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校生技能競賽的心理訓練及實施策略

2014-11-19 02:18崔景貴黃亮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20期
關鍵詞:職校學生心理訓練技能競賽

崔景貴+黃亮

摘 要 心理訓練是技能競賽訓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校生技能競賽需要系統的心理訓練,科學的心理訓練有助于提升技能競賽成績。分析職校生技能競賽心理訓練常見的誤區,主要表現為心理訓練的缺位、偏位與失位?;诜e極心理學視角,職校生技能競賽過程中心理訓練的有效策略包括建構現代理念,堅持基本原則,制定計劃方案,把握系統過程,注重實用技術,突出職教特色。

關鍵詞 職校學生;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積極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20-0079-07

心理訓練是技能競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學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職業教育需要重點關注的新課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閉幕式的講話中強調:“要強化職業道德培養和職業技能訓練,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扎實基礎?!盵1]技能大賽既要展示高超的技能,也要展示職校生的思想品德與個性特征;既要展示先進的技術,又要展示職校生的心理能力與素養。因此,立足于當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要求,通過系統科學的心理訓練引導技能競賽學生學會心理自助,探索將技能競賽訓練和比賽的經歷轉化為職校生心理成長、潛能實現的積極過程,為職校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實現提供心理動力和支撐,這是職業教育開展技能競賽的重要使命。

一、職校生技能競賽與心理訓練的系統觀

(一)心理訓練與心理技能訓練

在《心理學大辭典》中,心理訓練(mental training)被解釋為:“心理干預方法。采用專門儀器和手段,具體改變人的某種心理狀態,以達到最適宜強度、最佳狀態的過程?!盵2]然而學界對心理訓練的涵義存在爭議,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心理訓練與心理技能訓練的關系上。一部分研究者將心理訓練和心理技能訓練視為同義語來處理[3][4],并未對二者加以嚴格區分。但有研究者認為,心理訓練和心理技能訓練是有區別的:心理技能訓練是心理訓練的主要部分,心理訓練則是一個更上位的概念,包含的范圍更廣,包括所有旨在促進運動操作表現的心理技術的運用[5]。

實際上,不管是心理訓練還是心理技能訓練,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受訓者心理能力的提升,實現受訓者心理的自主調節。正是基于這一目的,一些研究用“心理技能訓練”來代替“心理訓練”。如有學者認為:“廣義來講,心理技能訓練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訓者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施加影響的過程。狹義來講,心理技能訓練是使用特殊手段使受訓者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并進而調節和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盵6]

綜上,技能競賽心理訓練是借助于專門的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職校學生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施加影響的過程。而心理技能訓練是使用特殊手段使學生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而調節和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概言之,心理技能訓練是心理訓練系統的重要組成和主要內容。

(二)職校生技能競賽需要系統的心理訓練

系統科學的心理訓練,是職校生技能競賽訓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響、制約著參賽學生身體、技能水平的發揮,包括訓練方法、周期以及內容的系統性。

1.訓練方法的系統性

從訓練的方法來看,根據心理訓練的理論基礎的不同,可分為行為主義理論與方法,如放松訓練、生物反饋訓練和系統脫敏訓練等;認知理論與方法,如表象訓練、認知訓練等;體育心理訓練專用的方法,如模擬訓練等。根據心理訓練的復雜程度,心理訓練的方法又可以分為單一的心理訓練方法,如漸進放松訓練法、生物反饋法;成套的心理訓練方法,如系統脫敏訓練、應激接種訓練等。

2.訓練時間的系統性

從訓練的時間周期來看,心理訓練可以分為長期心理訓練,即在整個訓練和比賽周期的每次訓練中都要進行的心理訓練;短期心理訓練,也稱賽期心理訓練,即針對既定的競賽任務進行的心理訓練。

3.訓練內容的系統性

從內容看,心理訓練包括一般心理技能訓練與專項心理技能訓練。一般心理技能,是指培養和發展競賽中普遍需要的心理技能,如應激控制、喚醒水平控制、目標設置、集中注意力、表象技能、放松技能、情緒控制技能等。其中前五項最為主要,這五項心理技能的關系如圖1所示[7]。專項心理技能,通常是指適合于某一專項競賽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心理訓練遵循一般技能訓練的規律,必須長期地、系統地進行。這里尤其要重視在日常心理教育和技能教學中融入心理訓練的內容,通過反復練習,為潛在的技能競賽選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推動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

