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體育常規教學中品德的滲透

2014-12-02 20:59趙科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常規品德思想品德

趙科

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常規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體育常規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體育常規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但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更能培養學生服從組織、誠實守紀、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樹立學生的科學人生觀和審美觀,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一、體育常規教學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滲透遵循的原則

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則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依據我國教育目的,吸取了寶貴的歷史產物,認真總結了社會主義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經驗而提出的?,F以體育常規教學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滲透遵循的原則進行分析。

(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不僅要求言行一致,而且要求把科學理論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成為社會主義新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推動他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生活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青少年的道德認識大都來自前人的道德經驗,在學生品德的發展中,極易出現言行脫節的現象,在道理上懂了,說得很漂亮,但往往做不到,因此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武裝學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覺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培育高尚的品德,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多收集資料、調查和訪問。

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實踐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生活、社會服務、政治活動與社會主義建設等活動,在活動中鍛煉成長,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甬道是以行為的習慣為起點的,而這些行為的習慣則是充滿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對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圍發生的事情的個人態度?!敝挥性隗w育常規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才能激發學生對遵守道德規范的積極態度和濃厚情感,才能使自己獲得的道德知識轉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高尚的品德。

(二)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教育名著《學記》曾提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彼枷肫返陆逃皇菍W生品德發展的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學生的品德發展,主要在于他們思想情感內部的矛盾運動,在于其中積極一面不斷得到發揚并戰勝了消極一面,于是才表現出進步。一個學生只有養成誠實的行為才能克服說謊的毛病,只有堅持遵守紀律才能改正自由散漫的行為,如果積極一面得不到鞏固與壯大,那么消極落后一面是克服不了的。在體育常規教學中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要處理好:對待學生要一分為二;長善救失,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己、進行自我修養。

(三)集體教育的原則

馬卡連柯指出:“只有建立了統一的學校集體,才能在兒童的意識中喚起輿論的強大力量,這種輿論的力量,是支配兒童行為并使它紀律化的一種教育因素”。 在體育常規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依靠學生集體、通過集體進行教育,以便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落實在集體中教育原則要處理好:引導學生關心、熱愛集體,為建設良好的集體而努力;通過集體教育學生個人,通過學生個人轉變影響集體;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集體的教育力量結合起來。

(四)因材施教的原則

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并積累了因材施教的豐富經驗。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他們的品德發展既有一般規律、年齡特征,又有各自的個性、優點與不足。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個性,這是尊重學生的表現,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礎,否則不但不可能發展學生的個性、調動他們進行思想道德修養的積極性,而且還會無視學生特點、壓抑學生個性,阻礙學生的進步。在體育常規教學中注意處理好因材施教原則的要求: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進行教育。

二、體育常規教學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滲透的方法

體育常規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有:說服疏導法、典型榜樣法、競賽評比法、表揚與批評法等。

(一)說服疏導法是根據所要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采用講解、報告、個別談心和座談討論等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或正誤、得失、利害對比,或總結經驗教訓,啟發疏導,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教育的方法。在體育常規教學中聯系實際把握住學生思想認識上的癥結,用具體生動的事例來說明道理,進行說服疏導時還應注意教育的目的明確,以事實為依據,以道理作引導,不夸張,不諷刺,不偏袒,不恫嚇,既嚴格要求,又熱情耐心,這樣才能動其情而收到感化、教育的實效。

(二)典型榜樣法能使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易于使知、情、意、行獲得統一,從而使學生好學上進的愿望和行為,在不斷受到鼓舞中堅持下去,結出教育成效的碩果。在體育常規教學中運用體育明星式的榜樣來教育學生將會對青少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熏陶作用,而且將產生顯著的功效。

(三)競賽評比法

青少年學生朝氣蓬勃,要求進步,好勝心強,因勢利導地組織競賽評比活動,能起到促其進步,養成良好品德作風的效果。體育常規教學中可進行競賽評比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如集隊、球類的競賽;各種個人或集體項目的競賽。組織競賽評比時,應使學生明確目的、要求,端正競賽態度,正確對待榮譽;競賽的條件、評比的方法應具體、明確、一致,評比中要發揚民主,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

(四)表揚與批評法

在體育常規教學中通過表揚或批評,能使學生分清是非,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并產生一定的榮譽感或恥辱感,從而激發他們更好地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形成良好的思想品。體育教師進行表揚或批評時要清楚學生的個性特點,區別對待,掌握好表揚、批評的分寸,對在體育常規教學中表現優秀或有嚴重不良行為的學生,應呈報學校領導,建議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處分。

三、體育常規教學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滲透的基本途徑endprint

體育常規教學中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有建立和執行教學常規、結合教材特點、結合教學組織教法,正確處理突發事件,發揮集體作用等。

(一)建立和執行教學常規是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防止運動損傷,培養學生的好思想、好作風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視教學常規的建立的嚴格執行,不僅有礙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會使學生養成不良的習慣和風氣。

(二)教師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教育,使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例如進行中長跑教學時可結合艱苦奮斗、刻苦耐勞的教育;進行球類教學時結合培養團隊合作,認真負責的精神。

(三)嚴密教學組織教法可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迅速、整齊、協調配合、認真負責等集體主義精神。體育課教學中有許多便于進行教育的組織教法環節,例如輪換教學內容、場地時的分組、調隊,可結合進行迅速、整齊、遵守紀、不計較場地器材的優劣,相互體諒協作的教育。

(四)正確處理突發事件是體育常規教學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首先要弄清情況,然后通過說理、勸導、表揚、批評等方法,進行實事求是,明辨是非的教育,如遇一時難以弄清的情況,則不急于處理,可先制止事態發展,待課后弄清再作處理。

(五)發揮集體作用。體育教師應注意培養和形成良好的班集體,并發揮其感染、教育的作用。因為良好的班集體具有良好的熏陶、教育作用,不良的現象及其影響常常會受到良好班風的抑制。

四、體育常規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嚴格要求與耐心啟發、疏導相結合主要是對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態度和行動、組織紀律和品德作風等方面要嚴格要求,一絲不茍。當學生對達到要求感到畏難或有不良行為時,應給以啟發疏導,分析說明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同時指出原因,要求學生改正,靠學生的內因起作用,促使自覺地努力達到要求。體育常規教學中既要防止簡單粗暴的批評,又要防止姑息,放任自流。

(二)堅持正面教育,表揚與批評相結合。教學中對青少年進行教育時,應以表揚、鼓勵為主,表揚是對學生的進步、好的思想品德的肯定,以促其鞏固、發揚,但青少年也會有缺點、錯誤,對此應從愛護出發,給以適當的幫助或批評。批評能抑制不良的思想行為,促使克服、改正。批評時先表揚、鼓勵,然后指出其不足,防止后進生產生自卑感,迷失方向失去繼續前進的信心。

(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體育常規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教育工作的實事求是和使學生心悅誠服,在工作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例如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既要鼓勵,又要防止驕傲,對后進生則多肯定進步少提缺點,采取措施克服困難,培養其積極進取的信心和勇氣。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儀表、工作態度、文化素養、道德作風等,對學生都有深刻的影響。在教育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真正起到,嚴于律己,為人師表。

隨著體育常規教學的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今后的體育常規教學過程中還將總結出越來越多的思想品德教育滲透方法,作為體育教師既要不斷努力學習,更新理念,不斷提高教研教學水平,以便更出色地把這項育人工作推向更高局面。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橋沙頭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常規品德思想品德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選擇
常規之外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好學者賢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破常規 獲巧解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品德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