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讀且悟且思 動心動情動筆

2014-12-02 12:33田光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動心動情文本

田光

內容摘要:高考作文越來越注重文字表達的真實、感情的真切,不再是語言文字的形式游戲。立意、結構、文采都是可以通過系列課程“模式化”訓練出來,唯獨“感情真切”無法程式化的訓練。課堂教學中,可以從文本入手,讓學生且讀且悟且思,對文本動了心,發乎情,寄于筆,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引導他們從對文本人物動情,到對自我動情,完成情感的體悟,作文的飛躍。

關鍵詞:文本細讀 閱讀 作文

高考作文作為語文高考試卷的重頭戲,是高考語文最醒目的明星,是每逢6月份最引人關注的話題。很多考生在審題立意、結構思路、語言形式上下足了功夫,“寶劍鋒從磨礪出”,很多考生在入考場前已經“胸中有溝壑”,以不變之作文結構應對萬變之作文題目,抓住材料關鍵詞,將慣有結構套用,再用上幾個成型的排比開頭,一篇作文就這樣輕松出爐??赊o采的華美,規矩的結構并沒有給考生贏來高分,在于他們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作文評價標準,即“感情真切”。缺少溫情的文字怎能打動充滿溫情才情的閱卷者!一些學生平時練筆少,考試就更難寫出成型佳作,甚至有些學生認為課上所講課文于考試無益,所以“置若罔聞”。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更要讓學生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動心動情,真正走入文本,再動筆與古人對話,這樣思維能力寫作能力都得到了鍛煉,最關鍵的,在于真正撥動了學生情感深處的琴弦,做到有感而發。

一、讀百遍書——動心感知文本

許多學生不喜歡教材文本是因為他們從未走進。就像你從未走進一個人,表面冷若冰霜的他,真正用心去交流了,方知道原來熱心如火。學生沒有走進文本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沒有認認真真的研讀教材?!疤嵶鋈?,認真做學問”是教育的標準。引導學生誦讀,用美讀法去感染他們,讀著讀著有一點動心了,有一點溫度了,教師再及時點撥,效果是很好的。教學中將教學重點放在教材解讀上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要有對教材至少三遍的閱讀基礎,才能深入剖析,否則只是教師的自我備課,學生不熟文本很難走進文本,只能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課本是培養閱讀能力的范本,讀百遍書,自然融入其中。

古典文學經典之作《紅樓夢》,必修三教材節選的是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學生如果沒有熟讀文本,弄不清人物之間的關系,就不能很好地梳理情節、理解作者寫作上的獨具匠心。一些同學遇到生疏的字詞就偷懶不細究了,這是不對的。這樣課堂上參與的對于人物形象的討論,就只會停留在印象中的固有形象,這種印象可能是聽別人談起的,或是通過影視劇了解的,而不是基于文本的印象。比如分析王熙鳳形象時,同學能說出她狠辣的最典型的事例:“毒設相思局”、“協理寧國府”、“弄權鐵檻寺”,這些事例都能看出“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恍若神妃”的“仙子”美而不善:“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但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從節選部分尋找對鳳姐的印象,而非記憶中的。所以就更應反復誦讀王熙鳳出場這一部分,從“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獨特出場方式,到頭飾服裝的描寫,進而賈母戲謔性的介紹,鳳姐由悲到喜的表演,王夫人問月錢發放情況及衣料之事,環環相扣體現出鳳姐善于應酬的“胭脂虎”形象,《紅樓夢》眾多人物的出場匠心獨運,這樣的典型畫面怎能不百遍誦讀,卻舍近求遠!

二、悟千種理——動情細讀文本

對文本動了情,自然要有疑問,自然要作“細讀”的工作了。在細讀的過程中,品味文本的思想性、藝術性。

以必修二《孔雀東南飛》為例。在充分閱讀后,學生生發了疑問:為什么比興部分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文末交代焦仲卿的死“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東南有什么特別的意象?在必修三《蜀道難》中學生提出這樣的疑惑:“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薄皢柧饔魏螘r還,畏途巉巖不可攀?!薄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惫湃顺鲇握f“西游”,人死稱“駕鶴西歸”,“西”這個方位又有什么特別的意義?教師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就古人經常選用的方向詞一一解讀,進而勾連了教材,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閱讀是加入讀者主觀體驗的活動。文字是作者無聲傳遞的語言,在字里行間隱藏著大喜大悲或是細膩入微的情致,這些情致是通過一個樸實的詞語、一個簡單的句子,一個或繁或簡的語段傳達出來的,因此讀者在閱讀時需鉆進作品,品讀作者,通過品詞來品文進而品人,越是經典的著作越是耐人尋味,它的魅力長久激蕩人心。隨著閱歷的增長、情感的豐富、理性的深刻,會獲得更加豐滿的閱讀體驗。這些體驗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細心誦讀,一遍又一遍耐心體悟得來的,動情讀文本,可謂于萬花筒中看世界,千般花開,萬種情思。

三、思萬種情——動筆對話文本

古人讀詩到動情處往往和詩一首,優秀的作品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偉大的作品總讓作者魂牽夢縈。一部作品使學生了解了作家的心靈,更直觀地了解了作品人物的心靈。作品人物的故事引發了青年學生多少思考!文本分析過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與課本互動,寫出自己對人物的看法,觸碰自我最真實的心靈,做真正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抒真情的能力,寄情筆上,不求語言華美,但求真實、整齊,為高考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了《涉江采芙蓉》這一課后,我讓學生把想對游子說的話真實寫出來,得了不少佳作:

有詩經形式的:

“式微,式微,胡不歸?距離拉開了思念,琵琶弦上說相思。當年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憂傷讓你孤獨采蓮。若是疲憊,游人請歸。故人還在,一世相偎?!?/p>

“萍水相逢,逢緣相知。知己之心,心如潮水。水波漫漫,漫路長長。長途凄凄,凄也傷傷。傷悲至憂,憂以終老?!保斦妫?/p>

有對聯形式的:

“溫婉柔腸,愿有情人終成眷屬。志在四方,望大丈夫卒立奇功?!?/p>

亦有現代散文形式的:

“仿佛在詩句的結尾仍回蕩著你未完的嘆息,那是一支離弦的曲,那是一首未完的歌。隔了千年,仍然回響在時間的深處。又何必嘆息呢,在那樣的時代,真的不是每個人驀然回首時,都看得見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她如蓮花,永貯于你的心里,足已矣?!?/p>

“世事易遷,人事易分。人生離散之景常有,男女恨別之情長存。雨落紛紛,歸故里草木深,遠眺滿目盡寒。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斯人已去,流年不反,就在芬芳之中讓思念落地生根,帶著所有愛與悲傷?!?/p>

課堂學習中,只有做到讀中悟、悟中思,從有一點動心,到真的動了情,到不自主動筆,才完成了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才在每一堂課中,每一篇文本中真正培養了學生觸發真情的能力。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

猜你喜歡
動心動情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換心以情動情
單人間
九千七等
“心動”與“動心”
“心動”與“動心”
陳朝東
皮影戲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