(三)系統心理訓練的心育功能

1.消除訓練的心理問題

在技能訓練中,由于對成績的要求高、訓練的強度大、訓練環境相對封閉等因素的作用,學生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如緊張焦慮、厭倦煩躁、心理疲勞等,嚴重影響技能訓練的效果。此時,若采用簡單的身體素質訓練和技術訓練的方法很難奏效,而有針對性地采用放松練習、表象演練、默念暗示等心理訓練手段,可以有效消除職校生的心理問題,提高操作技能掌握和完成的質量。

2.轉變競賽的消極心態

職校生存在較重的“傷痕心理”和“挫折心理”,普遍學習動力不強、學習興趣不濃,克服困難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信心不足,在訓練和比賽中一遇逆境就容易產生抱怨、動搖、退縮、悲觀、放棄等消極心態。心理訓練,如認知調整訓練,就是使學生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心理的方法,改變消極的思維狀態,建立積極的自我暗示,改善心理背景,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技能競賽訓練,從而獲得良好的訓練和比賽效果。

3.積聚比賽的心理能量

有效的心理技能訓練是恢復和調節已消耗的身體能量與心理能量的有效手段。心理能量是通過多次心理訓練形成有效控制的心理技能的總和,是以動機為基礎,通過心理激活所起作用的能力。心理能量的有效控制與心理的應激、表象、注意及目標控制等心理技能有關。通過上千次的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自我心理調控技能,有利于提高情緒調控能力,增強意志品質,掌握和改進動作技能,消除身心疲勞,加速恢復過程,從而最大限度的儲備心理能量,以備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所需。

4.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心理訓練是對大腦的訓練。長期有效的心理訓練,可以通過大腦對思維過程進行調節,提高情緒的調節和控制能力,糾正和改變不良的身心行為,養成良好的心理習慣,進而形成較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這不僅有利于職校生更好地應對技能競賽訓練和比賽,同時對學生的心理成長、今后的學習生活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職校生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現實誤區

在技能競賽中,職校生熟練的動作因急躁的情緒而被破壞,協調的技能因過度的緊張而僵硬,正確的方案因消極的思維而動搖,清醒的頭腦因一念之差而紊亂,由此類心理問題引發的競賽失利、導致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的現象并不鮮見。學生在技能比賽中暴露出的心理問題恰恰反映了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為心理訓練的缺位、偏位與失位。

(一)忽視專業化的心理訓練,即存在缺位現象

由于對專業的心理訓練缺乏了解,一些技能教練認為心理輔導無非是做思想工作,跟學生談談心、聊聊天,沒有什么復雜的技術,認為進行專門的心理訓練大可不必。他們認為競賽要取得好成績,就要苦練技能,更愿意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身體和技術的訓練中。但理想的比賽成績不僅是“練”出來的,更是“比”出來的,比的是包括心理能力在內的綜合實力,而學生的心理能力不經過專業的心理訓練,則很難得以有效提升。

(二)心理訓練的定位有偏差,即存在偏位現象

部分職校過度追求競賽的成績,把奪取金牌放在首要位置,打著“以賽代學”的旗號,進行只抓實際操作技能訓練的所謂的“小班教學”、“精英訓練”,使學生脫離了正常的班集體生活,脫離了學校的常規教育活動,淪為“競賽機器人”,導致學生厭學情緒蔓延,身心俱疲。在這樣的情況下,職校不反思技能訓練本身的偏差,寄希望于通過心理訓練來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訓練動力,是對心理訓練教育功能的誤讀,無異于“邊污染邊治理”,“治標不治本”,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心理訓練不夠系統科學,即存在失位現象

一是訓練的時間不系統。一些職校雖然認識到心理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又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僅是集中于比賽前的臨時突擊;而學生心理技能的形成、心理素質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依靠競賽集訓的兩三個月時間效果難以保證。二是訓練形式的單一。一些職校認為,對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給予心理輔導,或是請專家做幾場講座,或者進行幾次團體心理輔導,就是進行心理訓練了。這種缺乏系統性的單一訓練方式即便有效,效果也很有限。三是心理訓練與技能訓練相脫節。心理教師對技能訓練工作缺乏了解,與實訓教師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心理訓練的內容針對性不強,重點不突出,致使心理訓練的效果不能在競賽中充分地體現。

三、職校生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實踐策略

立足于職校生技能競賽的根本宗旨,著眼于當代職校生心理發展的現實需要,職校必須明確理念,理清工作思路,做好系統規劃,突出階段重點,注重實踐實效,建構職教特色,在積極的行動研究中推進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科學開展。

