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寵兒》液體意象文化隱喻研究

2014-11-15 04:58王潤娟
文教資料 2014年20期
關鍵詞:寵兒三位一體隱喻

摘 要: 托尼·莫里森的《寵兒》以豐富的液體意象,水、血、乳及其三位一體的獨特現象隱喻了黑人在白人文化環境中艱難求生的過程。作為奴隸,黑人被剝奪了自由和尊嚴。液體意象隱喻了奴隸制經濟模式的荒謬邏輯和殘暴本質。黑人及其文化被奴役、被割裂的歷史和黑人向往自由、傳承民族文化的決心在液體意象中得以凸顯。

關鍵詞: 《寵兒》 液體意象 三位一體 隱喻

引言

美國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ison,1931—)的小說《寵兒》(Beloved,1987)可謂是學界的寵兒。眾多流派都在這座寶藏中尋找支持自身理論的例證。國內學者也從主題、敘事、人物、文化等角度對這篇小說進行過研究,也有學者的研究涉及小說中黑人姓名的隱喻意義[1]P65和鬼魂的隱喻意義[1]P153,但小說中的液體意象,即水、血、乳三位一體的獨特現象所包含的文化隱喻意義似乎成了學術空白。正如小蓋茨所說:“黑人一開始就是隱喻大師:說一件事而意指另一件事。這是在西方文化壓抑中求生存的一種基本方式?!盵3]P200莫里森在《寵兒》中“以豐富、奇特的意象暴露出普通事物中的邪惡”[3]P195。液體意象貌似普通,卻暗含深意,它們是黑人在被剝奪了自由和尊嚴后在白人文化環境中艱難求生過程的反映,隱喻了黑人及其文化被奴役、被割裂的歷史,和黑人向往自由、傳承民族文化的決心。

一、水:奴役與自由

在《寵兒》中,水具有豐富的隱喻意義。首先,作為地理標志,水連接了非洲與美洲,連接了肯塔基州與俄亥俄州。美國黑人的祖先作為奴隸被迫來到美國。運奴船上,他們被剝奪了自由與尊嚴,謾罵、毆打、禁食、強奸無處不在?!皼]有皮的男人給我們拿來他們的晨尿喝”,“給我們帶來甜石頭吮”,“死人的小山包好燙”,“沒有皮的男人們用竿子把他們捅穿”。[4]P267-268在《寵兒》的題獻上,莫里森寫道:“六千萬甚至更多?!边@六千萬是據官方保守統計,從非洲來到美國途中因各種原因而亡故的黑人的最低數量。而活著到達美國的黑人則被帶到了另一個“地獄”:奴役。在賽斯看來,“奴役比地獄還要糟糕”。[4]P279對這些黑人而言,連接非洲與美洲的水域是自由淪落為奴役的水域。黑人被綁上船,烙鐵在他們的皮膚上烙下某家貿易公司的標記,他們從此失去了自由和尊嚴,淪為白人的財產。黑人漂洋過海,被賣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開始奴隸生活。

而連接肯塔基州和俄亥俄州的俄亥俄河在小說中則隱喻了另一個完全相反的過程:擺脫奴役,奔向自由?!皩W校教師”和他的侄子們像研究動物一樣研究這些黑人,丈量他們的頭骨,數他們的牙齒,問愚蠢的問題,并要求侄子們在筆記本上“把她人的屬性放在左邊;她的動物屬性放在右邊。別忘了把它們排列好?!盵4]P24賽斯由此清醒地意識到了黑人在白人眼中的地位,使她下定決心將孩子們送到自由的北方,“再也不要見筆記本和測量繩了”[4]P251。

逃跑途中,傷勢慘重的賽斯得到了好心的白人窮苦女孩艾米·丹芙的幫助?!罢鐣r分她們看見了那條河;然后她們走得更近些,聽見了奔流的水聲?!痹诤舆?,賽斯發現了一只廢棄小船,打算劃船逆流而上?!耙蛔哌M這條河,賽斯自己的羊水就涌出來與河水相聚?!辟愃拐也坏绞裁春萌ヌ?,只好爬上船,“河水從四面八方涌進來,漫過了賽斯的屁股?!盵4]P106-107就這樣,小女兒出生在自由之地。賽斯在象征自由的河水得到洗禮,這也是她得到自由的隱喻。

俄亥俄河是一條分水線,河的南邊是奴役,而北邊是黑人夢寐以求的自由。然而,俄亥俄河向南流入密西西比河,匯入墨西哥灣,融入大西洋,最終與運奴航道相融通。奴役與自由之間的界限因此而模糊。象征著奴役與自由的水由此相融,隱喻了在白人的文化里,黑人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賽斯與孩子們寧靜的生活很快被追蹤而來的“學校教師”打破。絕望的賽斯選擇殺死孩子以保護她免遭奴隸制的折磨。賽斯得到了肉體的自由,卻長久地活在了精神的桎梏中,不能自拔。

