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雜劇的戲劇沖突研究

2014-12-02 04:04周玉紅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元雜劇研究

周玉紅

內容摘要:元雜劇的誕生,在金元之交。它是在綜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基礎上產生的,這是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一個空前的創舉。元雜劇在一百年間達到了高度的繁榮,已知的作品數量近八百種,流傳至今的還有一百多種??梢园l現,這些雜劇作品最突出的美學特征在于強烈的沖突性。

關鍵詞:元雜劇 戲劇沖突 研究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一開頭就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

沖突本是戲劇藝術的普遍特征,但任何時代的戲劇都沒有元雜劇的沖突來得激烈、集中、富有震撼力,這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全方位的沖突。從劇情的安排上,從人物的性格中,從充滿抒情性的唱詞里,到處都能感覺到那些顯性和隱性的沖突,它們不僅僅是現實沖突的舞臺再現,同時也是人們內心狀態的一種形象化展露。自更高的層次上說,它是整個元代文化精神的一個縮影。元代一百余年的歷史大部分時間正是處在沖突的狀態中。這當中有民族的沖突,不同社會階層的沖突,政府跟民眾的沖突,文化觀念的沖突,家族內部的沖突等等,其尖銳和劇烈的程度超過任何一個時代。元雜劇恰恰忠實而深刻地表現了這種沖突,它把社會沖突提到審美的高度,使這種沖突成為一種藝術,一種美,戲劇藝術本身的特質也同時充分地展現出來了。

沖突在元雜劇中可按對立雙方力量的對比分為兩種類型,悲劇性的沖突和喜劇性的沖突。悲劇在元雜劇中占有特別顯要的位置。悲劇的發生過程有著自己的特點,它一般都是由代表惡勢力的強大一方首先發難,造成災難壓頂、無所逃遁且高度壓抑的審美情境,將悲劇主人公逼至絕境,這就為主人公的反抗提供了特殊的條件。關漢卿的《蝴蝶夢》就是一例。劇中有一名叫葛彪的豪門權貴,他一上場就自我標示:“我是個權豪勢要之家,打死人不償命?!薄坝袡嘤袆荼M著使,見官見府沒廉恥?!睌[出一副隨時可能發難的架勢。劇一開場,他騎著馬在大街上閑逛,所有的行人都躲得遠遠的,沒人敢靠前。此時從鄉下進城的王老漢老眼昏花,不知就里,撞上了這位惡少的馬頭,葛頓時大怒:“這老子是什么人?敢沖著我馬頭!好打這老驢!”于是跨下馬來,不問青紅皂白,揮鞭就抽。老漢未及發一言,竟被活活打死。葛彪見老漢橫尸街頭,對著圍上來的人群說:“打死一個人只當是房檐上揭去了一片瓦,隨你們到哪里去告我!”話畢,跨馬揚長而去,一場人命案就這樣造成了。如果說上述表現的只是一個家庭的悲劇,那么無名氏的《陳州糶米》則描述了兇惡勢力與全體民眾的對立?!蛾愔菁g米》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柔軟莫過溪澗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聲!”這是老百姓心中的肺腑之言。當權威勢力把善良的人們逼到絕境時,向權威宣戰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這種宣戰盡管意味著毀滅,人們也在所不辭,義無反顧。到這時,悲劇中最激動人心的高潮便來臨了?!逗麎簟防锔鸨氪蛩懒送趵蠞h,尸骨未收,王的老伴便帶著兒子們找到葛彪,說:“使不著國戚皇親,玉葉金枝,便是他龍孫帝子,打死人要吃官司!”結果三個兒子代行“官司”,一齊下手,打死了葛彪。在緊接而來的公堂審訊中,王老太以一白發老人從容上前,情愿上刑場替兒子抵命,至此悲劇氣氛也就推向了高潮?!蛾愔菁g米》的沖突更典型,貧民老漢張撇古在淫威面前指著鼻子痛斥那兩個兇頑:“都是些吃倉廒的鼠耗,咂膿血的蒼蠅?!毙⊙脙缺涣R得惱羞成怒,揮起紫金錘,猛擊張老漢,張老漢被擊成了重傷,吐血倒地,但毫不屈服,臨死,依然高呼:“難道紫金錘就好活打殺人性命?我便死在幽冥,決不忘情!待告神靈,拿到階庭,取下招承,償俺殘生,苦恨才平?!毕駨埨蠞h這樣的平民,在挾持皇威、前呼后擁的惡官面前,本來是不可能占據上風的,等待他的必然是毀滅。然而正是這種高壓情境下的勃然奮起,挺身抗爭,使得全劇產生了一種崇高的美學氣氛。這種氣氛彌漫開來,強烈地感染著臺下的觀眾,造成一種上下息息相通的情感交流。從這個意義上說,元雜劇的悲劇實際上就是生活中悲劇的舞臺化、典型化,它把人們內心最真實、最強烈的意愿通過審美的形式表達出來了。