(一)建構心理訓練的現代理念

開展職校生技能競賽心理訓練,既要符合現代技能競賽的價值取向,又要契合當代職校心理教育發展的基本理念,做到從“人”出發,因“人”而異,為“人”成長,助“人”發展。

1.以人為本

就是要把職校生作為全部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心理訓練作為技能競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契合開展技能競賽的初衷,即以競賽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發展[8]。

2.助人自助

從心理訓練的語義看,心理訓練包括“訓”和“練”兩個部分?!坝枴本褪墙柚谕獠康牧α繉W生心理進行干預,對應廣義的心理訓練,其目的是“助人”;“練”就是學生通過練習獲得心理技能以提高自主調節能力,對應狹義的心理訓練,其目的即“自助”。心理訓練即為“助人”與“自助”的有機融合??梢哉f,助人自助是職校生技能競賽心理訓練全部工作的本質概括,是技能競賽心理訓練實踐工作必須貫穿始終的重要理念和指導思想。

3.育人至上

育人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核心目標,以就業為導向或以技能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也不例外。作為職校教育情境下的一項重要活動,心理訓練應當秉持育人至上的理念,充分利用技能競賽這一平臺,鍛煉學生接受挑戰的心理能力,引導學生在競賽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使技能競賽成為學生重塑發展信心和堅定職業遠景的得力載體,實現培養“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健康文明的‘社會人、富有實踐力量和創新精神的‘職業人,富有正義感和使命感的‘道德人,心理健康、心理成熟與心理和諧的‘心理人,人格高尚、人格健全與人格大寫的‘現代人”[9]的職業教育目標。

(二)堅持心理訓練的基本原則

1.積極性

堅持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積極性原則,就是要致力于培養職校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促進職校生心理潛能的充分開發,包括積極的心理狀態、認知方式、情感體驗、行為習慣、自我意識、學習能力、人際關系、人格特征等。在心理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職校生自主調適的能力,使他們學會用積極認知方式看待技能訓練和比賽中的困難與挫折,學會用幽默、信念、意志等策略積極應對面臨的難題與困境,鼓勵他們在技能訓練中勇于嘗試、研究與創造,從而養成自信、樂觀、希望、堅韌等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健全人格。

2.發展性

維護和促進職校生的心理健康和諧發展,是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基本職能。心理訓練固然要解決訓練和比賽中暴露出的種種心理問題,但更要致力于發展職校生的良好心理品質,這也是預防心理問題發生的最為有效手段。要將培養心理技能作為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重要目標,使全部的心理訓練朝著有利于學生自主心理調節能力提升、個性品質完善的方向發展;要致力于創建和實現職校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心理訓練走在學生心理發展的前面,從而引領學生從現有的水平向著可能的和潛在的水平不斷發展。

3.綜合性

人的心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各種心理因素交織在一起,往往互為因果,單一的訓練方法有時很難奏效。因此,針對不同個體的心理特點,必須綜合運用多種訓練方法,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如對緊張情緒的調節,教師可指導學生綜合進行放松訓練、自我暗示訓練、轉移注意力訓練等。

(三)制定心理訓練的計劃方案

技能競賽心理訓練計劃是指在心理訓練開始之前,為實現訓練的任務和目標,依據心理訓練理論以及特定競賽情景,對心理訓練的內容、步驟及其要求預先做出的理論設計和安排,而心理訓練方案是依據心理技能訓練計劃所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要獲得理想的心理訓練效果,全面、細致的訓練計劃與方案不可或缺。

1.明確心理訓練的進程與目標

實際上就是在集訓期,將心理訓練與技能訓練在時間安排、內容設置上有機結合,并視心理技能水平為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圍繞整個技能競賽的備戰,心理技能訓練的進程包括四個階段:一般心理訓練、結合技能的心理訓練、應對競賽情境的心理訓練、賽后的心理訓練;四個階段相應的目標為:形成基本心理技能、保持積極的訓練狀態、做好比賽的心理準備、賽后心理狀態的調整,具體如圖2所示??偟膩碚f,心理訓練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具體的參賽項目以及學生的特點,科學地、靈活地規劃具體的進程與目標。

2.科學實施心理訓練方案

心理技能訓練的方案就是將實現心理技能訓練計劃目標的手段進一步具體化。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技能訓練階段的劃分,訓練任務和內容比重的制定,規劃心理訓練負荷,選擇訓練方法和手段,確定恢復的措施,確定檢查和評定的內容、指標、時間、方法和手段等。需要強調的是,心理訓練方案的設計應堅持“為了有效遷移而教”的理念,既能有助于提高學生應對技能競賽具體情境中某個問題的心理調節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其他情境中問題解決的應對能力;不但使學生在技能競賽中受益,而且對今后的學習生活也能產生積極影響,最終使學生能夠理智、從容地面對人生的各種困難。因此,要鼓勵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對心理技能加以練習、運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心理技能遷移的意識,提升學生心理技能遷移的能力。