二、血:死亡與生命

血液意象在《寵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莫里森賦予了血液雙重的隱喻意義:死亡與生命。運奴船上的血跡斑斑、斯德普·沛德在河中撈起的扎著紅色蝴蝶結的黑人姑娘的頭皮、樹上吊死的黑人、被鞭笞而死的黑人、被燒死的黑人、賽斯血肉模糊的后背等,無不將血液與白人暴力所導致的死亡相聯系,而最直接的對于血液的描寫就是賽斯殺死寵兒的場面。

為了不讓孩子重復自己做奴隸的悲慘命運,賽斯舉起鋸子,將“已經會爬了?”的孩子的脖子鋸斷了。當她在工具房被發現時,“女黑鬼用一只手將一個血淋淋的孩子摟在胸前”[4]P189,“黑鬼小姑娘的眼睛在血淋淋的手指縫里瞪著,”賽斯的裙子“汩汩的滴著血”,奶奶“一腳滑到在血泊之中”[4]P193,卻沒能阻止賽斯用沾滿血的乳房給最小的孩子喂了奶。這段描寫中,血與寵兒的死亡相關,也隱喻了賽斯精神的死亡。

血腥的弒嬰場面讓人觸目驚心,反映的正是奴隸制的荒謬邏輯和殘暴本性?!皩W校教師”追蹤而來是為了索回他的“財產”,尤其是賽斯,“做得一手好墨水,熬得一手好湯,按他喜歡的方式給他熨衣服,而且至少還剩十年能繁殖?!盵4]P190在奴隸制下,黑人只是白人主人的財產,女奴是“不用成本就可以產生新價值的財產”[4]P25。當發現沒有什么可以索回后,“學校教師”憤憤地教育侄子:“你不能一邊虐待動物,還一邊指望它信任你?!盵4]P190賽斯不是因為謀殺罪被起訴,而是因為破壞了白人的財產而被捕入獄。這就是奴隸制毫無人性的殘暴本性。血液的特寫正是莫里森凸顯主人公在奴隸制下莫大的精神壓力,逼迫讀者共同體驗黑人在奴隸制下血跡斑斑的歷史。

隱喻黑人血跡斑斑、累累白骨的歷史的同時,血液也被賦予了生命的隱喻意義。丹芙出生的場面就是最好的例證。在俄亥俄河邊的棄船里,賽斯生下了第四個孩子,“它臉朝上,讓媽媽的血淹沒了?!盵4]P107血液出現在孩子出生的過程中,隱喻著新生命的誕生。Paula Gallant Eckard敏銳地指出,《寵兒》與在原始文化中的三個女性血液神話有關。第一個神話是關于女性月經,第二個是懷孕與生產,第三個是關于哺乳神話。文學人類學認為,女神產生,即女性圣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女性身體的周期性變化,因為“周期性變化與變形是原始生命觀的核心”[5]P19。月缺月圓,經血周期性出現,懷孕與生產體型變化等都被視為超越死亡的一類。賽斯歷經艱辛,在河邊生下丹芙,完成周期性變化過程,將乳汁帶到寵兒身邊,隱喻她所具有的超越死亡的神秘力量。

三、乳:割裂與傳承

在奴隸制下,母愛變成了奢望,因為這種經濟模式否認奴隸母親的身份。孩子們出生后就要與母親分離,被一個保姆撫養,母親與孩子沒有任何機會建立母子間的親密關系。賽斯的母親身上有一個圈和叉的標記,這是賽斯關于母親的所有記憶。當母親死去后,賽斯都不能從一堆尸體中將她辨認出來。貝比·薩格斯生過八個孩子,除了希爾外全都下落不明。她們是奴隸制下成千上萬的遭受離子之痛的母親的縮影。

賽斯以弒嬰的決絕方式捍衛自己做母親的資格,這是奴隸制經濟模式下扭曲的母愛。賽斯關于“甜蜜之家”最屈辱的回憶是“學校教師”的侄子們將她按倒在地,搶去她用來哺育自己孩子的乳汁。她向保羅·D反復地訴說:“他們搶走了我的奶水!”[4]P22在賽斯看來,這是她可以給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賽斯對寵兒喃喃說道:“沒有人可以得到我的乳汁,除了我的孩子。我只失去過它們一次,就是被搶走那次。他們把我按在地上,搶走了我的乳汁,搶走了屬于我孩子的乳汁?!盵4]P230乳汁被搶是白人對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尊嚴的踐踏,作為一個母親的驕傲的剝奪,是逼迫賽斯逃離“甜蜜之家”的觸發點,也是她用慘烈方式捍衛奴隸母親身份的重要原因。

