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模因論看《飄》的兩種中譯本中的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2014-11-21 14:47
電影評介 2014年22期
關鍵詞:模因譯本語言

李 徽

《飄》[1]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經典作品,一經問世便被翻譯為多國語言,為各國讀者所拜讀。在我國傅東華先生最早將這部巨作譯入中國[2],并引起巨大反響。隨后又相繼出現了風格各異的多種譯本,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新譯本紛紛涌現,如黃懷仁、朱枚若[3]、戴侃、陳良廷等,他們盡力將異國風情帶給中國讀者。本文試圖從模因論的角度探討傅東華和黃懷仁、朱枚若《飄》譯本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一、理論依據

模因論一詞最早出現于Richard Dawkins的The Selfish Gene中。Richard Dawkins將其定義為“文化傳播的單位,或模仿的單位”(a uni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or a unit of imitation)。[4]通過模仿和復制,模因能在人的大腦之間相互傳染、傳播?!杜=蛴⒄Z詞典》將“模因”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5]繼Richard Dawkins之后模因研究發展迅速,繼而成為一門獨立的理論。模因是一個具有豐富內容的概念。事實上小至一個詞語、一個動作、一個理念,大至文化,都被看作模因單位,或模因復合體。具體說來,“它可以是曲調旋律、想法思潮、時髦用語、時尚服飾、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的模式,也可以是科學理論、宗教信仰、決策程序、懲罰模式、客套常規;等等?!盵6]總而言之,“任何東西只要通過模仿而被傳遞,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盵7]與基因類似,模因同樣遵循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Helighen認為模因要經歷四個階段(同化、記憶、表達、傳播)才能得到成功復制。而在每一個階段模因都面臨著激烈的生存競爭,只有強勢模因才能生存下來。

從模因的角度來看,翻譯就是以語言為載體,同時把一種模因復合體從源語宿主傳播到目的語宿主的過程。譯者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模因,因而成為了其模因的新的宿主。為了更好地向目的語讀者傳達作品中的模因,譯者必須采取相應的策略造就富有競爭力的成功模因。本文結合模因理論試從在國內享有盛譽的傅東華和黃懷仁、朱枚若的《飄》譯本來研究文化負載詞的翻譯。

二、譯例分析

“翻譯不光是語際轉換的過程,同時也是兩種文化交流的現象?!盵8]自翻譯的文化轉向之后,譯界普遍認為譯者不僅要精通兩種語言還應充分了解兩種文化。因而近年來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問題倍受關注。對于文化負載詞,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但綜合所有定義,我們不難發現,文化負載詞就是因各個國家民族自己獨特的發展史,獨特的生活環境,而形成的區別于其他國家民族的獨特詞匯。文化負載詞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標志,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是一個民族文化模因的載體。而“翻譯的意義正是將模因由一個地方傳遞到另一個地方,并平安的越過文化界限?!盵9]翻譯過程也就是模因傳播的過程,翻譯的機制就體現為模因傳播的機制。恰當地理解和翻譯這些文化模因,不僅能很好地傳達原作的意境氛圍、人物的情緒特征,更能帶領讀者遨游于異國文化之中,領略新奇的異國風味。在《語言、文化與翻譯》一書中,奈達將文化分為五種類型:物質文化、生態文化、社會文化、宗教文化和語言文化。本文將試從前三個方面對兩個譯本中文化模因進行分析。

(一)物質文化負載詞

“He drove an old wagon to the Yankee camp every day and sold 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 to the soldiers?!?/p>

傅:他每天用一輛舊貨車裝一些餃子,糕兒,餅干之類到北佬營里去賣。

黃:他每天趕著破大車,到北佬營房里去賣蛋糕,餡餅和薄軟餅。

“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原本是西方國家特有的食物,屬于其富有特色的物質文化。傅、黃在對“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進行翻譯時,進行了不同的處理。傅將其譯為“餃子,糕兒,餅干之類”,用中國當時活躍的文化模因“餃子,糕兒,餅干”替代了西方文化模因。黃將其譯為“蛋糕,餡餅和薄軟餅”顯得洋味十足,可謂各有千秋。在翻譯中,要將源語中的核心模因順利地傳入目的語國家中,就必須將源語中的模因與目的語國家的強勢模因相結合,形成共生關系的模因復合體。19世紀40年代的中國依然是一個相當閉塞的國度,對外交流程度低,因而普通民眾少有機會接觸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biscuits。所以cakes and pies and beaten biscuits無疑是當時社會的弱勢模因。若將其翻譯為“蛋糕、餡餅和薄軟餅”無疑給讀者閱讀增添了幾分晦澀。而黃譯文產生于改革開放之后,大量國外商品涌入中國市場,西方物品對于多數國人來說并不陌生,已由弱勢模因轉變為了當時的強勢模因。將其翻譯為“蛋糕、餡餅和薄軟餅”不但不難接受,更能傳達出幾分異國風味。

(二)生態文化負載詞

當Scarlett和Rhett談到把棉花賣給英國一事時,Scarlett說:“Youwill get a dollar a pound when elephants roost in trees!”對此句的翻譯傅、黃兩譯本差別較大。傅將其譯為“你等雄雞生蛋的時候才去賣一塊錢一磅罷!”,黃將其譯為“你想要一磅棉花賣一塊錢,除非等到大象爬到樹上過夜!”?!皐hen elephants roost in trees”是一句美國諺語,指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傅將其譯為“你等雄雞生蛋的時候才去賣一塊錢一磅罷!”傅完全領會并滿足了語言民族性與語言自然性的要求,用中國的強勢模因巧妙地替代了難懂的外來模因。這樣就避免了誤解,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而黃將其譯為“你想要一磅棉花賣一塊錢,除非等到大象爬到樹上過夜!”會給中國讀者帶來閱讀困難,由于地理、生態方面的差異中國人很難碰到大象,對其生活習性更知之甚少?!按笙笈赖綐渖线^夜”在中國是弱勢模因,黃譯文對中國讀者來說有幾分奇怪感。雖現在的讀者根據自己的知識可以去推測其意義,該模因并非死模因,但亦非成功模因。

(三)社會文化負載詞

Second Mrs.Calvert

傅:填房

黃:第二個卡爾佛特太太

傅選用了填房這一具有歷史特色的詞,既容易讓當時讀者接受,又保留原文歷史文化特色。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一夫一妻制長時間實行以來,填房這一模因已在人們的心中陌生化了。因而,黃文選擇進行直譯,更能貼近讀者。

文化負載詞作為一種典型的模因,在翻譯的過程中往往要考慮到目標讀者所處時代特征。綜合分析目標讀者當時所處的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找出當時社會、語言中的強勢模因并將其與外來模因有效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出強勢模因,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譯作。

[1]Ma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M].World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1992:63.

[2]傅東華.飄[M].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145-146.

[3]黃懷仁,朱枚若.亂世佳人[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221.

[4]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牛津英語詞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6]謝朝群,何自然.語言模因說略[J].現代外語,2007(1).

[7]謝朝群,何自然,Susan Blackmore.被誤解的模因-與劉宇紅先生商榷[J].外語教學,2007(3).

[8]馮慶華,王昱.從文化交流的宏觀角度研究翻譯一《飄》的譯本研究[J].外國語,1998(3).

[9]王斌.密母與翻譯[J].外語研究,2004(3).

猜你喜歡
模因譯本語言
模因視角下的2017年網絡流行語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的西夏譯本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論文寫作探析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聽說教學實驗研究
從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角度看翻譯策略
《孫子兵法》俄譯本簡介
《孫子兵法》蒙古文譯本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