(四)把握心理訓練的系統過程

從開展技能競賽心理訓練可利用的時間周期來看,心理訓練包括集訓前、集訓期以及比賽后三個階段;但是從心理訓練重點目標的組成來看,也即從學生的現實心理需求來看,技能集訓期的心理訓練還應解決臨賽前以及比賽中學生的心理調整問題。因此,基于心理訓練目標的系統性,這里將完整的技能競賽心理訓練分為四個部分。

1.集訓前的心理訓練——基本心理技能的習得

集訓前的心理訓練是針對某一專業技能競賽待選拔的全體職校生進行的心理訓練,主要是結合日常的專業技能教學,在學校日常心理教育活動中滲透心理訓練的內容,包括一般心理技能的知識與技術,如放松、表象、注意集中、積極暗示、自信心、目標設置等,以及與專業技能相關的專項心理技能的知識與技術。該階段訓練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心理技能的有關知識,熟悉各種心理技能的操作程序,鼓勵學生通過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自主練習、勤加運用以掌握基本的心理技能。實現該目標可以在提升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同時,為將來參賽學生的心理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2.集訓期的心理訓練——積極訓練狀態的保持

集訓期的時間跨度因專業項目、比賽級別的不同而異,一般為二至三個月的時間。該階段是技能訓練的強化期,是技能水平快速提高的關鍵期,其特點是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訓練成績與心理狀態交互影響的作用明顯。因此,心理訓練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訓練狀態,為技能水平快速有效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心理教師和實訓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波動,做好心理咨詢等疏導工作,預防焦慮、倦怠等心理問題的發生。在學生已掌握心理技能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對各項心理技能的運用,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調節。如通過合理的目標設置,增強學生對訓練成績的控制感以及自我效能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通過表象演練,促進學生建立和鞏固專業技能的動作圖式,提高訓練效率,等等。

3.臨賽前的心理訓練——最佳比賽狀態的獲得

臨賽前,學生的技能水平基本定型,技能的訓練逐步讓位于身心的調整。在該階段,要重視對學生參賽動機的調整,防止學生的動機水平過高、對比賽成績的期望值過高、對自我的要求過嚴等所引起的過度緊張、焦慮甚至是對比賽的恐懼心理,避免造成學生賽前體能、精力的過度損耗。另外,還要指導學生做好應對比賽的心理準備,主要是模擬訓練法的運用。一是針對競賽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或問題進行模擬實戰的反復練習,指導學生自主準備有針對性的應對逆境的心理預案,如競賽中緊張時采用呼吸調整法,設備出現故障采用積極的自我語言暗示法等,使學生能鎮定沉著、自信從容地面對技能競賽。二是通過模擬實戰強化學生以技術為導向的目標設置能力,使學生在比賽中能盡快地將注意力集中于技術的流暢性、精確性、規范性,盡可能排除榮譽、成功、失敗、對手、環境、裁判等因素的干擾,迅速進入并保持良好的比賽狀態,從而發揮最佳水平。

4.競賽后的心理訓練——及時的心理平衡調整

賽后心理訓練常被人們所忽視,認為該階段的心理訓練無關緊要,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賽后無論成功或失敗,職校生都會產生特殊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會對今后的訓練、比賽乃至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與認知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賽后,心理教師、實訓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對比賽表現和比賽結果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使他們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成功與失敗,防止自我意象的驟然變化,避免過度自信或過度失落。尤其要關注比賽失利學生,防止心理無助、心理危機現象的發生。

(五)注重心理訓練的實用技術

1.放松訓練

放松訓練是一種以暗示語集中注意,調節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從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漸進放松、自身放松、三線放松、松弛反應等。各種放松技術的共同點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語或他人暗示語、深沉的腹式呼吸、全身肌肉完全放松。該方法不僅可以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避免情緒緊張引起的心理能量的過度損耗,而且是開展其他心理訓練的基礎。因此,在技能競賽心理訓練過程中,要格外重視該訓練方法的運用。每種放松方法都有一套系統的訓練程序,如果堅持練習并能運用自如,對學生心理的自主調整是比較有效的。