表面看來,賽斯是一位被搶走乳汁的普通奴隸母親的縮影,但是如果將賽斯的神話原型考慮在內,乳汁的文化隱喻意義便不言自明。作為一位非裔美國人,莫里森常在作品中使用非洲文化原型,賽斯的神話原型就是這樣一位源自非洲農業文明的原母神(The Great Mother)。她是生命的賦予者與剝奪者,體型豐滿,生育力旺盛,是女神分化前唯一的女神,具有崇高的地位[6]P70。賽斯被搶走乳汁是滋養黑人的非洲文化被白人掠奪的象征,是黑人文化傳承被人為割裂的寫照。賽斯歷經艱險到達北方,將乳汁帶給孩子,是非洲文化強大生命力在白人文化環境中得以生生不息并滋養自己子民的隱喻。

四、液體意象三位一體

在小說中,作者有意安排,使水、血、乳三個重要的液體意象相互交融,難分彼此。首先,在運奴航道上,黑人因缺少空氣、食物和水大量死去,疾病蔓延,導致大量黑人死亡。黑人的尸體被倒進大西洋里,運奴船的后面常常跟著成群的鯊魚。運奴船所經過的航道就是黑人的血淚之路,水與血在此交融,奴役與死亡相伴相隨。丹芙出生的描寫中,莫里森再次將水與血液相聯系。賽斯在俄亥俄河邊的一艘棄船上生下了丹芙,“河水從四面八方涌進來,漫過賽斯的屁股”[4]P7。丹芙出生時,臉朝上,沾滿了母親的血液。河水、羊水和血混合在一起,象征孩子出生在自由之地,母親接受自由的洗禮,也是對生命得以延續的禮贊。賽斯初見寵兒時,本能地覺得這就是死去的孩子回來了,因為賽斯“剛剛走近得能看清那張臉,膀胱就漲滿了”。她想這“更像生丹芙時在那只小船上的羊水泛濫。那么多水,”“可是從一個開了口的子宮里涌出的羊水不可能止住,現在的尿也不可能止住”[4]P65。

在最慘烈的弒嬰描寫中,作者用寵兒自述、賽斯回憶、丹芙回憶、第三人稱敘事等多個視角描述了丹芙將母親的乳汁與姐姐的血液一同飲下的場面?!八貋頃r,賽斯正要將血淋淋的乳頭塞進嬰兒的口中?!彼齻儚P打起來,奶奶滑到在血泊之中,“于是丹芙就著姐姐的血喝了媽媽的奶”[4]P193。作者反復地對血、乳被丹芙喝下進行描寫,是具有深刻文化隱喻意義的。學者們對寵兒身份多樣性的研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寵兒是黑人祖先的象征[7]P99。丹芙喝下寵兒的血液,意味著她喝下了祖先的血液,繼承了祖先的文化和奴隸制下所遭受的屈辱。祖先的血液賦予了丹芙無與倫比的勇氣,和繼承黑人文化、推動黑人文化與白人文化相融合的重任。在丹芙、寵兒、賽斯的對白中,作者寫道:“你跳到水中。我喝下你的血。我為你帶來奶水?!盵4]P216作為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出生在自由之地的孩子,丹芙一直活在對父親的幻想和姐姐鬼魂的陪伴中。寵兒借尸還魂后,丹芙覺得自己終于有了伴兒。但是,寵兒瘋狂地向賽斯索取母愛,賽斯日益消瘦。丹芙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向社區的黑人求助,最終在黑人女性的幫助下,趕走了鬼魂,挽救了母親,也挽救了自己。

結語

莫里森在小說中運用黑人擅長的隱喻手法,賦予水、血、乳三個重要液體意象以深刻的文化隱喻意義。黑人被奴役,失去自由和尊嚴,他們為重獲自由不惜犧牲生命。黑人的文化傳統被人為割裂,卻生生不息,在異文化環境中得以傳承和發揚。液體意象的三位一體,讓奴役與自由、死亡與生命、文化割裂與傳承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得以彰顯。

參考文獻:

[1]潘慧霞.解讀《寵兒》中黑人姓名的隱喻意義[J].外語教學,2007,(2).

[2]顧金成.簡析《寵兒》中的鬼魂隱喻[J].長城,2010,(3).

[3]程錫麟,王曉路.當代美國小說理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4][美]托尼·莫里森.潘岳,雷格譯.寵兒[M].??冢汉D铣霭婀?,2006.

[5]葉舒憲.高唐神女與維納斯[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

[6]王潤娟.賽斯原型的文學人類學解讀[J].名作欣賞,2011,(11).

[7]李賀青.人耶?鬼耶?——論‘心愛的的身份的多義性[J].美國文學研究(第二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渭南師范學院2013人文社科育苗項目:托尼·莫里森《寵兒》的文化意象概念隱喻研究(13SKYM047)

渭南師范學院2013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多維視角下中西生態文學研究(13SKZD006)

猜你喜歡
寵兒三位一體隱喻
《活的隱喻》
花卉的寵兒——吳昌碩
短視頻因何成了寵兒?
《寵兒》中的后現代敘事策略
馴馬師也能是時尚寵兒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