員工價值實現的平臺,讓員工的觀念、行為融于產業的遠景和目標,從而推動產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3、整合人力資源,培養復合人才

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途徑是人力資源整合,人力資源整合是指引導組織內務成員的目標與組織目標朝同一方向靠近,從而改善各成員行為規范、提高組織績效的過程。人力資源的競爭直接關系到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寧德市要發展文化產業就必須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一支相當規模、相對穩定、具有多學科知識、多方面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技術與管理有機融合的人才隊伍,重點引進培養創意人才、茶產業、旅游產業、工藝品制造業專業人才。具體地說,首先要以人為本實施人力資源戰略,要造就有成就的人才個體及培育人才團隊,發揮人力資源體力勞動密集型功能及人才智力密集型功能,其次產業應通過吸納成熟型人才、成長型人才,面向全國甚至國際,吸納高層次人才;再次可以在三個層面上——產業高層形成職業精英團隊,產業內部實施全員培訓,產業外部正面影響客戶、公眾,持續開發人力資源,將人才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具有倍增放大效應的資本;最后還應營造有利人才公平競爭的環境,保持產業一定的員工流動性,保持員工工作熱情、新鮮感和挑戰性,建立員工正常晉升機制,使普通員工具有努力敬業而被提拔的權利和機會。

4、打造產業品牌,促進產業集聚

品牌是市場競爭加劇的產物,越來越多的產業重視品牌戰略的打造。品牌是區別產品的重要標志,它也是表示產業文化、價值、特色的符號。在現代社會,品牌影響力意味著財富的積聚程度,擁有廣泛影響力、口碑良好的品牌對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寧德市文化產業應將優質資產真正地向優勢企業、優秀經營者集中,從產業鏈的優化、價值鏈的提升、市場競爭要求的角度,注重資源的整合,注重品牌長期的影響力的打造,繼續深化做大做強已有的旅游品牌,旅游工藝品制作品牌,茶業品牌(如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周寧官司云霧茶等),酒業品牌(如柘榮太子參酒、畬族藥酒、刺葡萄酒、龍眼酒等特色酒產業)。此外還應打破部門、地區界限,進行產業集聚,鼓勵產業走聯合之路,構建各產業的航空母艦,這是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捷徑,可以促進人才市場發育、技術交流、專業化生產,使集聚區內的產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并使其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得以放大和擴張。[3]

參考文獻:

[1]饒昌平,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及特征,經濟世界,2003第6期,51頁

[2]向志強,我國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及其培育,社會科學家,2007第4期,21頁

[3]胡大全,企業競爭力,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37頁

作者簡介:林怡,女,出生于1971年,福建霞浦縣人,福建中共寧德市委黨??萍嘉氖方萄惺腋苯淌?,主要從事文史類研究

猜你喜歡
寧德市核心競爭力文化產業
無釘橋梁的傳承
體育合作學習對初中生體適能培養的實驗研究——以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蕉城中學為例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影響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企業競爭力因素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舉辦文化產業沙龍
四川命名首批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