2.自我談話

自我談話是心理技能訓練的一種方法,恰當的自我談話是與任務有關的、積極的和有針對性的。自我談話具有認知功能和動機功能。認知功能有助于學生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動機功能包括動機喚醒、掌控和驅動功能,有助于學生控制喚醒水平、放松、集中注意、降低焦慮、保持信心等。自我談話不受時間、環境的限制,學生在技能訓練和比賽的全過程都可以使用。由于消極思維習慣的影響,一些學生在面臨問題和困境時往往容易產生自動化的消極自我談話。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反復強調“積極”二字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思維習慣;引導學生自主設計針對不同情境和問題的自我談話內容,通過不斷提醒及學生的自我強化,使學生真正掌握并靈活運用。

3.表象演練

表象演練是在放松的基礎上,在暗示語的指導下,在頭腦中反復想象某種動作或情境,從而提高操作技能和情緒控制能力的一種方法。表象演練有助于建立和鞏固正確操作技能的動力定型,加深技能記憶、加快技能的熟練化;賽前對成功表象的體驗還有助于提升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比賽狀態。表象演練分為一般性的表象練習以及針對專項技能的表象練習。如在技能學習中,可以采用如下程序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先放松,在默念動作概念的同時,要求學生想象教師操作的過程,仔細回想動作的細節,然后開始操作練習。操作完成后,將自己的實踐與先前的想象進行比較,并聽取教師的指導,及時糾正錯誤。在短暫休息后,再次進行練習。

需要強調的是,要使學生牢固掌握并有效運用這幾種方法技術,必須嚴格按照科學的訓練程序指導學生反復練習。另外,要注意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不同的職業技能進行方法的優化與組合,唯有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彰顯心理訓練的職教特色

促進職校生職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具備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素養,是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的一項重要任務。心理訓練在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水平、提高技能競賽成績的同時,也要為學生適應社會、擔當社會責任做好充分準備。

1.注重職業能力

技能競賽是以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的,綜合職業能力即在真實工作情境中整體化地解決綜合性專業問題的能力,其中包括專業能力(工作方式方法、工具認識及使用、材料的處理)和關鍵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工作與學習的方法、交流與合作能力、組織與完成任務能力、獨立性與責任心)。技能競賽心理訓練就是要將培養學生的心理技能與職業技能結合起來,在二者的有效互動中,推動學生整體職業能力的發展。

2.專業優勢互補

心理訓練需要心理教師和技能實訓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展開密切的專業協作。心理教師應向實訓教師了解某一專項職業技能的特點、學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和訓練中學生的心理狀態等,并在制定訓練計劃和實施心理訓練的過程中積極聽取實訓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實訓教師不僅應主動向心理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而且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心理訓練中去,認真學習心理訓練的理論和操作方法,并科學運用于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只有雙方密切聯系,溝通交流,優勢互補,才能將兩方面的工作并軌形成合力,提高心理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倡導團隊合作

技能訓練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學生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共同面對和解決困難,分享成功、相互鼓勵與支持,對于增強學生訓練的動力至關重要,而這就需要團隊合作。技能競賽心理訓練中,要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相互協作提高技能訓練的效率。如建立合作訓練小組,鼓勵學生創設團隊的共同奮斗目標,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中學會溝通、欣賞、寬容、理解、尊重等,體會合作訓練帶來的成就感,不斷提高技能競賽團隊的凝聚力。

技能競賽心理訓練是一項專業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對職校教育教學改革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這就要求職校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實踐,在積極的行動研究中,探索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科學規律,總結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成功經驗,構建技能競賽心理訓練的實踐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劉延東副總理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閉幕式上講話的通知[Z].教職成[2013]4號.

[2]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14.

[3]施小菊,張華光,張璐斐.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3-56.

[4]張力為.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理論與運用的聯結[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3(2):152-156.

[5]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5-286.

[6]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50.

[7]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6.

[8]崔景貴.心理教育范式論綱[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88.

[9]崔景貴.職校問題學生心理與積極職業教育管理[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33):53-59.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or Participating in Skills Competi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UI Jing-gui1, HUANG Liang2

(1.Jiangsu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2.College of Education,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8,China)

Abstract Menta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skills competition. Mental Training Skills Competi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need systematic, scientific psychology training helps to improve the skills competition results. Analysis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common mental errors, absence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ut of position or dis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during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planning programs, and grasp the system process, focus on practical techniques,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s;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ctive strategy

猜你喜歡
職校學生心理訓練技能競賽
淺談職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職校學生語文個性化自主學習初探
跆拳道心理訓練方法探討
柔道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初探
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
淺議職業學校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體校訓練中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職業學校學生健康消費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