震動最大的悲劇恐怕要數關漢卿的《竇娥冤》了。竇娥是一位無依無靠,溫順本分的家庭婦女。她三歲死了娘,七歲被父親賣與蔡婆抵債,做了童養媳,十七歲丈夫病故,又成為寡婦。對這一切竇娥都逆來順受,默默地屈從了。如果故事就這樣發展,它頂多是一出普通的苦情戲而已,不可能成為具有震撼力的悲劇。

竇娥真正的悲劇是從反抗開始的。潑皮、無賴張驢兒父子借一個偶然的機會闖進了蔡家,要霸占蔡氏婆媳二人。蔡婆懾于威勢,被迫應允。但竇娥卻堅決拒絕了。她開始與強大的現實對抗。張驢兒為達到霸占竇娥的目的,在食物中下毒,企圖毒死蔡婆,未曾想竟誤殺了自己的父親。這個無賴趁勢再次威逼竇娥,或順從,或見官。竇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對抗,她要在官府的大堂上與惡人爭個黑白是非,討還一個公道。然而,這一天真的愿望也很快破滅了,昏官桃杌不分青紅皂白,上來便拿柔弱的竇娥開刀。一次又一次的拷打讓竇娥死去活來。竇娥依然不肯屈服,她已準備為自己的清白和信念殉身??墒?,在桃杌打算向年邁的蔡婆用刑時,出于對婆婆的憐憫和孝順,竇娥不得不含冤承認自己犯下了殺人罪,于是被判斬首示眾。

無論竇娥怎樣爭辯和抵抗,她總是無法逃脫社會這只怪獸的血盆大口,一個善良的似乎微不足道的生命頃刻之間就要被吞沒了。就在劊子手的屠刀即將舉起之時,這個弱小的女子竟爆發出了震動乾坤的呼喊,迸射出一片電閃雷鳴般的光芒: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青濁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

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愿,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圣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你道是暑氣喧,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

噴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綿,免著我尸骸現。要什么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們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這場沖突的確是至弱對至強,至柔對至剛,而其悲劇價值也正在這里。偉大的戲劇家關漢卿設計了中國戲劇史上最具悲劇氣氛的一幕,滿臺飛雪,悲歌環旋,人神共憤,天地失色。那滿臺飄舞的雪花把主人公一腔的悲憤灑向了觀眾,灑向了人間。一個弱小的竇娥竟成為元代悲劇中一道最為耀眼的強光。

如果說悲劇的叛逆屬于一種絕望的反抗的話,那么喜劇的叛逆則是對舊權威的鄙棄和對未來新生活的渴望。在悲劇沖突中,大人物是強悍而殘暴的,可是到了喜劇沖突中.他們又變得愚蠢而無能,丑態百出,遭人嘲笑。其實權豪勢力正具有兩面性,一面兇殘強暴,不可一世;另一面則是外強中干,內心發虛。元雜劇中的喜劇正體現了人們戰勝邪惡、爭取正常生活的信心。在喜劇中你會強烈地感受到那來自底層的、像燒不盡的野草般的生命活力,感受到那自苦難中發出來的樂觀的笑聲,以及充滿智慧的幽默和滿懷辛辣的諷刺。

元雜劇的喜劇按照沖突的性質又可分為社會型沖突與倫理型沖突兩類。社會型沖突的本質與悲劇沖突相同,然而氣氛、境況、情勢和審美效果又完全不一樣。劇中的邪惡勢力雖然敢于發難,制造爭端,卻無法形成一種黑云壓城、災難滅頂的勢態,這是因為所謂大人物的行為,從一開始就是愚拙的,低劣的,他們雖然在力量上占有優勢,在智力上卻處于劣勢,而喜劇主人公則以超人的膽量和智慧掌握著整個斗爭的主動權。于是這類沖突就成了一種智力的較量。在較量中大人物丑態百出,自食其果,主人公最終獲得勝利,創造出一種喜劇性的審美效果。

關漢卿有一出戲叫《望江亭》可以被視為前者的范本。劇中塑造了一位美麗、聰慧、名叫譚記兒的民間婦女。新婚不久,譚記兒便遇上了麻煩,有權有勢的楊衙內聽說她長得美麗,一心要占為已有,毀壞這個家庭。楊從皇上那里獲得了勢劍金牌,帶著手下來取譚丈夫的首級。譚記兒知道楊衙內并不認識自己,于是決定將計就計,智斗對手,她裝扮成一個漁婦,系上圍裙,提著三尺鮮魚,來到江邊楊衙內飲酒處望江亭,自稱“張二嫂”。愚蠢的楊衙內一見大喜,先讓譚記兒為其膾魚,而后又拉她入席飲酒,尋歡助興。機智的譚記兒與這幾名好色之徒巧妙周旋,毫無懼色。她趁楊衙內得意忘形的當口,以治魚為由騙取了勢劍金牌,接著又乘勢灌醉這幾個歹人,然后從容脫身。楊的陰謀不但沒有得逞,而且落得一個被人嘲笑的下場。由于勢劍金牌之類總是象征著最高權力,所以這種喜劇明顯地具有嘲弄皇權、蔑視權威的意味,它雖與悲劇的審美效果不同,其內在精神卻又是完全一致的。

倫理型的喜劇與社會型喜劇不同,它一般是以愛情、婚姻作為題材的,它的對立和沖突沒有社會型沖突那樣激動人心,富有震撼力,多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但其反抗的對象卻是所謂神圣的封建倫理道德,因此具有更深一層的叛逆性質。

王實甫的《西廂記》就是這樣一出名劇。該劇取材于唐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但對其主題和情節進行了重大改編。作者采用多線交叉的形式,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沖突。第一層次的沖突發生在張生、鶯鶯、紅娘三人與崔老夫人之間,它是兩代人在婚姻觀念上的較量。張生與鶯鶯邂逅相逢,互相傾心,要求婚姻自主,自由結合。老夫人則寡恩少情,冷若冰霜,一心想著相國家譜、門當戶對。普救寺之難,老夫人親口許下張生與鶯鶯的婚事,一轉臉便賴得一干二凈,反而逼女兒嫁給自己的侄子,一個不學無術的“貴族子弟”鄭恒。作者一方面充分展示老夫人的頑固乖戾,另一方面也寫出了她的愚鈍笨拙。三個年輕人聯合起來向她展開了一波又一波充滿風趣的斗爭。特別是崔家的丫環紅娘,這個人物渾身散發著青春的活力,充滿了喜劇色彩。另一個層次的沖突,發生在青年人自己身上。張生瘋瘋魔魔,是個情種,同時又有書生的軟弱和呆氣;崔鶯鶯為大家閨秀,性格內向,既萌動著對美和愛情的向往,又有家教的約束和自警,兩個冤家恩恩怨怨,經過一番誤會性的碰撞,終于攜手沖破了禮教的束縛,贏得了愛情的勝利。最可愛的依然要數紅娘,她是個滿場飛的角色,性情潑辣,口快牙利,毫無顧忌,全無遮攔,崔張二人都曾受到她火辣辣的幫助和支援。這個風風火火的人物使全劇的喜劇氣氛更加濃厚,與之相關的叛逆主題也顯得更為突出了。

在這一大的歷史轉折時期,充滿沖突的元代悲喜劇凝聚的正是這個時代文化的精粹和靈魂。

(作者單位:南陽理工學院教育學院)

猜你喜歡
元雜劇研究
元雜劇中的妓女形象分析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成果推介 明代劇壇對元雜劇接受之研究
公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元雜劇中母親形象的文學史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